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当行情各异 欧美也兴当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6 16:01: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陈玉堂)
  •   典当行业历史悠久,不光在我们国家,在欧美一些国家也有,并且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城市的典当行都有不同的“行情”。  

      俄罗斯:绝当处理惹官司

      典当在俄罗斯起源较晚。然而,几个世纪以来,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更换交替,俄罗斯始终没有中断典当业。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典当业在前苏联仍很兴旺。1987年,莫斯科共有8家典当行,均属国有官办性质。莫斯科人口约为900万,8家典当行显得远远不够。每天清晨,典当行门口就有当户排队等候。而这条长龙整日都不间断,许多人为了典当甚至要花上近一天的时间才能如愿。

      在排队典当的人当中,有些是受到命运打击而愁眉紧锁的不幸者,有些是为婚丧嫁娶而筹备资金的大忙人,还有衣着颇具特色、成群结伙来贷款的吉卜赛人,更有为了购买一小块园地、一辆汽车或为出国旅游而不惜把家中传世珍宝拿来换钱凑数的青年。总之,莫斯科的当户形形****,每天都那么多,这使典当行的生意异常火爆。然而,莫斯科的典当行也并非一帆风顺。最恼人的便是绝当物处理。

      尽管典当法规有言在先,当期届满时当物即由典当行变价受偿,但若真按规定处理一件绝当物却绝非易事。有的当户会跑来对典当行员工大喊大叫,甚至大哭大闹,声称:“当铺利用我们的不幸发大财……”他们想出种种理由来证明典当行的行为是非法的,故此典当行常要上法庭参与诉讼,被搞得焦头烂额。据统计,每家典当行每个月都要打上百件官司。

      另外,典当行处理死当物通常是送往寄卖商店,即采取变卖方式而非拍卖方式。但对方往往挑三拣四,不愿意代售,或提出价格分成方面的苛刻条件。致使典当行处理当物得不偿失。

      美国:名人典当天价物件琳琅满目

      美国典当业的重新崛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此期间,美国典当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典当业,不论是其典当行数量、市场容量、发展战略,还是管理方式、营销手段、经营效益,都令世界各国的典当业望尘莫及。

      住在比佛利山庄的都是身着华服盛装、生活优裕奢侈、浑身珠光宝气、出门享受轿车代步的社会名流,但他们也会因一时手头拮据又不想求人告贷而走进典当行。于是乎,典当行里的劳斯莱斯轿车、直升机、皮衣、水晶、艺术品等总是琳琅满目。还有众多影星们梦寐以求的奥斯卡金像奖奖杯,亦曾沦落在典当行的货架上。对此,典当行的老板不无得意地说:“你在这里找不到破烂不堪的东西。来这里的都是制片人、导演、演员、不动产大亨、遗产或王位继承人,他们一时资金周转不灵,所以才把东西典当在此。”一次,一位制片人在制作两部影片的过渡期间,因办宴会急需一笔款子,于是把自己车龄才一年的保时捷敞篷车典当在典当行里借贷,4个月后才赎回去。另有一位老牌电影明星也曾因银行存款偶开“天窗”,便迫不得已用自己心爱的奥斯卡金像奖奖杯典当了5万美元的现金应急。

      英国:周一周二典当周五周六赎当

      英国堪称是西方典当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英国典当行出现的时间,可上溯到欧洲中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典当业经历了一个由发展高峰走向整体衰退的过程。1928年,仅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一处,即有典当行238家。一段时间英国每家典当行平均每周的典当交易在2000-3000笔之间,为此相关法规曾要求每周一周二典当,周五周六赎当,而且每逢周六许多典当行都要开门营业到半夜才能打烊。通常当户人流如潮,典当行门前车水马龙。

    然而好景不长。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各家典当行的生意十分萧条,典当交易次数大幅度减少,典当交易额随之下降。许多典当行被迫倒闭,典当业步履维艰。

      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典当业才开始恢复元气,重新振兴起来。人们需要钱去赚钱,使得去典当行通过典当方式融资的客户逐渐增多,典当行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充当“穷人的银行”的角色,而一举成为社会各界的合理借贷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