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牛奶过剩还是企业制度短缺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0 12:07:03
    文章录入:网友(None)
  • 是牛奶过剩还是企业制度短缺--当企业不得不一只眼睛盯着市场,另一只眼睛看着政府的时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势必受到影响

      最近,四川华西乳业有限公司倾倒2吨库存鲜牛奶的举动引起了很大的社会震动。有人联想到在小学课本上看到的描写资本家把牛奶倒进大海的故事,惊呼我国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其实,华西的举动与小学课本上描写的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它产生于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其背后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冲突。华西公司倾倒牛奶并非是全社会性的生产过剩,而是单个企业在特殊经营条件下的个别现象。
      华西倾倒牛奶显然与市场需求不足有关,即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足,但更重要的是与目前不健全的市场和企业制度有关。
      首先,牛奶是企业花钱收购的,为什么又要倒掉呢?原因是企业的储藏和加工能力不足。在春节期间牛奶收购高峰来临之际,华西公司无菌罐装牛奶的加工能力不足、进口包装纸盒不足、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随着库存鲜奶越积越多,公司的保质能力又有限,除了倾倒,公司别无选择。
      其次,既然企业知道自己的储藏能力不足,为什么还要敞开收购牛奶呢?除了华西公司需履行与奶农、奶场签订的牛奶收购合同外,主要是华西作为国有控股公司还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即作为所有者的政府要求企业敞开收购奶农的牛奶,以保护养牛专业户增产增收的社会效益。
      再次,既然企业的储藏和加工能力不足是导致倾倒牛奶的重要原因,那么为什么不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呢?这可能与国有企业投资计划的层层报批和决策迟缓等有关。特别是电力供应能力的扩大涉及到企业的外部条件,需要靠政府的协调。
      最后,类似的倾倒牛奶事件还会发生吗?对此我很担忧。因为,敞开收购奶农的所有牛奶后,保护了奶农的养牛积极性。这无疑会进一步激励奶农多养牛,原奶产量会快速增长,如果需求不随之增加、企业的生产规模不相应扩大或价格不相应下跌,明年的鲜牛奶过度供给问题可能仍然存在。
      由华西公司倾倒牛奶事件,我们发现,实质上并不是牛奶真的过剩了,关键的还是保证牛奶供求平衡的制度存在短缺现象。因此,我们应提高深化改革增加制度供给,避免类似倾倒牛奶这样的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
      从本案例中我们发现,政府对市场供求波动的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果我们引入时间因素来考察供求均衡状态的变动过程,我们会发现在价格机制的自动调节下,供求可能会持久地远离均衡点,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用来分析某些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关系的蛛网理论。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当年奶牛所产鲜奶的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放养奶牛及鲜奶的数量。如果今年为了让奶农获取正常利润而在较高的价位上让企业敞开收购牛奶,那么奶农将进一步扩大养牛数量,使鲜奶产量增加更快,明年鲜奶供过于求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但如果按照市场规律大幅降低鲜奶的收购价格,奶农因亏损而可能宰杀奶牛,明年的鲜奶供给会明显减少,从而鲜奶可能会变得供不应求。避免上述供求持久偏离均衡点的关键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采用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政策性贷款政策、产业政策等来调节企业和奶农的行为,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本案例揭示的反常现象也表明,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本案例中,华西乳业公司在明知道自己的加工储藏能力有限的条件下还继续收购鲜奶,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华西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司,它为什么要做本来应由政府承担的保护奶农养奶牛积极性的工作呢?原因是在政府控股条件下,华西不仅应追求利润目标,还要实现政府目标。这种政企不分的现象使华西不得不一只眼睛盯着市场,另一只眼睛盯着政府,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解决倾倒牛奶的难题看来得双管齐下:既要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让华西这样的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能自主地对市场供求的变动作出及时的反应,同时政府只在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的领域发挥作用,凡是市场能做的就由市场去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和错位。
      另外,“倒奶”风波发生的其他原因还有电力不足对华西生产能力发挥的制约,这表明发展基础产业、弥补发展瓶颈对于解决所谓的牛奶“过剩”是有效的。牛奶“过剩”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制度短缺。因此标本兼治的办法是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完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功能。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作者:杨瑞龙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