• 跨越东西方的“国际飞人” 访美欧亚集团王辉耀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4-3-24 16:59:12
    文章录入:网友(一滴冷汗)
  •  三次打工,把王辉耀推上了“国际人”的大舞台


      二任经理,成就三峡工程数亿元国际贷款


      一次外交官,架起跨越东西方的巨型桥梁


      10月8日上午,首届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与发展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4000多名留学人员的优秀代表从全国各地汇聚北京,接受了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中央其他领导人的接见。在当天晚上的庆祝酒会上,主办方欧美同学会和承办方欧美同学会商会受到了留学生们的热烈赞赏。其中,始终面带微笑,儒雅谦和的商会会长王辉耀再一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王辉耀:欧美同学会商会实际上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大量的留学生回国,在这个新的背景下,留学人员需要一个自己的新的平台,一个新的交流的园地,一个探讨商务经验的网络。有很多这方面的需求。欧美同学会是一个有九十多年历史的很悠久的组织。今年恰逢它九十周年华诞。去年十月份,我们正式成立了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这个商会囊括了目前回国创业发展的精英。包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的企业,新经济的代表,还有500强的一些在华的代表,还有国有企业的掌门人,三资企业的主管等等。有了这个平台,能够更好地凝聚这些精英的智慧和他们的力量,同时发挥他们的群体优势,在社会上能有一个更整体、更完整的声音。


      面对媒体的追捧和热情,王辉耀表现得从容镇定。因为他的倍受关注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早在1999年他的第一本书“我在东西方的奋斗”推出时,就成了媒体竞相追逐的宠儿。


      面对这一大堆令人眩目的经历和成就,人们不仅要问,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为什么他能够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上升状态,环环相扣且环环精彩,不断到达事业的巅峰?是埋头苦干,是智慧超群,还是命运眷顾?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循着王辉耀走过的东西方之路,将答案一一呈现。 


      主动出击,创造机会;少壮派官员一鸣惊人


      不惧权威,勇于挑战;留学路上坎坷变通途


      王辉耀:大学毕业以后,就分配到经贸部, 刚参加国家机关工作的时候,每天的工作实际上是很单调的。我们住在单位,每天早晨起来要打开水,要去飞机场送人,要去办公室擦桌子。要做很多的杂事。当时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命不凡,都觉得天下舍我其谁,但是需要到现实中去磨练。我原来学过英语,学过外贸。半年一句应用英语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王辉耀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每天下班后,他都留在办公室里自学经贸方面的知识,同时开始翻译一些专业书籍。为机会的到来做各种准备。


      王辉耀:我记得有一次世界银行到中国来举办他第一个讲座,非常大的一个讲座,连续好多天。在这个讲座过程中,突然间,我觉得机会就来了。当时懂业务知识,又能做翻译的人并不是很多。我就自告奋勇找到我们的领导说,“能不能让我上去翻译一下?”领导说“好,你试试看吧,就让我试一试。”当时我上场以后,下面黑压压一片全国各地来的外贸、国际合作公司的代表。加上我们前面的翻译可能业务不太熟,大家听得不是很懂。正好我上去,是个关键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知识和你的准备就用上了。那个时候一下一个机会来了,你就抓住了。我记得那时候翻译得非常的到位。把当时的国际招标、投标、竞标整个专业的国际金融翻译得比较好。一下受到大家的认同。


      王辉耀从此成了部里的红人,频繁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见,政府间的双边会谈等。经贸部其他业务局甚至点名“借用”他去担任重要外事活动的翻译工作。这一时期,他还在部里的许多刊物上连续发表了多篇极有见地的学术文章。


      王辉耀:我记得当时还有同时跟我开玩笑说:“你刚来部里才一年,怎么能够写这种东西?”我当时回答,我记得我说:“作家描写死亡很逼真,很形象。不等于这个作家去死一遍,他死了一遍可能就写不出这个死亡来。”


      从一文不名到炙手可热,王辉耀只用了一年的时间。然而他并没有在这条已经“踏平坎坷”的大道上走多远,就选择了转弯。


      王辉耀:这个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而且我们在参加了工作以后,发现越来越多的知识不足,对外开放和管理上越来越(不够)。所以就萌发了想出去读管理的愿望。我们的局长当时说:“你们的处长年纪也不小了,要出去做参赞了,你也可以留在国内发展,机会也很好。” 


