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走出融资泥沼 又一轮创业热潮兴起,又一轮投资热潮汹涌。是创业促进了投资,还是投资点燃了创业之火,两者谁先谁后的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业如何走向成功,如何引发资本的兴趣与追逐,重要的是投资如何找到对口的项目,如何通过项目实现资本的增值。
现在市场上流动的钱并不在少数,尤其是自2005年下半年兴起的创投与上市热潮,一方面从国外流入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与基金开始活跃起来。据中国市场投资数据研究机构ChinaVenture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案例96起,投资总金额达7.67亿美元。
但在投资活跃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一些比较让人不安的现象。近年来,我们参与运作了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融资项目,地跨北京、吉林、河北、四川、贵州、新疆等全国10多个省市,接触了不少融资机构和投资机构,但是更多地看到项目融资举步为艰,很多企业对融资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有钱好办事,自己没钱可以花别人的钱发展,恨的是花了不少冤枉钱,但是却只是花钱,而得不到发展需要的“弹药”。
就目前大多企业融资手段而言,融资方可以利用个人关系、政府关系、网上发布公告、参加投融资活动、委托第三方公司引入投资牵线搭桥等多种通路,取得与基金、风险投资机构的接洽。尽管融资渠道是开放的,很多融资机构也竭力使用多种多样的通路,以求与投资方建立合作关系,但是有一个瓶颈始终难以消除,除了发达地区可能利用人脉关系,能够直接接触一些投资机构,对于众多二线城市及大多中小企业而言,在获得投资机构信息、掌握投资风标及投资商偏好、取得跟投资者的面对面沟通与洽谈等方面遭遇到不少困难与障碍。
一般的项目投融资洽谈会或投资大会等活动,都是邀请一些投资机构负责人,对投资意向、要求、趋势等发表演讲,台下坐着几十、几百个融资人,演讲结束后,投资人就被若干融资人包围了,能够换上一张名片都比较困难,更不要说现场可以充分交流了。如果组织得好些,可以在会场搭建一些投资机构的展位,每次活动都会收到数十份,甚至上百份商业计划书,又有几个投资人愿意花大量时间看这些陌生人发来的白纸黑字。最大限度不过走马观花式地翻一遍,大多值得考察的项目,就这样丧失了一次洽谈的机会。也正因为这些原因,众多国内企业陷在融资泥沼中,难以自拔。 如何逃出泥沼,如何在融资上获得突围,业界通过多方观察与尝试,借鉴国外先进的会议模式,也出现了一些能够取得成效的活动与会议、沙龙。比如下面这三种形式值得中小企业主与项目融资人参考。
一是行业投融资会议
将某个行业的投资机构与资金需求者,组织在一起,因为都是一个行业的,感兴趣的东西相似,沟通起来会很快,投融资效果会更加明显,成功率也更高。
二是免费的企业家联谊会模式
这会议是采用定向邀请、灵活组织的形式,每次活动由一个企业赞助,活动形式可以是讲座、论坛、研讨会、午餐会、晚餐会、舞会等,根据实际需要,利用主办方人脉方面的资源,对于参与人员,采取提前准备名单,定向邀请,在活动现场,由主办方工作人员为投融资双方相互介绍,由于活动定位为商务交友的概念,所以反响也不错,不仅是投融资合作,还实现了其它诸如采购、代理、推广等商务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家联谊会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多方尝试。
三是嘉年华模式
嘉年华是一种新兴的投融资洽谈模式,属于项目融资的新途径。由海湾阿拉伯投资署主导推出的“商业领袖海上嘉年华”活动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2008年初,海湾阿拉伯投资署、美国中小企业商会等多家机构,联合组织推出了一项大型的投融资洽谈活动——2008中国商业领袖海上嘉年华。据主办方介绍,所谓投资,关键还是投给人,人与人之间必须要相互了解、信任。因此,几个具有投资机构背景的主办方包下了一艘意大利五星级邮轮,组织了几十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并按照投资机构与融资机构1:3的比例,再邀请200家融资机构,这样算来,一个融资机构可能和几十家投资机构认识、交流,而一个投资机构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上百个优质项目,并通过主办方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利用7天时间,在邮轮上相对封闭的环境广泛交朋友、交合作伙伴,这样的成功概率也会相当大。
同时,邮轮上汇集国内外资本、项目、企业家、投资家、各地政府部门主管以及形象代言人(由主办方组织的形象代言人大赛选出),除了资本合作,更涵盖了各种商务合作机会,也是拓展高端商务人脉的良好机会。在这样一个高端、休闲、娱乐的环境,七天的时间中,对于任何一个与会者而言,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或者意向性的投资者。
选择哪种融资通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同潜在投资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建立初步的意向性关系,实现双方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了解;而这种初步的接触与意向性的沟通、相互了解,又决定了能否将融资计划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