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析国内经济走势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7 23:43:36
文章录入:益农发展 -
《瞭望》文章:辨析国内经济走势
[一天一地一广仔] 于 2006-02-13 21:58:48上贴
--------------------------------------------------------------------------------
《瞭望》消息: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2006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差别很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认为今年的重点是防止通缩,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则认为要谨防经济过热,一年开局之时,上述研究机构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可谓截然相反。
如何判断今年宏观经济走势,成为年初读者关注的焦点。
有投资反弹压力,无通货紧缩隐忧
综合各地调研情况,我们对今年开局走势的分析判断如下: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反弹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可比价投资增速回升。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但这是以当年投资价格计算的。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4个百分点。如果扣除价格因素,2005年实际投资增长23.7%,比2004年实际增长的19.9%回升3.8个百分点。二是投资占GDP的比重继续上升。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2002-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6.1%、40.9%、44.1%和48.6%,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2005年比2004年又上升4.5个百分点。三是年末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小。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般在年末有所回落,2002-2004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比其前三季度增速回落4.9、2.8和1.9个百分点,而2005年只回落0.4个百分点。四是新开工项目及计划总投资增长加快。2005年累积新开工项目18.7万个,比上年增加3.4万个,比1~11月增加2.6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增速比1~11月提高4.3个百分点。五是投资资金来源增长快。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809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自筹资金占54.4%,增速达36.8%。
2006年,各地上项目、扩大投资的冲动仍很强烈。拉动整个投资增长的第二产业投资,去年12月的增速还较大幅度上升(全年比1~11月上升2个百分点)。即使是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也有不少技术水平、品种质量、规模经济更好的项目准备上马或在争取上马。受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继续上涨(去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2%,环比上涨0.6%)和需求增长趋势的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将逐步回升,二季度之后将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近期对76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表明,认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加快和持平的占53%。总的看,对投资增速偏快、投资反弹压力不可轻视。
其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加快,消费需求继续扩大。
2003-2005年,扣除价格因素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率分别为9.2%、10.2%和12%,去年又加快1.8个百分点。从2005年的月度变动看,扣除价格因素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也呈加快态势。2006年,在中央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城乡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消费需求有可能继续加快增长。根据对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资料,认为消费增长会加快的占45%,认为持平的占47%。
第三,出口继续快速增长,但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
2005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1019亿美元,对经济增长起了较大的拉动作用。今年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贸易顺差还会有较大规模,但难以超过去年水平。由于同样的贸易顺差(净出口)只能维持去年的外需规模,只有顺差增长才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因此,今年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小。
第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回升,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今年经济增长基本上靠内需拉动,但由于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消费增长有所加快,需求增长仍有较强拉动作用。同时,工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服务业增速明显上升,三次产业生产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达到9%左右。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但从月度变动看,10月以后同比价格逐步回升,12月环比价格上升0.4%;反映国民经济通货膨胀程度的GDP减缩指数为3.8%。2006年,受价格改革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将有所上扬,预计为2%~3%。关于消费价格下滑引发通货紧缩的问题,71%的经济学家认为可能性不大。
总量政策仍应持续 跟踪变化及时微调
根据上述分析判断,相关政策建议是:保持总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结构调控力度,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同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进行微调和预调。