      可以预见,当时已经是业务能手的王辉耀如果在外经贸部一直做下去,时至今日应该也能“位高权重”了,可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争取机会出国学习。如果非要给这个选择做一个注解的话,王辉耀用富兰克林的名言做了回答:


      王辉耀: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来推动你。……


      王辉耀就读的温莎大学在加拿大综合性大学排名榜上名列第七位,1984年,王辉耀是温莎大学有史以来攻读MBA的中国大陆第一人。


      王辉耀: MBA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必须要能够表达自己。你上课不发言就要扣分。MBA上课的百分之四十的分数是你上课的发言。所以当时就抢着发言,即使你没得说,你也要举手发言,然后就说,我同意某某刚才说过的,这也算你发了一部分言。也比你一句话不说好。


      MBA的学习不但教会了王辉耀如何推销自己,表达自己,更提高了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成为他以后的精彩人生中最重要的铺垫。


      王辉耀:我记得当时学习很多的课的时候,它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真理。没有统一的思想,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辩论的。当时我刚去的时候,发言我还把原来在国内学的一些马列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都用上。有一次发言,我就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正准备要滔滔不绝地要说一通的时候,突然被老师打断了。就说:“为什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可不可以一分为三,一分为四?”他们这种对权威有挑战性的思想给我的影响比较大。


      “不惧权威,勇于挑战”的信念不仅使王辉耀提前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MBA的学习任务,也从此彻底打消了加拿大温莎大学对中国留学生在英语语言方面的疑虑,使得该商学院以后每年都要接收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这信念助王辉耀得到了三次难得的打工机会,并从此脱颖而出,迈出了走向国际大舞台的第一步。


      王辉耀:应该从大学开始的第一天,你就想怎样为自己积累工作经验。要积累那些写得上简历的工作经验,而且有意义的工作经验。哪怕是收入很少,只要能够维持你的最低生存,你就应该去做那些能够写得上简历的事。我在北美的时候有三次工作的机会,第一次去了一个银行,当时我在图书馆查遍了加拿大所有(有关)企业的书。包括加拿大一本500强(企业)的介绍。里面讲到过有一个银行的高级副总裁,在香港、日本、东南亚都做过。他对中国一定是非常了解。我来自中国,在中国部委也做过,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工作的经验。肯定会被他注意到。当时我就给他写了一封信,直接写给这个高级副总裁,而不是写给他们人事部。这件事很快得到了他的回复。


      就这样,王辉耀在北美的第一份工作即不是中餐馆,也不是其它任何体力劳动的地方,而是连当地学生都不敢问津的加拿大最大的银行—帝国商业银行。王辉耀在他的《我在东西方的奋斗》一书中详尽地介绍了这次找工作的过程和有关的具体书目。很多读者照此生搬硬套,竟然屡试不爽。


      王辉耀:第二个工作就是我在参加加拿大全国MBA一个论坛的时候。当时有很多企业领导或者政府官员在讲话。其中有个加拿大城市联合会的会长在会上发言,讲了他们在加拿大城市的规划一些很多的问题,突然间在会上提到我们要接待中国十四个沿海城市的代表团。讲完以后我马上就上去祝贺我说你将得非常地好,很成功。但是顺便提一下,你还有个代表团来,我正好这段时间比较有空,能不能免费为你做点什么。他说我们一般不能雇人,外国学生是不能雇的。如果你有兴趣免费做的话,我们还是可以考虑,寄个简历给我。


      在这个工作中,王辉耀陪同一个由中国国务院特区办、经贸部和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市长所组成的市长代表团,横跨温哥华、多伦多、魁北克等八个城市,同各地的市长、市政府、政府官员和工商界头领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当时做义务工的穷小子王辉耀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仅仅四年之后,他就和这些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们平起平坐、推杯论盏了。


      有了这两次打工的丰富经历和在中国政府工作的背景,王辉耀轻易得到了第三个暑期工作--在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去日本为精工表和爱普生公司的高级员工做培训。


