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富豪戴志康:谈买卖股票的逻辑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9-3-21 9:49:24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其实我并不会去判断什么是最高点和最低点,我只是会去判断何时是高位区间和低位区间,在这个区间,匀速的买卖,你肯定能碰到。”戴志康说,“比如证大家园,我今年上半年就要全部卖掉。”
无论如何,戴志康都应该是一个买股票的人。从他早年闯荡海南,领导中国第一家基金公司开始,到后来,他以证大投资为名,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均有例可证。
但3月31日下午2点,记者见到这位经历海南沉浮的商人,试图从他口中重温当年海南金融往事时,却被他轻描淡写带过。
“不太想重温过去。我现在也不太关心股票的涨跌,我要做卖股票的人。”戴志康说。
戴志康属于那种很早就被人关注的一类人。坊间聚光于戴志康,除了他28岁创建富岛基金,更为重要的是,他应是当年那批南下海南却能全身而退的极少数人之一。
如今,戴志康旗下的上海证大在地产界做得风生水起。2004年,戴志康在胡润百富榜中排位第57,身家17亿元人民币。
不过,对于行业的理解,戴志康有其独特之处。他自称即便证大现在已是国内一流地产企业,但它终究只是一个行当。他在意的是,将证大做成一个品牌企业,具备长久生命力,而行业只是中性的,无关重要。
宏观与微观
在采访之初,记者向戴志康发问,从1998年撤离海南,为何能在短短时间内在上海顺利转型,成为地产界的顶级商人?
在戴的履历中,除了1993、1994年富岛基金适逢海南宏观调控而遭遇亏空之外,戴志康几乎每一次都抓住了机遇。这之中,包括他后来通过苏常柴、四川长虹等大牛股,为富岛扭亏为盈,还包括他在1999年就大举进入上海地产,并一举获利。
而在地产日渐高峰之时,戴志康在2004年10月投资几个亿进军矿业。
几乎没有思考,戴志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善于把握宏观大势适时出击。
1981年到1987年的七年间,戴在北京求学,前四年他在中国人民大学主攻国际金融,后三年则到“五道口”进修货币银行。
“在北京求学的背景,养成了我对理论问题和历史文化有天然的关注,所以做什么事情时,能够首先从宏观上有个思考的背景。”戴志康说,“很多经济学家对宏观都有研究,但从宏观到微观有一个很重要的时机,就是所谓的时点如何把握。”
戴自言,1995年投资苏常柴和四川长虹时,几乎是抄底进入,而后来抛售时也恰是这两只股票的最高点。
“其实我并不会去判断什么是最高点和最低点,我只是会去判断何时是高位区间和低位区间,在这个区间,匀速的买卖,你肯定能碰到。”戴志康说,“比如证大家园,我今年上半年就要全部卖掉。”
除了宏观把握和微观的时点控制之外,戴志康觉得另外重要的一点便是,他可以组织资源将理想和现实连接起来。
富岛与地产
不知是富岛基金成全了戴志康,还是戴志康成全了富岛基金?尽管戴志康起初不愿说,但话匣子一打开,那段海南沉浮便呼之欲出。
1990年,戴志康受到“五道口”同学、时任人民银行海南分行行长张志平召唤,直下海南。两年后,戴受命组建国内第一家基金公司———富岛基金公司,出任总经理。
富岛基金第一次募集了6000万元,主要用于投资股票和房地产。
据戴称,富岛基金的管理公司是海南证大投资管理公司,而证大的股东则是海南证券及其他信托公司等一帮公司。
“和当时海南的那批人一样,我们那时也基本上是乱做。”戴志康说,“比如融来的资金炒作地皮,好多手续都不齐全。”
成立富岛基金的当年,轻松赚得500万元。不过,次年宏观调控,戴志康不仅赔光利润,还搭上6000万本金,近乎破产。
戴志康似乎也没有料到,他在1993年的一次直觉之举,竟在后来成为他活转过来的关键。
当年,他在大举投资海南地产之时,直觉认为杭州适于人居,便斥资3000万元买下杭州西郊261亩的农田和池塘,开发“湖畔花园”项目。
尽管其后杭州项目也未能幸免于宏观调控影响,但1996年海南金融整顿时,富岛基金“将原来乱作的东西清理掉,将买土地炒房不全的产证资料等剥离,后来只剩下1000多万的现金资产,杭州项目也保全下来。”
据戴志康称,1994年,他收购海南证大在上海的分公司,是为上海证大,归戴志康等人所有,初始注册资金仅几十万。
其后的1996~1997年,戴志康抓住机会,利用剩下的1000多万和委托理财资金重新来做,不仅将此前富岛的亏空弥补过来,到1998年交出富岛时,还为富岛留下了2个亿的现金。此外,上海证大也藉富岛的威名,揽得重金,在牛市中迅速完成积累。
据戴志康称,早年海南金融圈子的问题,主要是乱集资,拿了老百姓的钱,还不了。富岛的资金渠道主要是银行拆借和证券市场回购,并不亏欠老百姓。而融资所得则主要是投入到杭州项目之中。因而整顿之后,便是一身干净。
此外,富岛在1996年后从证券市场赚的一部分钱,也被再次投到杭州项目。富岛投入的资金,除了项目公司的股本金3000万,另有基金公司债权人1个多亿。
1998年,国家对基金公司进行清理整顿,将富岛基金并入深圳久富。当时,戴志康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到新公司任副总,一个是出来单干。
“当然选择出来。”戴说。由于基金公司不再被允许从事实业,而早年富岛的杭州项目,网罗了数十位地产人才,戴志康不想看到队伍散掉,同时亦是出于地产的判断,便从富岛手中接手了杭州项目。
当时与富岛清账时,海南证大投资已成空壳公司,其后注销,而证大的商标则被上海证大一直沿用下来。然后,上海证大出资3500万元收购了富岛的杭州项目,同时签订合同,一年之后归还杭州项目所欠富岛基金的1个亿债务和9%的年息。
与富岛清帐后,上海证大当时还留有另一块资产是苏常柴1000万股的转配股,成本价3000多万,因当时尚未流通,疑为鸡肋。而戴志康却如获至宝。
据接近戴志康的人士称,尽管戴本人并未从富岛基金获取私利,不过他仍以证大之名在市场上大打擦边球。
“那时候,大家分不清证大和富岛,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是一起做的。”戴志康说。而实际上,彼时,上海证大已是一家私人公司,而富岛则是国有成分。
依靠原有证大投资的品牌和杭州地产,戴志康虽弃离富岛,最终却在富岛早年投资的地产业成就事业巅峰。是冥冥之中早有注定还是纯属巧合?
