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路上我们要找准自己的合适位置!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4-4-8 10:20:34
    文章录入:网友(一滴冷汗)
  •  
        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对蒋骏而言,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定位的过程,给公司定位,给人员定位,最终还要——对我而言,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定位的过程,给公司定位、给人员定位、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 

        早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我就很清楚自己不是一个技术人员,因为兴趣太广泛了,很难专注于某个领域作深层次的突破。我本科读的是汽车设计,研究生阶段我研究的是航空发动机,可现在做的是IT。很庆幸研究生时期遇到一个开明的导师,使得我有大量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并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

        最初创业是因为隔壁几个同学做了一个软件,想把它产品化。因为一直以来我在学校里都在折腾一些赚钱的事,所以他们觉得我会有办法打开局面。他们拿着东西来找我,说这个东西市场会很大,叫我和他们一块做。这就是我最初的创业,几年以后的今天我拥有了一家20多个人的公司,同时有着五六个合作伙伴。 

        让别人赚钱 

        刚刚创业的时候,总想着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公司做下来,包括产品和市场,最好代理商能少挣钱,我们做产品的就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非常错误,凭借我们的时间、经验和精力,根本就没有可能搭建一个完善的销售渠道。如果不借用别人的销售平台,产品再好也不会有人知道。于是我们就需要重新给公司定位。我看过很多小公司运作的成功模式,要么就是产品自己做,渠道外包;要么就是渠道自己建,产品外包。如果你站在代理商的角度看问题,有些东西就会不言自明,他们之所以要做你的生意,帮助你卖产品,只是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应该让他们赚钱。很多专攻产品的公司选择代理商典型的做法就是:看看需要多少利润能够满足代理商,在此基础上自己是否还有盈利的空间,再决定是否合作。不过要想做到一门心思专注某一个领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你需要对自己和公司有很清晰的认识,心甘情愿地承认在某些方面自己确实不如别人做得好,应该让别人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够做自己真正擅长的,将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创造良好的市场价值。我们思考了很久,最终觉得技术仍然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将渠道外包,给代理商让利。这一点在我看来是一个思路上很大的转变。 

        用人心得与团队维系 

        对于学生和技术出身的人,在做企业的时候要非常慎重地汲取他们的能力和优势,有效剔除他们的思维局限刚刚创业的时候,我们没有招什么新人,因为那些事情我们自己都能够做下来。后来活多起来,就找一些学生来兼职做。在当时看来这样挺好的,因为省钱。不过这种做法很有待商榷,请学生做活最头痛的就是质量保证的问题。因为学生惯常的思维是一种做题思维,清华的学生尤其喜欢做难题。老师给一道,做出来一道。至于你用什么作业本,字写得如何,都不会影响得分。这种思维运用到产品当中,你就发现完全不是产品的概念。比如作一个类似于Foxmail的收发邮件的程序,在他们抓住最根本的目的——实现收发信件功能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界面是否友好美观,地址簿使用起来是否方便,每发出一封邮件是否能自动建立备份等等,这些看起来与邮箱收发功能并不直接关联的附加功能,却往往是产品最被客户关注的方面,因为产品的根本功能大家都做得了。而要学生改变思维方式,短时期之内挺困难的。所以我们现在找人,对学生都会比较慎重,能够让自己的人做的就不会让学生去做。 

        和学生局限性相似的,我觉得做技术的人也有很大局限性。做技术的人不是从纯粹的市场角度来思考一个产品。一般来说他们会精于某一方面,而且很可能数十年如一日地钟爱自己的技术,一如宠爱自己的儿子。可市场完全不是这样的概念,市场随时随刻都在变化,随时都需要吐旧纳新。如果把做技术的这种思维运用到整个公司的运营上去,你就会发现企业决策不是以盈利与否为出发点,相反掺杂了很多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这样直接导致的就是市场感悟能力很弱。如果死守住技术,最终会造成企业的生命就等于技术的生命,技术过时了,企业也就做死了。 

        所以对于这两种人:学生和技术出身的人,在做企业的时候要非常慎重汲取他们的能力和优势,有效剔除他们的思维局限。 

        做企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基本上清楚自己能够和什么样的人比较融洽地合作。合作伙伴一定是那些能够和你实现优势互补的人,而且性格上要合得来;要讲诚信和包容,因为实际操作中,很多东西不是协议能够有效约束的,最终所能依靠的就是人本身的责任感;另一点就是思维方式相似,做还是不做都能够以对方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好交流。我们现在的技术总监是我通过网上招聘找到的。他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过来和我谈,讲到技术实现的时候,就立刻给我做演示,给人的感觉非常实在。当时我的公司刚刚建立,第一个月根本发不出工资,仅仅能够为他支付房租。我将所有情况实言以告,他考虑了以后,答应了。没有很多话,就辞掉了原来非常不错的工作,而且没几天东西就做出来了。我们合作两年多,彼此之间挺愉快的。我很清楚这样的合作伙伴是我真正需要的,也是一个初创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总体来说,比起别的行业,做IT的风险要大很多,因为IT最主要的是人,大量高素质人才。它不同于工厂,机器设备占较大的比重,工人从事的是简单的机械活动;在这个行业里面,人是最大资本,所以要留住人,就要花一些心思使真正合适的人安心留下来。我们目前采取的方式就是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使他们在实现市场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而且分配要尽量透明,让员工也好,合伙人也好,都觉得公平。这些对于初次创业的人来说挺重要。 

        一点野心 

        其实在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挺多的。身处清华的时候,同学中很多人都出了国。但是我没有走,因为觉得一定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对我而言,最适合的就是做自己的事情。因为我非常清楚自己不是一个研究技术的人,在这上面出不了什么大的成就。以我的专业出国,除了研究自己的本专业,就是转行学计算机,还是做技术。而对于做市场和管理来说,国外的机会、资源都没有国内多,没有必要出去,所以就没走。但是当时我还需要一段时间安静思考自己的前途,这种思考最好在校园里面,所以就读了研究生。所幸学习不是很忙,容我有大量时间作各种尝试。 

        当初创业也是机缘巧合,入了IT这一行。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因为需要的成本低,进入门槛低,只要两台电脑就能做事;而且这个行业对人的需求与我们的能力、背景非常合适。至今我仍然非常看好这个行业,虽然这几年IT发展不很平稳。不过,如果我自己做投资,我不会选择做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的利润率并不是很高。据我了解,有些行业会比这个行业有更大空间。俗话说“商者无域”,我会时时留心为自己的将来搭建更好的基础! 

        现在我们的公司小,根本没有足够资源来塑造公司整体形象。不过我们仍在非常尽心地维护与老客户的关系。所以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积累资源,包括资金、人际关系、经验等等,以便打好基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人都在为寻找自己的位置,穷其一生。我也不敢说自己现在已经找到了,我还在努力。人说30而立,眼看着我马上也要30岁了,所以很有一种紧迫感,很着急。很多东西要学要做,时不我待。我没有想过要做什么中国的比尔·盖茨,只是想成为某个行业里面比较领先的一个人。内心的目标就是要有“一个领先的行业地位,当然,还有比较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