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交友”原是骗钱把戏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7-6-28 10:41:44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网上邂逅“高干子女”引为现实知己

        “博客交友”原是骗钱把戏

       

        陈宏光 黄峥 袁玮

       

       


       

       

        同样名为“我的世界”的博客,让两个女孩在虚幻的互联网上结缘,并将友谊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然而直到身边的积蓄被骗一空后,朱灵才发现,那个自称“高干子女”的网友,竟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骗子。日前,涉嫌盗窃、诈骗网友财物的乔希已被长宁区检察院正式起诉。

       

       

          相识:同名博客网上结缘

       

          去年7月,孤身一人在上海工作的湖北姑娘朱灵迷上了网络博客。23岁的她来上海差不多两年了,这个陌生而匆忙的城市却始终让她觉得无法融入。随着建立起生平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她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多了一抹亮色。

       

          不久,一个叫吴瑞的人在她的博客上留了言。他告诉朱灵,朱灵名为“我的世界”的博客名和他朋友乔希的博客名是一样的。过了几天,一个自称叫乔希的女孩来到了朱灵的博客。乔希介绍自己是1983年出生,乌鲁木齐人,母亲是国家体育局领导,自己之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读研究生,但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北京休养,还经营着北京的一家酒吧。

       

          同样名为“我的世界”的博客,让两个女孩走进了同一个世界。此后她们时常“串门”,在对方的博客上留言。

       

       

          接近:凄美爱情让人同情

       

          博客留言、QQ聊天,朱灵和乔希慢慢变得熟悉起来。在交换了电话后,朱灵常常会接到乔希的来电诉说心事。“她告诉我,自己的男朋友叫阿圳,虽然相爱,但是家里人不同意他们的恋情。”

       

          乔希给朱灵的印象是可怜加有钱,她曾经给朱灵看很多照片,都是在不同的高级轿车边照的,她说那些都是她的车。这样的身份让朱灵渐渐丧失了戒心,一个如此高贵的弱女子,怎么会对自己有所企图呢?

       

       

          得手:出手阔绰博得信任

       

          交往几个月后,朱灵和乔希在常州见了面。两人的初次见面,让朱灵见识到了千金大小姐的派头。“她穿的衣服、用的香水都是名牌,住在很好的酒店里,几个人吃顿饭就要花掉2000多元,都是她埋单。”乔希还送了一根手链给朱灵作见面礼。

       

          几天后,乔希和朱灵一起回到上海,就住在朱灵家中。然而,朱灵此时还不知道,乔希已悄悄拿了她的信用卡,并用一起购物时偷看到的密码从她卡中取走了3.05万元。取钱后,乔希并不满足,她知道朱灵的两张卡中还有12万多元,于是编了个故事,说要买礼物送给母亲的朋友,借了2万元。过了几天,乔希又说要给阿圳分手费,再向朱灵借10万元。想到乔希平时开口闭口都是百万元、千万元,朱灵毫不犹豫地把钱借给她了。

       

       

          结局:真相大白骗子落网

       

          直到乔希离开上海几天后,朱灵才发现银行卡里少了3.05万元,但她依旧没有怀疑这个“朋友”。此后几天,乔希一会儿说在福建,一会儿说在贵州,并且信誓旦旦称一定会还钱。但不久,乔希、阿圳等人的电话就都停机了。

       

          此时的朱灵终于感觉事情不妙,她又来到常州,在乔希可能出现的地方寻找。今年2月15日晚上,她真的在一家酒店看到了乔希并立刻报案。在公安机关的讯问下,乔希终于露出真面目:1977年生,初中文化,农民。长宁区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和诈骗罪对她提起了公诉。至于那十几万元,已被挥霍一空。 (文中人物为化名)

       

       

          【检察官提醒】

       

          当遭遇网络诈骗,首先应冷静地梳理一下被骗经过,以及手上有哪些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网上留言、短信记录或汇款凭证等。检察官表示,由于网络骗子的身份难以查证,姓名、籍贯、职业、地址、电话都是虚假的,给公安机关的调查和破案带来很大困难。以前有被害人在网上公布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等资料开展“网络通缉”,这容易打草惊蛇,干扰警方的侦破工作。

       

          检察官同时提醒,通过网络认识后,对方用真实身份借钱不还甚至避不见面的,往往难以认定是犯罪。因此网友之间的交往如果涉及金钱,就必须特别谨慎。

       

       

          【记者手记】

       

          近年来,博客在我国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的博客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与此同时,少数人将博客作为发布不良信息的平台、攻击他人和行骗的工具,使得博客不再是记录生活、分享心情的一片净土。

       

          有人提出,博客应该采取实名制。而反对者则认为,虚拟、匿名本身是网络世界的魅力所在,博客实名制将极大地削弱其优势,网民的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将受约束。5月2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此前备受网民关注的实名制在意见稿中只是“鼓励”,并非强制。

       

          中国互联网协会博客研究小组委员、千龙网博客频道副主编沈阳认为,实名制可以净化网络空间,有利于BSP(博客服务提供商)建立有公信力的传播平台。但在中国,不是实不实行的问题,而是根本无法强制实施。在IPV4的架构中,中国没有足够的IP,大部分是虚拟的动态IP,无法像韩国那样把IP和身份证号捆绑起来,此外也存在缺乏立法基础的问题。 通讯员 陈宏光 黄峥 本报记者 袁玮 辛遥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