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明夫:寻求基于中国本土的投资智慧之五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9-2-17 11:34:58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实际上,与“价值投资”相对应的概念不是成长股投资,而是“投机”(Speculation)。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在于:投资是面向企业的和基于价值的,彻底的投资者无须关心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涨跌;而投机是面向二级市场的和基于价格涨跌的,彻底的投机者只预测股价的涨跌而少关心企业的真正价值。凡是基于企业和价值的,都是投资者;也只有基于企业和价值的,才称得上是投资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菲特说,“价值投资”这个术语是多余的,因为凡是投资,都是“价值”的,世界上不存在不是“价值投资”的投资。凡是基于二级市场股价涨跌的,都是投机,而不是投资。投机的本义是指通过预测市场走势和股价涨跌来决定买入或卖出,预测会涨的股票,则买入;预测会跌的股票,则卖出。
投机与投资是客观存在的两种投资策略和方式,因为各人的偏好和特长不同,有的人适合做投资,有的人适合做投机。投资与投机之间没有任何伦理道德上的含义及对错高下之分,投机没有任何贬义。
在中国股票市场上,蓝筹股行情的崛起是作为对投机过度行情的拨乱反正来看待的。买卖大盘蓝筹股一直被定性为是与投机相对应甚至是相对立的价值投资行为。有趣的是,买卖蓝筹股的人,无论是普通股民还是基金等专业机构,一方面都自我标榜是价值投资,大谈行业和公司基本面,大谈投资价值,俨然是彻底的价值投资者;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基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涨跌的,每一根神经都在关心着股价的升降,是不折不扣的投机者。看来,在还没搞清楚什么是价值投资的本义的时候,就举着价值投资的大旗大喊蓝筹投资,这如果不是故意自欺欺人,就多少有点轻浮了。
不要简单地认为这是在咬文嚼字和搞概念之争。它对于我们辨明当下的投资风气有几个重要启示:
第一,蓝筹股投资未必就是价值投资,高红利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蓝筹股未必就是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因为高红利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等等特征,并不意味着就有投资价值。同样,价值投资未必就是蓝筹股投资。
第二,买卖蓝筹股的人,无论是普通股民还是专业机构,大多是基于二级市场走势和股价涨跌预测来进行的,其基本决策依据是:买进那些预测要涨的股票,卖出那些预测要跌的股票。所以他们的蓝筹股买卖行为在本质上更接近于投机,而不是价值投资。
第三,要防范把“蓝筹”和“价值投资”当概念炒作的风险。无论是哪个国家,股票市场总是概念层出不断的。十几年中国股市的热点聚散,也是一路循着概念走过来的:收购概念在1993年、价值回归概念在1996年、绩优概念在1997年、重组概念在1998年、网络概念在1999年、科技概念在2000年、外资并购概念在2001年,一个又一个概念风水轮流,各领风骚一时间。2003年走出独立牛市的蓝筹股行情,真的很难说,究竟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哲学的兴起,还是时尚性的“蓝筹”概念的一时流行。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蓝筹股”仅仅被作为一种概念而流行,那么它的命运和结局将如当年的收购概念、上海本地股重组概念、网络概念、科技概念等各种各样的股市概念一样,因缘际会之时繁花烂漫,总有一天会绚极而终、花落花谢,只能寂寞地等待着下一个因缘再起的轮回。
第四,蓝筹股群体是资本市场里探求投资价值的一个富矿区,但并非只要是蓝筹股就有投资价值,并不是每一只蓝筹股都有着投资价值。投资者千万别以为只要持有蓝筹股就真的持有了价值。不分青红皂白,把死抱蓝筹股当作对价值投资的皈依和坚守,实在是一种危险的误解。
· 巴菲特“一鸟在手”
· 不带刹车别上路
· 炒股有如吃西餐 追求“八成饱”之后的细品味
· 权证投机七宗罪
· 重解中国股市
· 怎样才算“有钱”?
· “独狼”巴鲁克
· 股市人生:短期大盘仍有反弹
· “上天入地”启示录 暴利时代一去不还
· 唐吉诃德式的股市执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