      三次“高级工”打完之后,王辉耀的简历上多了三道亮眼的招牌,而他的自信心也因此大大增强,两者结合,使他顺利完成了由学习到工作的角色转换。


      毛遂自荐,中西合璧;平步青云异乡路


      精密部署,巧妙安排;成就十年三峡情


      王辉耀:我后来博士读得差不多的时候,找我的比较正式的工作的时候,我专门研究了几本书。北美有一本书叫做《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我还看了好几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这个招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找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全职的工作。你不能掉以轻心,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你要真正拿出一段时间来,你把你所有的可能性都去触及到。然后你看,在这个市场上,你能获得一个什么样的认可。你可能知道,一个工作(有了),没准还有更好的工作等着你。如果你在这个时间里面,你同时得到了六个工作机会,你就可以选取最大市场化的机会,最能发挥你潜力的(工作)。


      王辉耀一共发出了50多封求职信,得到了八封要求面试的回复。其中包括加拿大皇家银行、摩托罗拉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等。


      王辉耀:后来我选择了加拿大最大的一个咨询公司,我发现这个公司非常地活跃,包括在中国也有项目。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去,是恰到好处的。我刚到公司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并没管我,我大概看了三个月的卷宗。我当时就在想,怎么加拿大也有“大锅饭”吃。后来我就发现不行,感觉有种压力。我就发EMAIL 给我的老板,同时我转发到了一些我的更高层次的老板。我就说我有些建议,有些想法。看了EMAIL之后我的公司总裁马上就约见我去谈。(不是你的直接老板,而是你的上层?)对,就是我的更上层的老板。当时我就跟他抱怨怎么我来了以后没什么事可以做。他说你能做什么,我说我能够作经理。当时我去还是个助理。我说我能够做经理。他说那好,你起草一个经理的职责范围,你能做什么。我就给他起草了一个经理的职责范围,我能做哪方面的工作。很快就胜任了这个工作,而且做出了几件很漂亮的事,有一定的业绩在上面。一年以后,公司要开始召开这种评估会或战略会的时候,老板有问我你能够做什么,我说我能够作副总。当时我就跟他讲。但是他可能还觉得(我)太年轻了,那个时候。虽然没作到副总,但作到董事经理,我觉得也挺好的。


      在中国的公司里,“董事经理”这个头衔似乎并不常见,它是介于公司总裁、副总之下、各部门经理之上的职位。一般来说,欧美国家的大公司能够做到经理以上的职位必须要有足够的经验和阅历,30岁以下的人是很少的,而且高级管理职位传统上都由欧美人把持。而王辉耀,这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小伙子,从最初的部门经理助理到经理,到董事经理,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是哪几件“漂亮事”成就了年仅30岁的王辉耀?他建议公司牵头进行了由加拿大政府赠款1500万美元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负责了承建香港维多利亚海上交通管制系统的项目;同时追踪了上海电视塔、广州石化、葛河岩水电站等一系列项目。有了广阔的中国做背景,做成几件漂亮事还难吗?这个道理对于精明的商家来说更是显而易见。于是,另一家更大的公司以更高的职位向王辉耀敞开了大门。


      王辉耀:去了AGRA,现在叫AMEC这个公司,也是全世界第三大的一个咨询公司。在这个公司,虽然是做他们的副总,但主要负责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一些业务。包括很多的大型项目,在中国做了几十个项目。包括两国之间的一些赠款的项目、援款的项目、包括世界银行的贷款、包括其他一些商务贷款的项目。也包括三峡的项目,全世界最大的项目。


      王辉耀与三峡工程有着很深的不解之缘,从他在加拿大SNC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开始,到AGRA 公司副总裁,到成为外交官,到自己创办的美欧亚国际集团总裁,前后十年,他在不同的位置上,和他所在的公司一起创造了三峡工程建设对外合作的四个第一。


      王辉耀:三峡的建立我们介入非常地早,加拿大第一次提供项目的赠款,还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后来我们又第一次为三峡争取到了国外政府的贷款。后来又在三峡建立了第一个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合同,就是三峡的第一个国际工程合同,也是全国当时最大的项目管理的合同,是由当时所在的公司签订的。后来还做输变电的第一个合同。


