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三农问题,需要把握四个基本要点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7 23:41:43
    文章录入:益农发展
  • 研究三农问题,需要把握四个基本要点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域内治水 于 2006-02-17 14:09:2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1、把握本质。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正如中央一号文件所说,“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笔者斗胆的把这句话再引深或说白一点,就是中国的三农问题,决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也决不是农业农村农民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落后的执政理念加上落后的执政体制、执政方法造成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理论,理论决定制度,制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即便是最先进的思想,如果不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不与时代要求相适应,必然形成落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进而影响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解放思想首先要自己思想解放;精简机构首先是自上而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首先要从中央开始,并依法加强对地方执政权的监督。试想一下,如果大量事务性的、常规性的工作,每年还要中央面授机宜一番,又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又如何提高执政效率?又见过哪个先进发达国家是这么干的?前不久,笔者参加全国早籼稻最低价收购工作会议,从会议精神来看,应该说中央的战略意图是正确的,问题是中央对具体的收购工作是否也要出台细则,包办一切?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因为全国这么大,生产早籼稻的省也不小,最细的细则、最细的预案也不可能把各地收购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说到都解决。再说靠一个中粮储公司,能行吗?依笔者之见,既然是粮食省长负责制,就应该做到有责有权、就应该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因素,中央定原则定要求扶重点,具体工作具体方案由地方决定就行了,何须兴师动众。如果各地都能从实际出发,把地方工作做好了,就是对全国最好的贡献、对中央最大的负责、也是对中央权威的最大维护。2、把握现实。研究中国的“三农” 问题有点难,说重了,无法解释当前的“大好形势”,也没有好下场。因为我们的耳朵已经“进化”了,具有只听好话的特异功能;说轻了,等于没说;一定得等“皇上”心情好的时候,说巧了,才可能有点用。而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一些知名学者,研究“三农”问题,往往是途听道说,从统计到估计,从文献到资料,画了很多曲线,就是画不出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农村经济发展规迹曲线、就是开不出医治社会顽疾的良药。顽疾不治,曲线何用?3、把握国情。一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经营制度将长期存在,农民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这就决定了现代农业规模化大生产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二是人多地少,可调配的资源并不多;三是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农民从众心理和重实惠的心理很强;四是农村信息、交通相对落后;五是中国的法治意识很差,离法治社会还相当遥远,各种人为的变数很大。4、把握先进。必须用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方法来改造我们的传统思想、传统方法。既不照搬照抄别人的先进经验,也不沿用老的思路和办法。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做到成熟一个发展、引导、推广、解决一个。

        三农问题,之所以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说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外,也说明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应该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央在大政方针的把握上是正确的、也是有远见的,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为“三农”也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主要方面,但也要看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低水平重复建设” 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一样,也是属于“拼设备、高能耗”式的,靠一个文件、靠一个讲话、靠一阵子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强烈的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自我革命精神、需要的是建立一种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的既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基本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的先进的执政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农业管理体制。这是一个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我相信,换一个工作思路,换一种执政方法,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稳健、更加和谐,我们的目的更有可能真正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