一是要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03-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22.9%,比1992-2002年经济周期的当年价和可比价年均增速分别高6.3个和8.8个百分点。如果投资出现反弹,投资过度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将使今后几年的投资增长陷入低迷,重蹈上个经济周期的覆辙,引起经济较大波动。因此,促使投资增速适度平稳回落,是合理的和必要的。要继续控制两个闸门特别是土地审批闸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对部分行业和地区要加强重点监测,及早发现问题,着力引导和促进投资结构调整。
二是要多角度扩大消费需求。
除了要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促进其扩大即期消费外,还要重视鼓励和支持中高收入阶层提高消费倾向。2005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8%,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高收入群体存款。提高这个群体的消费支出比重,不仅能够大幅度扩大消费需求,还可以减轻已经相当突出的银行存贷差压力,并减缓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长。
三是要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去年外贸顺差过度增加,既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也带来今年外需增长压力。如果贸易顺差减少较多,外需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会出现较大波动。因此,今年还要稳定外贸政策,继续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并帮助企业化解各种贸易摩擦。
四是要重点抓好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这次产能过剩主要发生在原材料工业和部分能源工业,涉及的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国有企业,调整退出的成本较高、时间较长、社会震动较大。既要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要切实加强和搞好宏观调控,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利用、适度转移产能有机结合起来。
五是要进一步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要继续控制房地产价格涨势,加强信息发布,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供求总量平稳增长,推动结构调整改善。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适度回升和平稳增长,继续发挥房地产业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作者郭克莎 单位: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
资料1:
世经形势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预计,2006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约为8.2%,仍将与印度一起同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2006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将继续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略高于3%,与2005年大体相当,低于2004年创纪录的4%增速。
报告表明,低利率、低通胀以及对初级商品的强劲需求,将使世经环境继续支撑发展中国家增长。联合国预测2006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会超过5.5%(2005年、2004年增长率分别为5.7%和6.6%),而5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增速可能高达6.6%。
报告指出,这种高增长的推动力量来自全球初级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诸如中国和印度等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对原材料的庞大需求。尽管有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已经受到石油和粮食进口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石油和初级商品的净出口国则大为受益。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最不发达国家,除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外,还得益于稳定的政治局势及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此外,如果富裕国能够切实履行他们增加发展援助和债务减免的承诺,最贫穷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一些经济大国商业投资的乏力,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充足和利率水平低企的部分原因。新兴市场经济已经从这种有利的外部融资环境获益,尽管这种额外增加的资源仅为少量的中等收入国家所吸纳。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也出现反弹,而其中不少流向需求强劲的石油和采掘业。
报告同时也表明,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普遍上升。发展中国家初级商品生产部门趋于资本集约化,以及发达国家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力,都注定了总产出的增长往往不能带来足够的新就业岗位。□(瞭望新闻周刊整理)
资料2:
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
2006年的总体经济环境可能略逊于去年,经济增长速度和价格总水平将略低于2005年。
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支持本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以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周期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伴随着中国人口非农化的过程,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将会释放出来;随着前几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总供给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2、固定资产投资后劲较足。2005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48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项目将会延续到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2006年又会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因此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3、消费需求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将更加明显。由于消费需求增长的惯性较大,其增长更为平稳。根据目前国家的政策意向,政府将继续推出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对农村的道路、电网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对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4、进出口增速差距有望缩小。2006年,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有所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受国内需求降温影响,企业会努力扩大出口。随着结构性投资过热的逐步缓解,能源、基础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短缺的格局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