      三峡工程项目当时在国际上是有争议的,由于美国的反对,那时没有一个国家敢首先投入政府贷款来支持这个项目。而王辉耀所在的AGRA公司如果拿不到加拿大政府的贷款,和三峡总公司合作的三峡工程管理系统就要告吹。为此,王辉耀带领AGRA公司的有关团队,极力促成了三峡工程的高级代表对加拿大的访问,这次访问使加拿大政府对三峡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迅速做出了积极的反映。


      王辉耀:94年11月份,我当时也参加了加拿大总理克里蒂安带了一个很大的商务代表团到北京来,当时我也在代表团里面。当时在凯宾斯基的时候,就宣布加拿大政府支持三峡工程。实际上当时很多国家都想参与三峡工程,包括日本政府、法国政府、德国政府,都苦于没人带头出来说这句话。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加拿大政府的首次3000万美元的贷款突破了美国对三峡贷款的封锁,很快,德、法、日、俄等国家纷纷表示愿意向三峡工程提供政府和出口信贷。到1997年,三峡工程发电机组招标,7.4亿美元的合同金额, 大部分都是利用国外政府贷款。


      有胆有识,气定神闲;黄皮肤掌帅洋政府


      淡泊名利,热心公益;教书育人一掷千金


      1990年,蒙特利尔的一些报纸上出现一个广告:加拿大政府驻香港领事馆要招聘一个首席经济商务参赞,专门负责魁北克的业务。此时的王辉耀虽然身居高位,衣食无忧,心中却总觉得空落落的,有种无处生根的感觉。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中国的发展。每一次做成一个和中国有关的项目,他就会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报纸上的广告突然让王辉耀找到了心中的症结所在,他的根在中国!如今机会就在眼前,虽然魁北克政府没有聘用过黄皮肤的外交官,但他一定要试一试!


      王辉耀:万事开头难,你如果不去尝试永远不会有。首先有一个机会都是靠你尝试得来的。我后来寄去(简历)就忘了这个事了,突然有一天收到一个电话。加拿大魁北克政府亚洲司的人事部打来的电话。说,我们觉得你的简历不错,我们希望你来面试一下。特别他们问一些模拟的问题。比如说,如果说让你带一个团去亚洲访问,你的团员有几个要单独活动怎么办,或者不听话怎么办。我说不听话那就应该马上把他送回去,停止他的访问。你要显出你的魄力,你能够做决定,也就是你能拍板。他们觉得还是可以的。当时比较不足的就是我的法语。


      法语是魁北克的官方语言,也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之一。因此,在加拿大政府工作的官员,一般都要求既会英语又会法语。


      王辉耀:那时候我的法语等于零,赶快地学法语。那时候我记得每天除了工作以后,还要早上上班,晚上冲回家,然后煮一碗面条吃了以后马上地铁又做出去赶着去上法语的夜校。赶快去熟悉法语。甚至有一天我一觉醒来我发现我的左脸就不能动了,结果我还去上班,人家说,亨利,你的左脸怎么不能动了?后来我一查,这个是面瘫,吓了我一跳,赶快就去唐人街找中医扎针灸,后来去医院吃西药,做理疗,后来恢复得挺好,没有什么问题。


      1990年,魁北克政府任命王辉耀为驻香港地区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处的首席经济商务参赞。这是其有史以来第一次聘用一位华人担任政府的高级外交代表。王辉耀是驻外商务参赞外交官中最年轻的一个,在他任职期内,魁北克政府对香港的贸易额增长了一倍,对大陆的贸易额增长了两倍。


      两年的外交官生涯结束后,要么回到加拿大政府总部坐机关,要么再回到企业和公司的行列中去。而这些,对喜欢挑战的王辉耀来说,已没有任何吸引力。他要开创一条新路获得更大的自由。于是,他选择了回国创业。


