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家要有“第三种精神”:从容淡定 应对危机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2 9:15:42
    文章录入:网友(任我行)
  •  作者:曹海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如果说,在托马斯·弗里德曼“平的世界”中,全球化是产品和服务的全球供应链系统,企业家需要通过创新精神和领导力来促使自己在商业交往中更好发挥相对优势,那么,在当今“弯曲的世界”(戴维·斯密克语)中,企业家们被迫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而越是看不见前面的状况,他们就越需要一种能力——抵御危机甚至是化危为机的能力。笔者将其称之为企业家的“第三种精神”。

      事实上,中国经济、中国商界乃至中国企业家都因这“第三种精神”,而备受国际赞誉。前不久,被誉为“四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也将其目光转向了亚洲这个在危机中崛起的中流砥柱,并评选出“2009年亚太地区杰出商业领袖”——联想集团创始人及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日本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和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

      在路透社看来,“亚太地区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在2009年这百年不遇的危机中展现了超群的危机应对能力。借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空前经济刺激计划,以及企业领军人物的果敢和韬略,这些公司成功走出经济低迷、需求下滑等逆境”,很显然这也是基于对亚洲企业家“第三种精神”的认知和肯定。

      而柳传志等三位胜出者虽来自不同行业,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在2009年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在雷曼等百年老店纷纷倒下之时,他们反以自身强大的抗压能力,走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在笔者看来,这几个人共同的气质勾勒出了“第三种精神”的内涵,那就是从容淡定、应对危机。

      拿此次上榜的年轻中国企业家、杲?9岁的潘刚为例,曾有媒体形容其“温和从容而内心坚定”。 大家都知道,2004年底的高管风波将伊利推到了风口浪尖,潘刚临危受命,通过积极的危机处理、营销变革以及全面的精确化管理,使伊利重新走上了正轨。而2008年下半年的行业大地震,同样让伊利面临深重危机,潘刚再次扮演了“拯救者”角色,他打开大门,以“透明化”的诚挚和决心,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和监督,促使伊利在2009年实现大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危机,越能考验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更能考验其领导者的应变能力。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圣人之一的稻盛和夫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危机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竹子的竹节。如果一直很顺利,竹子就会很脆弱,但有了危机,有了那么多个竹节,企业就能抵御更大的危机。世界是弯的,远方不再有地平线,因此企业家们也需一改“平”的思维,以“养竹人”的心态来面对未来。(曹海军,清华大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