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企业不可忽视“小毛病”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0 12:07:03
    文章录入:网友(None)
  •    在茫茫商海中,常常有许多创业企业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便如流星般地陨落。其实一个企业得病就同人患病一样,平时的小毛病不注意,日积月累就酿成了大病。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如何使创业企业始终保持持续稳健成长,成为了每一个创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笔者对初创企业易患的“7种病症”做了一个总结,方便创业者对症自检,如果当你的企业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着以下7种情况,则需“就医”了。
        1.重感情,轻契约。
        很多创业企业是由亲朋好友或同学组建起来的,有的虽一人出资,但起初加盟的都是熟人。由于彼此都十分熟悉了解,因此在创业期常常凭借昔日的感情自觉做事,忽视了必备的契约安排。这种“重感情、轻契约”的工作关系,随着创业企业的成长,矛盾和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很多企业的创业同盟者起初很少提报酬多少或报酬相对较少,可随着企业业绩的增长,一些创业者由于考虑公司的财务还相当紧张,因此认为报酬还不到提高的时候;另一些创业者由于过于守财,则故意默许起初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薪酬标准;还有一些创业者提出了遥遥无期的股权分配计划。这一问题不解决,必然成为日后效率低下、分道扬镳的根源之一。
        2.重忠诚,轻利益。
        在对创业企业调查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有70%多的创业者强调创业员工的忠诚,而不重视员工的利益。一旦员工提出利益的要求,创业者就视为不忠,从而影响彼此的有效沟通甚至是合作,这一现象尤其在规模较小的企业更为常见。利益是任何员工生存和成长的根本物质基础,如果创业者忽视这一问题,不但难以吸引来优秀的人才,就是已有的人才也将流失。由于遵循这一理念,一些创业企业核心员工单个离职或集体辞职,很多老板却无心理准备,给创业企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3.重业务,轻管理。
        创业期的企业,由于刚刚进入市场,费用过大,以业务为核心理所当然。但容易出现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工作无计划、制度不健全、考核不科学、管理的任意性很大,这些都给日后企业的健康成长设下了很大的陷阱。导致这一现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创业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尤其以技术为背景的创业者居多;二是创业者意识到了,但认为创业期所有的注意力应该是业务增长,业务和业绩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去完善管理亦不迟。
        4.重人才使用,轻人才培训。
        由于创业期的企业注意力集中在业务增长上,因此很多企业只能使用人才,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培训。这种人力资源环境,在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使得许多创业员工由于疲于工作,常常觉得两脑空空,心力不足。这必然导致许多创业企业在进入高速成长期后,老员工的素质难于应付企业新的增长和发展,企业不得不高薪引进人才。由于分配的巨大差距,造成了新老员工的矛盾重重。从一个方面说,是创业企业对老员工的不公,因为老员工为了企业走出创业期,没有时间学习,企业也没有在他们的培训上进行投入。
        5.战略思考不足。
        创业期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创业者基本采用集权管理体制,常常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人的精力有限性使得创业者用于思考企业战略的时间相对不足。而企业的战略走向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许多创业企业就是因为战略不清、方向不明走向夭折的。成功的创业者应该从一开始就面向未来,注意适度的集权和有效的分权相结合,将自己向战略式的企业家培养,以适应大规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不然会造成有些创业者管理规模较小的企业尚可,但规模一大就问题百出。
        6、业务拓展不力,持续亏损。
        创业期企业最危险的问题是:业务拓展不力,持续亏损。创业期亏损是正常的,但由于一般创业企业资本规模较小,因此不能够支撑长时期的亏损。这种亏损一旦得不到有效遏制,创业企业就会走向死亡。所以,创业企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效益曲线,一般持续亏损超过6个月,便要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导向。
        7、家族管理模式逐渐形成。
        由于资本规模小,因此创业期的企业支付不起高薪酬,常常以情感为纽带引进亲朋好友共同创业,不知不觉容易形成家族管理的经营模式。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新的员工规模不断扩大,这一模式会使新员工常常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很难融入企业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