      王辉耀:创业初始的时候比较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觉得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想去试。比如当时我们想去做贸易,当时刚才很热,一个单子来回,一会儿是俄罗斯的钢材,一会儿是南美的,其实转来转去就是一个单子,但是报很多次盘,还有加拿大买纸浆的,你追来追去都是一个人发了无数份的询价函。这个时候你怎么样选择一个,你是做贸易,还是做项目,还是做行业,还是做咨询,你要找准你的定位,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经过最初的困惑与挫折,王辉耀终于认识到,做自己最熟悉的,才最有优势。于是有了今天的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它为外国企业走进中国,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架设起了一座座亮丽的虹桥。1999年,王辉耀在网络开始升温时投资2000万元创建了中国项目网。2001年当互连网的寒冬到来时,一家家叱咤一时的网络公司或解散或整合,而王辉耀的中国项目网却如期实现了赢利。这个从不做广告的项目网站,如今网上固定续费的会员已经达到了四千多名。


      员工:我们因为是比较早的一家网站,所以我们的很多信息,不象一些其他的网站,是从报纸、杂志这方面摘录过来的,我们很多的信息都是通过我们的真实会员,他们发布的信息,所以说应该是第一手的,而且是最新的一些信息。


      员工:我进公司的时候可以说是网络比较低迷的时候,但是这个网站还是一直在努力着,在有规划地进步着就这种感觉。我们每周开会,大家都是大胆去谈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能在谈话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点子,王总也经常给我们一些好的启发,感觉是非常好的一个团体。


      事业稳定的王辉耀对商场上的追名逐利已经看得很淡。他考虑得更多的,是怎样为一个群体,甚至为这个社会能做些什么。


      王辉耀:一个人的衣食到了一定程度,日食三餐,夜眠八尺。也就足够了,你的资产多一个零,少一个零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我觉得这个时候,更有意义的是,对这个社会做一些回报。


      身为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的王辉耀,无偿地为商会内的留学生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他的个人魅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阎长明:作为组织机构,我们希望推选比较热心、有能力、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能够做会长。因为这不光是他能力的问题。要论能力,都很有能力。比如说副会长,包括吴鹰,包括张朝阳,包括田溯宁,这些人能力都很强。但是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有很多的热心,还有很多的奉献。奉献自己的时间,奉献自己的能力,甚至各方面的财力、物力。


      邹其芳: 我最钦佩他一点,他能够留出很多时间来为这些归国回来的留学生们做事情、做实事。这点我觉得很难得。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最缺的就是时间。本身把这些人聚到一起就是不得了的事情,因为这些人很难聚到一起。他强就强在于他甘于奉献,这个是做会长要求的第一点。因为他做会长的日子不是他自己得到什么,而是为大家做事情。


      2001年,王辉耀和加拿大使馆合作,建立了“加拿大使馆—王辉耀学校”。其中,他个人出资数十万元,如此“挥金如土”也许和他遭受过的磨难有关。他和许多经历过文革的人一样,有过一段挥之不去的苦涩青春。


      王辉耀:我高三的时候被下放到农村,一段非常艰苦的时间。劳动一天是两毛钱的收入。我住的茅草屋平时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我要一回城老鼠就在我床上做窝了;冬天冻得,没有暖气,喝辣椒水取暖。


      他不愿看到在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有人在知识的殿堂外徘徊。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他的儿女一样生活得无忧无虑。此外,他还亲自教书育人,做起了北大光华管理学校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的客座教授。他要把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积累的商战经验,思想精华倾囊相授,让年轻人少走弯路,早日成才。


      如今频繁穿梭于东西方的王辉耀,笑称自己是“国际飞人”,听到这个有些调侃却令许多人羡慕的别称,我禁不住向王辉耀请教留学生获得“成功”的捷径。一直心绪平和的王辉耀竟然显得有些激动。他说留学生想成功只有一条:永远记住,自己是中国人。


      王辉耀:在国外的留学生也好,新移民也好,现在有很多的机会。所以说,他们一定要把祖国的命运和他们自己的命运结合起来的时候,和这种发展结合起来的时候,我觉得机会就有了。因为你在中国生长了二十多年,然后你出国留学或者出国移民,你前三分之一的生活都是在中国,这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有极大的文化上的熟悉和方便。但是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你突然和你原来的居住国切断了来往以后,你的优势就变成劣势了。怎样把两种文化之间夹缝这种劣势转化成优势,我觉得你就真的要跨越东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