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的过程性与贯彻性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0 12:07:16
文章录入:网友(None) -
给国内众多中小型企业带来最多困扰的莫过于人才的有效管理问题,于是他们也都纷纷陷入了一个误区——盲目向那些较优秀的员工以丰厚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了每个员工个性忠诚度根本原因,以至造成人才资源的无形流失,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当然,优厚的物质条件只是吸纳人才的一种工具,就好比是一块磁铁可以吸住很多枚铁钉一样,但如果碰到一块比这块磁力还强的磁铁,那自然而然又会被吸走。所以,单一发展“物质文明”还不是很到位,还必须利用和发展“精神文明”——孕育和培养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使企业上下受到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从精神上武装员工并加强对其企业的忠诚度。
现今国内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全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选对人、善用人、留住人是许多优秀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在日本。大部分企业很重视利用企业文化去管理自己的员工,丰田汽车公司、松下电器等世界一流企业都竭力从本企业的文化方面去影响员工的各项工作素质,甚至细化到其生活上。但这些跨国公司的文化建设和维护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定时间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形成适合企业的文化体系,因此体现出企业文化培养的过程性。
CI系统与企业文化体系的对称性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企业的整体文化体系,而实现其文化目标的载体则是通过与之对应的CI系统中三个子识别系统。
这是树立企业文化统一性的基础,如果没有CI的支撑作用,企业的内部意识零乱无序,得不到统一,便也不能形成科学规范的企业文化了。应以高度的统一原则与企业内部的各项元素相融合,通过企业的物质文化识别了解企业,并能够融入企业的深层经营理念和哲学,当然对行为识别的贯彻和理念的逐步提炼也是至关重要的,与视觉瞬间识别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调查发掘过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充分收集掌握精确的一线资料,迅速发现与市场缝隙的接入点并采取恰当的营销策略。如果企业开始实施其形象战略并导入CI时,需要首先着手收集企业内各种信息及其来源,最重要的是围绕企业文化了解内部员工的心理需求,并分析研究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通过与同类产品不同品牌的比较,每个企业独特的对外形象的比较,汇总资料同企业内部资源情况相结合,确立本企业差异化的形象主张,从而延伸出对企业的经营宗旨、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诠释,这也需要一定过程来实现,我们只是给企业文化中的深层文化定了一个方向,但始终遵循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从本企业自身特点出发,确立确立自身差异化的USP(独特行销主张)。
CI研究的基础应该是根据最精确的定性、定量市场调研,以及敏锐的市场洞悉力,找到客户企业品牌或产品、服务品牌最佳的市场切入点,保证实施方案的灵活适用性。
充实并不断拓展丰富这一“空间”
这是一个不断补充营养的过程,也是一项弹性较大的工作内容,在企业内外环境的数据调研下,通过培训、组织活动及调动员工民主参与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等方式,逐步提高企业内部整体团队的素质,在思想上保证与企业文化中经营宗旨的一致性,以便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员工忠诚度的目标。当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后,形成了企业的某种个性,就必须使目标市场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感受到企业的个性,利用独特创意的VI设计把该企业的个性完整地表达出来,但应该是与市场相吻合的,以保证企业内外信息的对称,这也是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外延性的过程。
沟通实施过程
企业能够包容和参考员工的各项意见,这是保证企业每一管理层级信息相互畅通的根本。通过例会制度,使企业上下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来,体现文化的民主性原则,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行为观,因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若企业缺乏沟通机制,而是企业强加的规定,势必导致企业内部意识形态的涣散,工作情绪的浮躁性,甚至导致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要为实现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打破企业信息闭塞的屏障,所努力营造的一种彼此关心互助的团队精神,在内部形成一种有灵魂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的树立应该是建立在一种民主的沟通机制上,并努力贯彻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同时沟通也是一个互动反馈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风格魅力
为了使企业的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具有可识别性,每个企业都会赋予其品牌某种风格魅力,给品牌带来更多附增加值,“海尔”给人们的印象是沉稳,“中国人寿”给人们的感觉象家一样温暖,而且给企业外部的印象是一种充满新鲜、独具创意的鲜明个性。这其中的风格魅力是能够瞬间识别的标志,他们都成为了企业产品品牌或服务品牌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培养的逐步特征
并非任何企业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他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的,他与其自身的规模、发展历程及企业的变革转型是相联系的,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孕育,企业内部便会产生一种深厚意识形态的萌芽,逐步便产生了统一的内部意识形态,最后升华锤炼成本企业的文化体系。即使有些年轻的企业一开始就希望有自己企业文化,不作任何测算便导入CI,试图迅速打造出自己品牌,但由于缺乏深入调查与沟通机制,以致产生了工作程序的僵硬状态,最终还是陷入效率低下和企业文化不的清晰。
因此,CI系统的建立是在充分市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并逐步孕育出有自身独特的差异化的企业形象,并通过企业文化影响和表现整个企业的品牌形象,用企业的内在灵魂去感染、激励每个员工,提高其精神素养、统一其意识形态,最终达到“无为而为之”的境界。
作者:余曹龙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 相关专题:
·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 文化是经营品牌的最大资本
· 细节见文化(管理随想)
· GE韦尔奇谈企业文化的建立
· 学习型企业做了什么?
· 企业文化——中小民营企业的“软肋”
· 民企企业文化病:人性缺乏症
·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如何画自己的圆
· 节约企业
· 输出管理中的文化冲突
·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 文化是经营品牌的最大资本
· 细节见文化(管理随想)
· GE韦尔奇谈企业文化的建立
· 学习型企业做了什么?
· 企业文化——中小民营企业的“软肋”
· 民企企业文化病:人性缺乏症
·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如何画自己的圆
· 节约企业
· 输出管理中的文化冲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