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贸易顺差将成为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05年1000亿美元左右的顺差规模将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国际、国内都将采取措施施加影响。同时,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成为影响2006年进出口的重要因素。可以预计,2006年的外贸顺差总额将低于2005年,出口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将明显减弱。
2、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2005年以来以粮食为龙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明显上扬,造成农村居民进一步增加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虽然2005年政策性增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2006年支撑农民持续性增收的亮点不多。
3、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对我国经济持续平衡发展的压力逐步增大。虽然我国对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等资源类产品价格采取了适当的控制措施,对国内各行业的成本推动压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国际油价和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和高位运行的负面效应,有可能在2006年更为充分地显现出来。
4、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逐步加大。2002-2004年,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汽车等行业曾出现规模较大的投资热潮,大量的生产能力将在2006年以后逐步释放出来。按照现有的市场容量,供给能力增长将大大超过需求的增长,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逐步加大。□(瞭望新闻周刊整理)
资料3:
六百院士共撰《科学的道路》
在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等科学力作10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主编的《科学的道路》出版发行。该书凡340万言,分上下两卷,汇集了60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亲手撰写的文章,逼真地、客观地展现了科学大家的精神风貌与走过的艰辛历程。凡收入文稿的对象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光辉的道路令世人关注。
科学的宗旨是“求真”,科学家的使命是探索未知,科学的任务在于理所当然地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院士们执著求索的科学精神通过自然哲学影响着人文理念,旨在让人类走出愚昧。人类灵魂的最高意向,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情,是对于美与公正的渴求,是对于捍卫真理的本能冲动……这些愿望和举动都是极其真实的和珍贵的,它们铺就了院士们孜孜奋斗的科学道路。
令读者十分感动的是,不少院士年事已高,在科研和行政事物的百忙之中,仍挤时间撰写自己走过的科学道路,给本书编纂以极大的支持和关照。诚如1982年4月胡耀邦同志给华罗庚院士信中所说:“几十年来,你给予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东西,毕竟超过了自然界赋予你的东西。如果自然界能宽限你更多的日子,我希望你能把你一生为科学而奋斗的动人经历,以回忆录的形式写下来,留给年轻人。你那些被劫走失散的手稿中的一些最重要的观点和创见,能不能夹在其中叙述呢?完成了它,我认为就是你在科学上的超额贡献了。”
正是院士们这种“超额贡献”体现了极为深刻的思想意境。在一篇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自述中,展现了院士们做学问时的勤奋刻苦。他们都能滔滔雄辩地谈自己的学术,而往往对父母妻儿深抱愧意。院士们的个人命运始终与时代脉搏息息相通,爱国奉献是他们一生的主旋律。自述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一颗颗赤子的拳拳报国心,喷发出一股股爱我中华的浓浓肺腑情。
有的院士精到地悟出了求学之道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立志立题,确立科研思路的过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殚精竭虑,百折不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下求索,终有所得)。
面对人类文明的每一步进展,都会扰动大自然固有的和谐,带来相应的负面效应。不少院士的自述中对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提出了深刻的警示:人类本来是怀着敬畏之心看待自己所处环境的,应该说这才是健全的精神状态。遗憾的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类自以为能够“主宰”自然了,进而逼迫自然,强索自然。直面霸权的失控、战争的残酷、环境的恶化、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人口的爆炸、生存的困难……院士们在自述文稿中大声疾呼:人类需要“科学的春天”,人类决不该陷入“寂静的春天”。他们深刻地阐述了:人类应该确立“与自然和谐”的信仰,应该注重科学技术与人文理念的“综合”。这“和”、“合”两“仙”能保佑人类走出技术的阴影和人性的暗区,自觉地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纳入到大自然的普遍和谐之中,在大自然协调统一的庄严秩序中发挥人类的非凡智慧与创造才能。
《科学的道路》无论对科学工作者,对科学史研究者,对成才学研究者,还是对广大普通读者(尤其是对广大莘莘学子),无疑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美的精神食粮。
> 相关专题:
· 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十大建议
· [推荐] 魏任斌谈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趋势
· 李昌平的悲剧和胡温的难题 牛人温铁军呀
· 李嘉诚的14句经典成功格言
· 解决农民问题的各种方案的利弊
· 北大著名教授厉以宁惊天语录
· 郎咸平:什么样的改革才能真正利国利民
· 感悟企业发展战略
· 叱咤神州
· 龙头企业在宣威养猪和开办银行的战略随想
· 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十大建议
· [推荐] 魏任斌谈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趋势
· 李昌平的悲剧和胡温的难题 牛人温铁军呀
· 李嘉诚的14句经典成功格言
· 解决农民问题的各种方案的利弊
· 北大著名教授厉以宁惊天语录
· 郎咸平:什么样的改革才能真正利国利民
· 感悟企业发展战略
· 叱咤神州
· 龙头企业在宣威养猪和开办银行的战略随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