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10-12 10:06:27
作者:田丽滨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相对于中小企业的庞大数量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一直不太理想,成为制约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信息不对称则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 问题的提出
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论述了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或者一方信息的不完全性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从80年代起,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在信贷市场的分析和应用,使这一理论的作用充分展示出来。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未获得完全清楚的信息;二是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有关信息;三是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用方面的地位都是比较清楚的。在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上,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于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融资才能获得发展之时。信息不对称按发生的时间划分可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张维迎,1996)。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差、财务信息公开性和真实性差、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导致了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二、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合适的信息披露机制
中小企业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所有信息,是很多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如果中小企业报送银行的信息是有条件的和经过筛选的,这就给银行正确评估资金的借贷风险带来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以评估资金风险时,就会出现“惜贷”现象;或者要求企业提供抵押和担保以使潜在的资金风险物化固定,这就又为中小企业贷款设置了新的障碍。所以从企业角度出发要减少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有效的但同时适应于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
1.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的必要性
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是建立在产权基础上的,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债权人、经营者等,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契约关系,这种在产权基础上订立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相应的会计信息披露。一般而言,企业的投资者(包括现有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各类中介机构等从会计信息的供求角度理解是一个共同的利益团体,他们都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包括审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虽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侧重不同,但都要求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信息披露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当银行贷款给企业以后,会计信息披露是维护企业产权主体利益、反映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重要渠道,只要产权制度存在,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就不会被免除,会计信息披露就成为一种必然。债权作为现代产权的一部分,自然要求企业披露相关信息,所以企业也必须相应披露企业信息。
同时,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是供需的双方,信息是二者沟通的渠道。银行要向企业贷款,事前需要通过企业信息判断贷款项目的风险,并决定是否贷款,事中和事后也需要根据企业信息对贷款企业进行一些监控,来规避道德风险。同样,企业要向银行借款,必然要满足银行的信息需求,所以信息披露也是企业的内在需要。
2.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深层次原因
一般说来,企业与银行存在的不对称信息具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借款者的个人信息,另一种是有关企业经营方面的信息(王宣喻、储小平,2002)。其中个人信息包括借款人的人品素质、个人能力、风险偏好等方面的信息;企业经营方面的信息包括会计信息、资本运营、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管理控制、产权分配、投资决策、市场营销、生产情况、利润分配、机构设置、人事变动、税收缴纳等方面的信息。个人信息是一种人格化的信息,它只能被有限范围内的熟人所掌握和了解。而企业经营信息则与企业家的个人素质、能力和风险偏好无关,它是一种可以以数据和书面资料形式反映的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经营信息都是一种法律承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信息一经公开,其他利益相关者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利用。在信贷市场上能够量化分析与评估潜在的信贷风险,主要的依据就是这些企业经营方面的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如果想在信贷市场上顺利地进行融资活动,就必须解决这两个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是经营信息不对称给贷款人带来的资金风险评估问题。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1)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非国有经济组成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国有经济组成,约占80%。一方面,由于长期被排斥在国有经济体制之外,所以很难利用正式的制度安排获取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对中小企业非国有性质的社会歧视造成了市场投资者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于是中小企业往往会通过一些变通的手段来获得支持,如戴红帽子、假合资、与国有企业联营等等。这么做的后果是造成私营企业产权模糊,资产归属不明确。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大多信奉财不外露、树大招风的经营理念。对中小企业中占很大部分的私营企业而言,能不让别人知底细就尽量不让人摸清,这也是它们长期适应外部环境的结果。
(2)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规范
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没有正式的会计核算制度,瞒报收入,偷漏税款等。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决策能力低下,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差,所以并没有相应的企业内部条件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充分披露其信息。另一方面,银行一般要求报送会计信息(财务报表)、投资决策信息(项目计划书)、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信息(新产品计划书:新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可行性、新颖性证明),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每一项都是很重要的商业秘密,例如要求企业报送会计报表,最容易给中小企业的资产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由于经营手段的灵活变通性很强,一些收入和支出是不能在账面上反映的,因此有的企业会使用两套账,对付政府部门的是一套账,自己进行会计核算的则是另外一套账。在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这种全部垄断会计信息的做法是有利于企业的积累与发展壮大的。所以对中小企业而言,将这些信息全部垄断是有利的,除非披露这些信息带来的收益能够大于潜在的风险成本。
三、如何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
首先,中小企业应致力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培养并引进人才,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整理和报送各种资料,将信息披露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这样才有可能在信贷市场上进行融资。
其次,相对于要求完全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中小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这样做,因为这样规定的信息披露机制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所以,政府有必要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金融支持,如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另外,建立私营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等固然很重要,但关键在于如何改进和完善信贷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使得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更适合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可以在信贷行为发生前就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私营企业进行观察和评估,利用长期累积的信息正确评估企业的信用等级。而当实际的资金拆借发生时,就可以根据这些累积的数据分析做出信贷决策,以避免对一些敏感信息采取正面获取的方式。
> 相关专题:
·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浅探
·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对策比较与借鉴
·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 分析筹资流量 提高筹资效益
·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探析
·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策略
·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 [转帖]提高融资成功概率 蓝海创投发布融资指南
· 中小企业如何正确选择投融资服务机构
·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浅探
·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对策比较与借鉴
·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 分析筹资流量 提高筹资效益
·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探析
·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策略
·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 [转帖]提高融资成功概率 蓝海创投发布融资指南
· 中小企业如何正确选择投融资服务机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