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网络财 26岁已身价百万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5-5-31 11:43:51
    文章录入:网友(cuicui0429)
  • 董一萌,26岁,但他已身家百万。 

      
    相关资讯 ·努力奋斗十年 获得净资产上亿元
    ·成功没有秘诀 比赛没有终点
    ·创业 一定要会做人
    ·创业这边风景独好!
     
     
     
        细数他的经历:高中二年级开始炒股,边上大学边创业,自己创办公司……这个被称为“吉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的年轻人,过早地尝试到了创业的艰辛,也过早地体味到了奋斗的快乐。

         5月16日,在董一萌的办公室里,他回味了财富的积累过程。

        高二炒股大学办公司

        念高中、读大学、就业,这是很多人的发展模式。可是,董一萌却没有走这条路。

        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将来自己不能只是读完大学后就简单的就业,而是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在高一的那个寒假,董一萌就和同学们商量,能不能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合资进入股市,为自己赚取一些创业资金。

        随后,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了炒股,由于高中的课业比较重,炒股和学习不能兼顾,高二在他结束自己这段炒股历史时,他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过多的额外收入,基本上保持了不赔本。

        但是在炒股过程中,董一萌不光关注国内股市,同时发现远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网络股却“鸡犬升天”的飞涨,证明互联网创业才是最吸引人的,董一萌立即决定:今后目标瞄准互联网。自己做网站,让自己公司的股票上纳斯达克!

        于是高考结束后,董一萌又有了另一个想法,要集中更多的人成立一个创业团队!很快,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团队成立了,他也成了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1999年的7月份,董一萌接到了长春市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学习经济学专业。9月份开学后,他这个创业团队的成员迅速发展,最多的时候人员达到了一百多人,他的这个创业团队主要从事的是互联网业务。

         2000年,董一萌的这个创业团队和国外的一家商务网站开始合股经营,并创办了一个长春当地的电子网站,开始涉足长春地区的电子商务领域。由于有国外商务网站做背景,董一萌带领的这个创业团队很快步入了正轨,并为后来自己创办公司积累了技术上的经验。

        随后,一个天大的“馅饼”又送给了这个在创业路上一直都在跋涉的年轻人。2001年,由于董一萌创业团队在电子商务领域一直都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在有关政府部门评选创业新星的活动中,董一萌当仁不让地获得了这个称号,并获得长春市新星创业基金10万元。

        有了这笔资金后,董一萌认为是时候发展个人事业了。就在2001年上半年,还在上大二的董一萌开始办理公司营业执照,着手创办自己的公司。在2001年9月11日,公司营业执照发下来了,那一天,他久久不能抑制自己的兴奋,他说他此时才正式踏上了追求财富的路,他把公司的业务锁定在主营网站建设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

         3个月花掉10万元

        董一萌从学校的学生创业团队中精挑细选了十几个人,成立了这家公司。但是他的这家公司,所有员工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学生,没有人确切知道公司该如何运作和经营。

        怎么办?利用网络!他通过网络了解到类似公司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选在哪里办公呢?在考虑到企业的性质和地理因素后,他把公司选在了当时位于长春市某开发区内的一处办公间内,并置办了在当时最先进配置的机器设备,而且员工的工资也定在很高的水平。

        广告打出几天后,董一萌的公司接到了第一个前来咨询业务的电话:长春市某企业希望董一萌的公司能为他们做个企业网站。

        让这家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没有想到的是,董一萌的公司成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很多技术人员从事网站建设的经验都很丰富,而且技术也比较先进。一场谈判下来,董一萌拿下了这份订单,虽然这个单子仅仅价值三四千元,但毕竟这是公司开办以来的第一份订单。

        随后一段时间业务量比较少,董一萌发现了一个问题:通过广告来吸引客户的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由于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太大,流动资金迅速枯竭,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的10万元创业基金很快就花得一干二净。

        当董一萌开会向所有员工宣布企业资金步入困境后,他开始了反思:他决定先停止广告投入,并把公司搬进了一个租金相对比较便宜的另一办公区内,而且办公面积缩小了近一半。就在这时,所有员工都主动提出把工资降低一半。

        董一萌通过自己对网络的了解,又提出了公司要做“复合媒体”项目。用董一萌的话来说,“当时提出要做的这个项目绝对是孤注一掷,如果项目不成功,就意味着创业要失败。”

        随后一个月里,董一萌开始为这个项目的启动募集资金四处活动。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董一萌没有找到感兴趣的投资者,项目没做成,2002年上半年,公司的员工都走了,只剩下了董一萌、副总和几位兼职员工。

        每天打上百个电话

        董一萌在总结经验后,决定重新再战!由于公司人员比较少,董一萌和副总开始亲自跑业务。

        那时,董一萌每天上班要做的就是坐在电话机旁,守着“黄页”,挨个打电话,有一段时间,他平均每天打出上百个电话。

        2002年6月,一家单位向外界招标,要做企业的门户网站,董一萌在接到信息后,认为如果公司要翻身,就必须把这笔业务接下来!

        随后,他每天都要接触这家单位的工作,并进行深入了解,为网站的整体形象定位。最后,他凭借技术和价格的优势中标了。2002年8月,该媒体的网站正式开通,董一萌笑了——这一单他赚了10万!

        有了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董一萌在长春市场上的业务比较容易打开,订单纷至沓来。

        到了2002年年底,公司全职员工恢复到了原来的数量,而且重新募集了包括技术、市场开发人员在内的业内精英,业务量也扩大了好几倍。两年多的时间,他自己也积累了百万的财富。

        现在,董一萌正策划着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开发,他认为这将是他第二次创业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