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古董到股票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9-3-21 11:11:07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我的老师A出身世家,精于古董鉴赏,曾有一段经历,听笔者娓娓道来:

      A曾在古玩店看到一个青花瓷碗,老板 B开价三万元。老师很诧异,这样一个碗定价至少应该在五六万元,何以要价如此之低?仔细一摸,碗底有些许毛刺。古董几朝更迭,流传数十代人,摩挲得早应该光滑了,如何还有毛刺?一问老板,老板只好承认是赝品,但看在赝品仿得很好,砍价到五千元买下。几年后,赠送给收藏古玩的挚友 C,言此为赝品,聊博一笑。

      故事到此本来就结束了,可又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后来,一个偶然机会, C携此碗在拍卖现场让方家鉴定,大师惊呼绝品。众人不信,大师解释说,这是"库货"!刚刚出窑入库封存,朝代就灭亡了,从此不见天日,未曾久经人手,故而还有毛刺。众人大悟,大师断言价值在十万元以上。当即,一旁有人唏嘘不已,原来是物之原主 D。 D也曾认为是赝品,于是地价卖出,几经周转到 A手中。 C当即慨然以八万元转让给原主 D。后来, C只留下五千元,将其余款子全都给了我的老师 A。至此,故事结束。

      故事里的人物颇具春秋人格,沉甸甸的信义令人倾慕不已。即使作为纯投资的故事来看,也颇有值得回味之处。我的老师不是专业的古玩藏家,更不是炒家。但由于幼年大宅门里的耳濡目染,也颇有扎实的根底。他买古玩,纯粹是玩,所以从来不急,总是沙里淘金,从不识货人手里廉价拿到真金白银。在这个故事里,他的收益最大,获益1400%;古玩店老板获利不详,但相信不会很多;最惨的是原主,地价卖出,又高价买入,如果也想获利1400%,只怕要靠时间来升值了。时间虽然会让一切升值,但1400%的涨幅,也许他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从古董到股票,道理也是一样的。大家崇尚巴菲特,他把可口可乐、吉列刀片捂了数十年,但老人家却是在每一次暴跌的时候建仓的,有点像我的老师买古董,价不低到矫枉过正不买,买了也不急着获利,终于捂成金娃娃;而炒家则像古玩店的老板,低价买高价卖,虽有赚头但也难免打眼;最冤的是追涨杀跌的散户们,有点像瓷碗的原主,地板价卖出去,天花板价又拿回来。

      经常说投资股票,好像没有几个人在做投资,即使如基金,只怕也不会拿几年的时间,既要为基民们赚钱,又要追求排行榜,还要应付赎回,做不好,再发新基金就困难;做好了,大笔的赎回又接踵而来,基金也是两下为难。所以,在投资的理念下面,还要博弈。

      如果说炒股票,更多看到的是股民反被股票炒了。为什么呢?不注意火候,火候不到不行,火候大了就糊了,这几年的结果还不说明问题?

      怎么才能赚钱呢?好像什么办法都赚不了钱,又好像什么办法都能赚钱。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像我老师玩古董那样玩股票,结果会好一些,至少不会赔得太惨吧。

      比如,我的老师有自己的职业,特级教师高三把关。不是专业玩家,所以心性在有意无意之间,欲望在赚与不赚之外。不孜孜以求,不念念不忘,不耿耿于怀。有机会就妙手偶得,信手拈来;没有机会也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干自己的事。"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此之谓也。

      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客观认识自己、认识市场。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以为离开了股民地球就不转了,您赔钱肯定难受,但您再难能比农民难?比下岗职工难?或者,比拿不到工资的民工难?也别拿证券市场太当回事,往大里说,有宏观经济,城市化,往小里说,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哪个最重要?证券市场再重要,能比人民币升值、三农问题、国际化接轨还重要?

      地心说愚蠢,为什么?因为人们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一切绕着您自个儿转,等到明白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还不定绕着谁转,人类就从蒙昧中渐渐走出来了。据调查,证券市场是两会最关心的问题,无非是在网上根据点击率调查,想想看,如果真做普查,四千万股民能多得过八亿农民?毕竟,怎么说小股民赚钱也只是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千万别以为一切都是围绕咱赚钱转的。

      多学习,少抱怨,毕竟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通过抱怨得来的。比如,我的老师既懂古玩,又能够厚道待人,运气来了,墙都挡不住。

      炒股先炒心,做事先做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