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金融不是套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6 16:45: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ddd)
  •   车市低迷,厂家和经销商绞尽脑汁提振车市。6月份以来,各大汽车厂家旗下汽车金融机构力推出系列汽车金融产品,即是重要手法。

      江湖传言,国外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内开展业务,是给国内经销商下了一个“套”。“套”之含义有三层,一是经销商和消费者向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比银行还高,二是经销商和消费者贷款都有足够的资产抵押,汽车金融公司无风险,三是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成了厂家向经销商压库的最好理由———只要经销商的融资账户有钱,厂家就会不顾需求地向经销商压货。

      但笔者认为,“套”论总体上是偏颇的。

      首先,从贷款利率的对比来看,汽车金融公司发放贷款利率只能在央行公布法定利率基础上最高上浮不得超过30%、最多下调不得超过10%,不少经销商从汽车金融机构融资的利率确实要高过商业银行。但从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的“操作成本”反而要低,因为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手续更简单、程序更透明,基本不需向银行贷款而产生“灰色支付”。

      其次,汽车金融公司“零风险”正是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学习之处。在成熟的汽车市场,借助汽车金融实现的汽车销售可以占到60%甚至80%以上。但在国内,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平均下来连5%都不到。某种程度上,正是汽车金融业不发达之表现。汽车金融业务在国内1998年启动,2003年时因糟糕的担保和信用状况导致的累计呆账、坏账,使得央行不得不出手叫停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直到去年底,我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呆账、坏账还超1000亿,其中国有四大银行占了呆坏账总额的81%以上,车贷呆账、坏账已占到贷款总额的五成以上。
      
      再次,汽车厂家利用汽车金融公司融资向经销商压库,虽然有导致双方关系紧张的嫌疑,但这也正说明,厂家与经销商之间建立相互理解、互动双赢的关系,对推动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性。显然,一旦连汽车金融机构和经销商环节的关系都理不顺,经销商对汽车金融产品都不感兴趣,汽车金融又怎能起到汽车市场发展助推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