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位浙大学子的创业经历:放弃高薪 追逐理想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8-7-2 17:06:43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编者按:

        民营经济活跃发达的杭州,始终充盈着一股浓浓的自主创业氛围。而年轻人,始终是创业大军中的有生力量。这些年轻人,有的大学刚毕业就开办了自己的企业,有些工作了几年后放弃别的投身创业。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品味。为此,本报从今起开辟《大学生创业样板》栏目,选取部分大学生创业的典型案例,为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几位年轻人,毅然放弃了年薪二三十万元的工作,放弃了“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迈出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从他们辞职的那一天起,压力就接踵而至。为了尽快将技术转化成产品,他们天天挑灯夜战;为了做好市场调研,他们东奔西走;为了支付外聘人员的工资,他们甚至偶尔要透支一下信用卡……

        这就是杭州禾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一群年轻创业者的生活,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正在努力。

      组建“梦之队”

        “我们的团队是一支‘梦之队’”,说起自己的团队,杭州禾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立很自豪,“4位博士、5位硕士,我和另外一位同学的本科学历是最低的了。”

        因为大多是在浙江大学读书时的挚友,谈起同事,戴立还是改不了口,总说“我们一个同学”怎样怎样。当年一群光电专业的师兄弟,窝在宿舍里埋头敲键盘搞科研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一群谈得来的同学凑在一起‘头脑风暴’,许多好点子就在那个时候萌发。”戴立说。创业的道路也从那时开始,由模糊逐渐清晰。

        2007年,戴立和他的团队成立了杭州禾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浙大科技园有了公共实验室和自己的办公室,主要从事自主研制生产各类环境监测设备,并进行环境科学的前沿基础研究。

        起步总是很艰苦

        自主创业的起步阶段,总是饱含艰辛。在浙大科技园,禾风公司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总是全体加班到凌晨,甚至通宵,每天工作10小时算是最起码的。”戴立回忆,“实在累了,就边听革命歌曲边干活,鼓舞一下斗志。可以说,那一段时间就是伴随着《游击队之歌》的激昂旋律度过的。”

        一些无法预知的意外,也让这些年轻人记忆犹新。“有一次去北欧做实验,由于天气太冷,器材需要防冻液,结果采购的时候对方把防冻液的型号搞错了,一开机就烧坏了电源。”戴立说,“在那样的冰天雪地里,真是欲哭无泪。后来,因为天气实在太冷,操作仪器的时候手指竟被冻在按钮上,只能把仪器抬回房间慢慢解冻。”

        最让年轻的创业者们头疼的,当然是资金问题。“我们几个核心成员,做的是自己的事业,不拿工资,但是对外聘人员还是得发工资。.”戴立说,“资金最吃紧的时候,我们只能透支信用卡,或者抽空去外面打打零工,靠编写软件、制作网站等方式赚点流动资金。”

        不过,最初的困难时刻已经过去。如今,禾风公司的大气环境光电监测系统原型机已经基本完成研发和测试工作,即将投入试用并在年内实施产业化;另外两项大气和尾气检测领域的产品,也已经迈过了研发的关键门槛。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市场推广和营销。

        另外,禾风公司刚刚获得了杭州市政府给予的10万元无偿资助,戴立说,“有了这笔钱,我们的实验器材购置费用就可以宽裕许多。”

      目标是世界领先

        大学毕业以后,戴立就职于本市一家著名的IT企业,并迅速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产品经理,薪酬待遇非常理想。工作没几年,已经为江西老家的父母买了套房子。在很多人眼里,这足以让人艳羡。

        然而,戴立却毅然选择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开始白手起家。“其实,年薪二三十万在我们团队中并不稀奇,他们都放弃了这些。”戴立说,“如果只着眼于眼前,人就不可能拥有未来。所以我们决定一道实现自己的价值。”

        能够让戴立他们放弃一切去追求的,是他们所拥有的顶尖技术。“我们产品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产品至少在3年内都很难有其他企业能够仿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谈起自己的产品,戴立信心十足。

        禾风公司接下来的奋斗目标,是2009年实现600到1000万的产值,至少在创业头三年实现100%的年增长率。而更遥远一点的宏图,是把禾风做成“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环保领域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

        对28岁的戴立来说,心中的参照物,是2007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32岁的博奇环保公司CEO白云峰。“不论是光学仪器还是环保产业都是朝阳行业,博奇环保公司短短几年内就把销售收入做到了20亿,我们也有这样的潜力。”戴立说。

        青年创业者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

        1对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

        2预定目标过于理想化

        目标

       (作者: 洪光豫 岑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