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的源头智慧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9-2-26 10:51:31
    作者:erhaozhu 文章录入:上海东裕电动车有限公司
  • 第一篇 思维智慧篇
       讲国学,有人认为首先就应该讲孔子和老子。的确,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老子是道家文化的鼻祖,而正是这两种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所谓“入乎儒,出于道”。然而,我们似乎忘记了,儒家和道家的观点尽管不同,一个讲“入世”,一个讲“出世”,但他们所运用的方法、思维的模式却是相同的,即都是一种阴阳观。无论是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论语》),还是道家的“万物负阴以抱阳”(《道德经》),都是基于“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基本观点得出的,而后者正是出自《周易》。
      “一阴一阳谓之道”概括了《周易》全部的秘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易》打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什么是思维模式?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思维习惯就是遇到问题该如何去思考;遇到困难,该如何去解决。它关心的不是思考什么,解决什么(那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所倡导或宣传的),而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正是有了《周易》的影响,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直到今天还是上面“阴阳鱼”式的,从来也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讲究迂回进入、张弛有度、过犹不及、以退为进、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内方外圆、否极泰来……
      今天,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式的智慧”、“中国式的领导”、“中国式的管理”,这些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东西的魅力在哪里呢?我认为不是世界观,而是方法论。就是说,我们中国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独特,处理问题的方式很新颖,解决问题的途径很“怪异”。而这种思维模式正是《周易》给我们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模式就是这里的“渔”,它要让我们学会怎样把“鱼”钓上来。
      《周易》在国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说到国学,首先想到的是“六经”。也就是说,这六部著作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必读书目,是经典的教科书,读书人的必修课程。 “六经”包括什么?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而《周易》在“六经”中排在了首位,成为了“群经之首”。
      清朝的大学士纪小岚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经过反复思虑,还是把《周易》放在“经部”的首要位置。因为《周易》代表了“中国式的思维”,渗透到了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人的人生、交际、谋略、兵法、管理、政治、中医、艺术,无一不打上了《周易》的痕迹。翻开《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鬼谷子》,我们都能从中嗅到《周易》的味道。难怪纪小岚在《四库全书总目纲要》中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皆可引以为说”。
      所以,讲国学,首先应该从《周易》讲起;用国学,也应该先要领会学习好《周易》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