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注重科技创新的“金龙鱼”在2010年迎来丰收。日前从中国粮油学会了解到,在该学会组织评选的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评选中,“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评审专家的好评,荣获“一等奖”的殊荣。
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由国家科技部门授权中国粮油学会设立的一项评选活动,其评审委员会由数十位中国粮油行业专家组成,评选规则极为严苛,评选结果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誉为中国粮油行业的“诺贝尔奖”。
而让专家们感到欣慰的是,2009年是中国粮油科技大进步、大发展的一年,涌现出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粮油科研成果。尤其是“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项目获得一等奖,被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代表了中国大米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味、安全、环保的新模式
“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是由著名侨资企业益海嘉里集团历时四年、投资亿元精心打造的一个新型产业模式和技术系统。
金龙鱼大米相关负责人概括道,这个技术的核心,就是将大米的美味、安全和环保科技,融入到大米品种、产地、种植、加工、包装的每一个环节。整个项目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大米美味与安全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围绕大米“美味”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该项目首先采用优质品种、优质产区、优化种植技术、优价收购的“四优订单农业模式”,整个过程中都有专家指导和监督,从而打造出优质大米种植基地。然后,通过低温烘干、低温储藏、多级分碾、充气保鲜等技术,得到美味、安全的大米;
第二部分则试图通过发展稻壳发电、米糠榨油、稻壳灰、米蛋白提取等技术,解决节能、减排的难题。据测算:如果全国的稻壳用作燃料,可替代2000余万吨煤,不但可生产200亿度电,而且减少了燃煤发电带来的30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如果全国的1.93亿吨水稻加工产生的米糠用来榨油,可产220多万吨米糠油,等于增加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面积。
这种遵循国际先进稻米生产理念的创新产业模式,一上市就受到中国粮油协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引领我国稻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备受追捧的4、5、6
从2009年中秋节开始,一些敏感的消费者就发现,金龙鱼大米十分紧俏;而各地的经销商们不断追加的订货量,一时间令金龙鱼大米的生产气氛骤然紧张:北京供货告急,上海供货告急,深圳供货告急……金龙鱼大米在全国多数地区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断货现象。
尽管在市场上备受追捧,但金龙鱼大米却保持了异乎寻常的冷静。“我们宁可忍受断货带来的损失,也绝不急功近利向消费者提供低于品质要求的大米。”益海嘉里集团的一位负责人说。
这背后,则是金龙鱼对于大米品质近乎苛刻的要求。该产品对品质追求可概括为4、5、6三个阿拉伯数字。
“4”指的是四个优质大米品种。据介绍,在全国5400多个经审定的稻米品种中,金龙鱼大米精选4个,在传统粮食部门普遍多品种混收的背景下,金龙鱼坚持单品种收购、坚持单品种储藏,确保金龙鱼大米血统的珍稀纯正。
“5”是指五个优质产区。在全国43000多万亩水稻,金龙鱼大米只限定5个优质产区。在中国著名的大米产区,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建立金龙鱼大米种植基地,确保阳光、土壤、气候的得天独厚。
“6”是指每万颗大米粒中不完善粒不超过六颗。国标优质大米不完善粒每万颗不超过300颗,而金龙鱼大米出厂不允许超过6颗。金龙鱼通过潜心研究大米加工过程中的美味技术,并选择世界先进设备,以满足大米食味品质的苛刻要求。
而在整个的金龙鱼大米产业链中,涉及的创新点和质量控制点多达数十个,这三个阿拉伯数字仅仅是其中的代表。
产业报国的金龙鱼
2009年,金龙鱼大米正式上市,并取得成功。而这背后,则是益海嘉里集团研发团队长达四年的艰辛付出和不断尝试。
“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项目负责人还记得,当四年前金龙鱼筹备进入中国大米加工领域时,面临的是大米行业育种、种植、加工等各个环节互相分离、大米加工技术粗放落后、副产品循环利用率低的状况。
为此,该集团专门从国外聘请了洛克菲勒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做指导,投入亿元研发资金,四年磨一剑,终于打造出全新的“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
而作为这项技术的持有人,金龙鱼并没有单纯把这项技术视为自己的市场竞争利器。就在该项目投产之后,许多国内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专家和媒体纷纷来到佳木斯探访、考察、调研、学习,益海嘉里总是打开大门真诚接待,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益海嘉里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能够推动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为广大的中国人民带来利益,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产品、为农民增加收入、为粮食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带来利益,我们愿意跟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
(转载自《科技日报》)(本文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