道与利
“我侥幸逃出来,一大半的原因是将钱放在杭州。”戴志康说,“1999年才是我真正创业。”
从深圳、广州、北京、上海转过一圈的戴志康,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几个大城市之间,上海地价最便宜,但经济实力最强。
“这时候,有人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比如上海太大,交通不方便。”戴志康说,“但我认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价格、经济实力,不要搞复杂化。在那个时候,我可以99%的肯定,这个时候买地是最低的价格,不要知道它是不是底。那时用一切办法买地就行了。”
戴自称,到1999年做上海地产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那时地很好买,也很便宜。”这种思想指导着证大在1999年其后的连续几年中,一直忙于跑马圈地。而早前的股票期货,戴志康利用证大投资的市场名声,先后融资,在1999~2000年挣了1个多亿,2001年苏常柴流通,也有1个亿进账。这两个亿也先后投资于地产。
“股票的机会稍纵即逝。1999年以后就基本确定要全力做房地产。”戴志康说,“因而当时能调动的钱基本都用来圈地了。”
不过,戴仍坦言,当年做股票的那批队伍还在,上海证大投资管理公司的平台仍然时刻为股票市场准备。“有朝一日还有可能回到资本市场上去,他们在守摊。”
戴志康在杭州的“湖畔花园”项目,在1999年也迎来收获期,除了按期支付富岛基金1个亿欠款和利息之外,杭州方面的银行还主动提供贷款。戴志康透过杭州银行方面,先后筹措来1个多亿。加上证券市场的2个亿,先后累计有3个亿投入地产。
2000年,证大家园开始发售。据戴自称,2004年在宏观调控之年,对证大却是机遇。“别人没有钱,而我正好可以大举收购。”
截至现在,证大房地产业务已拓展到天津、成都、杭州、扬州、南通等地。而2003年,戴志康更是出资1.5亿,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上海世纪(0755.HK),期望透过国际融资提供资本援助。
尽管上海房价被形容成烫红的烙铁,但戴志康认为,有了泡沫,并不等于没有更高的泡沫。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可能此时买房存在风险,但开发商却不尽然。
“高价有高价的做法,如果有足够的资金,证大还会去买地。”戴志康说,“做品质赚钱没有问题,上海房地产的顶并不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
在地产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戴志康在2004年突然进军能源市场。
去年10月,他斥资几个亿在江西、福建和湖南开发了5个矿区(品种有钼、金、铅和锌等),并在西北部确定了两个大型煤矿的开发项目。
戴表示,能源市场与五六年前的地产行当类似,尚缺乏充分竞争。不过,即便看好此行业利润,戴仍将重点放在地产之上。
地产之于戴志康,尽管也只是某一个时点的行当,但戴却试图将其打造为一个超出地产行业本身的内容。
比如,戴认为,证大即将开工的艺术大酒店,透过在酒店中注入文化的元素,早已超出房地产行业本身。
“浦东高楼大厦林立,缺我一栋不少,多我一栋不多。外滩虽然优美,但那是洋人留下的。”戴志康说,“我所思考的是,怎样做成中国的浦东,而不是国外的浦东。”
包括做矿业,戴认为,行业都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没有本质意义。意义在于证大要有长远发展,要有文化支撑。
“房若载道,无往不利。”戴志康认为无论是早前开发的证大家园,还是其后的水清木华公寓、九间堂别墅,都有承载之道。
“现在的心态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以前是买股票的,现在是要做卖股票的人,我要专心做产业。”戴志康说,“香港的上市公司你可以去买,以后国内也可能有我们证大的上市公司。”
· 学学蝙蝠的智慧
· 呼唤中国股民的“亮剑”精神
· 野山:用绝妙的方法应对现在的行情
· 彼得·林奇的忠告
· 人与市场的和谐统一
· 德隆和唐万新:成也江湖,败亦江湖
· 道德大棒多舞几下有好处
· 清风拂山冈,明月照大江
· 证券富豪戴志康:谈买卖股票的逻辑
· 股神巴菲特投资策略:钟情中小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