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李嘉诚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悲伤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4-8-2 14:22:34
    文章录入:网友(fanni)
  •   “商海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做生意也同样如此。”《李嘉诚的商业智源》一书封面上的寥寥数语,十分耐人寻味。卡夫卡说,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大道多艰,人生实难,挺住与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实在是一门艺术。我们能够跟李嘉诚学的,是他以世所公认的儒商气度与生活抗争的风骨。作为一代商业巨子,他将中国历代先哲们的智慧消化吸收,延展成为其从商的准则,并与西方优秀的管理经验融为一体,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商业哲学,并以此为指导,铸就其庞大的财富。
      我在顾修全的《自我创富学》中找到了李成为儒商的心理诱因:潮州人有两个特色,一个是浓厚的家族观念,另一个是对权威的遵从。李嘉诚是长子,开始创业的时候,父亲不幸病逝。弗洛伊德说,至亲人士的死亡,在潜意识里会造成一种严重的失落与哀伤,为了克服这种失落与哀伤,我们会潜意识地向这亲人认同。李父在病榻上的临终之言和托付之词,不断在李嘉诚脑海中翻滚,刺激起他驰骋商场的斗志和决心。李父是一位博览群书而受人推崇的老师,李嘉诚潜意识里对父亲的认同感,让他勤读古书,成为一代儒商。
      《李嘉诚的商业智源》这本书是什么内容呢?如果用出版社宣传的口气,它“综览李的传奇一生,综观其辉煌的商业历程,择其经典商战案例与从商心得,分析其商战的背景,挖掘其成功的方法,揭示其智慧的根源。为后来者解剖经纬,指点津要”。实际上,这是一本形式比较独特的书,每一页都是两种字体,印刷体是“李的从商实战”,占据三分之二的页面位置,楷体是历代先哲言行事理占据三分之一的页面位置。两者的对照引申是一种较深层比照,一个有心的读者可以拿支笔,在书页空白处写下自己做事经验与心得,然后与李嘉诚和历代先哲做一对比,高下立现,从而从中学习。书要能这么读,也算对得起那个38元5角钱。
      第38章的关键词是“时刻都做好迎接下一秒钟风暴来临的准备”,李嘉诚的经商个案是:成功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之后进行了更多元化的业务发展,面向全球性投资的策略,终于成为跨国大企业。以多元化发展和走向国际化,减低了企业风险。李嘉诚做事以稳健著称,“生于忧患”是李嘉诚理念的论释。他说:“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会问自己,如五分钟后宣布十号台风来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划艇高手李嘉诚善于在大海中应对种种风浪,面对人生的风浪,他亦不畏不惧。文中引用的史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魏徵常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徵多次规劝唐太宗要吸取秦亡教训,居安思危,善始善终。这种文体让文字充满张力,而且令读者特别有阅读兴趣。
      以个人兴趣而言,书中第七章节是给予我印象最深的。1986年8月,《每周财经动向》总编林鸿筹文章中谈到,当有人向李嘉诚提出是否曾以包玉刚爵士为竞争对手时,李予以否定,并在多个场合说:“我与包先生有真诚愉快的合作。”李嘉诚从不刻意寻找竞争者,他只是沿着自己预定的道路前进。途中或遇敌或遇友都是情有可原。不过,不论是敌是友,都不得不赞赏李嘉诚的为人。这一章节借助的历史史实是: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最终夺得天下。一个人在事业发展初期,切不可追求虚名,妄自称大,把自己置于竞争对手重点打击目标的境地,而要稳步发展扩大自己的实力。朱元璋是我顶讨厌的,李嘉诚则令我赞赏有加。同时想起我非常喜欢的19世纪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小诗(杨绛翻译):“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