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郑应辉:毕业一年点“格”成金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9:17: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ZXDK008) -
去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郑应辉创办了省会首家“格子铺”—百宝格。一年来,“格子铺”在他的努力经营下生意红火。
走进位于省会建设大街繁华商业区的“百宝格”时,200多个不同尺寸的格子和琳琅满目的货品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只需每个月花上数十到数百元租金,置上货品,就可以自己当老板了。
去年才从河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郑应辉,如今已经营这家“格子铺”一年了。“格子铺”现有4位员工,生意很红火。
“过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了,我打算在省会再开一家分店。我还和朋友商量着从一些大家还未涉足或刚起步的新兴行业中寻找机会,继续创业。”小郑告诉笔者,将“格子铺”产业化是他的理想。
当然,以后究竟会发展成什么,他无法预想,但人生难得几回搏,这至少将是年轻的自己一次宝贵的摸索和激情创业的经历。
创业盯上“新鲜”行业
“我本想创立内地第一家‘格子铺’。”3月5日,一番交流之后,踏实低调的小郑向笔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
刚上大学时,小郑就给自己的未来设定了两条路:一是就业,二是创业。大学四年,他也始终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认真学习之余努力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
在小郑看来,随着市场环境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参与传统行业对于经验缺乏的大学生来说优势不多,而涉足新兴行业,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头脑灵活、信息灵敏的特点,也有利于减少竞争。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那些“新鲜”的行业。
2007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家在福建的他从朋友那儿听说在香港出现了“格子铺”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在一番关注和了解后,他想成为内地首个吃“螃蟹”的人。不过,因为准备考研,这个“第一”的创业梦想不得不搁置。2007年底,有了空闲的小郑重新拾起“格子铺”的梦。当他了解到“格子铺”在省会还是一个空白时,非常兴奋,赶紧着手创办。
经过前期市场调查估算,在省会繁华地段租赁门脸,包括店面装修、人员开支等等,前期投入至少需要十几万,对于一个还没有迈出校门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入。那年寒假,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经过几次恳谈,父亲同意为他前期投资一部分;而他自己在这个寒假除了睡觉、吃饭外,一刻也没闲着,考察了福州市所有的“格子铺”。
“本来以为自己准备充分了,可真正做起来比想象中难许多。”小郑说,从最初的选址、盘店铺,再到装修、跑手续,令他筋疲力尽。因为没有经验,店铺装修的时候也多花了不少钱。
第一个吃“螃蟹”尝甜头
“从事这些新兴行业,前期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否则很难产生效益。”小郑说,那段日子,他尝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苦。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四处找商户洽谈业务,向他们一遍遍地介绍他的“格子铺”,还在省会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发放自制的宣传单。因当时省城对“格子铺”知之甚少,再加上店铺还未装修成形,他在http://zt.wineast.com/' class='aw' target='_blank'>招商过程中经常碰壁。
不过,很快,他就尝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甜头。2008年3月,他的“格子铺”正式开张了。由于这是省会第一家“格子铺”,经营形式本身很新颖,再加上他作为在校生创业的背景,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给他做了不少“免费宣传”。
小郑告诉笔者,开张第一周来咨询的人多,租格子的少,出租率不到一半,一周以后,来租格子的人越来越多,两三个星期以后出租率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据了解,在目前的“格主”中,大概60%是附近的上班族,30%是网上开店的店主,10%是在校大学生。
保持头脑清醒稳中取胜
“百分之三四十的‘格主’从开业到现在一直在租我店的格子,即使出租淡季,格子的出租率也能达到百分之七十多。”自去年六七月起,省城“格子铺”一下子冒出了十几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能保持这样的业绩,小郑比较满意。
“‘百宝格’与‘格主’间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对‘格主’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此,小郑认识得很清醒。作为店主,他不是收了“格主”的租金就完事,而是用心熟悉每样商品的用途、功效和使用说明等,努力地把所有商品当成自己的商品来销售,让‘格主’对店铺更有信心。
开张初期,有“格主”想出售刀具等军工产品,考虑到其商品本身不太符合“百宝格”的风格和定位,当时虽还有格子未出租完,但小郑还是拒绝了。
看到一家“格主”卖的动漫模型定价比商场便宜一两百元钱,但还没有销路时,小郑对此进行了分析:不爱好模型的人认识不到其价值,爱好模型的人又往往会到专业的模型店里去购买。于是他建议“格主”换至模型店比较集中的地段租格销售。
石家庄每开一家“格子铺”,小郑都会去看看,了解商品价格、装修风格、商品定位……
直到现在,小郑还庆幸自己在创业过程中一直清醒地把持着“做好一家再开下一家”的经营思路,没有头脑发热。在店铺开张一个月后,还不断有人前来租“格子”,而当时已拿到的出租费用,再开一家规模较小、位置较偏的“格子铺”也足够。开还是不开?反复掂量之后,小郑决定坚持前期创业规划,暂时不能盲目扩张,要稳中取胜。而后来的经历也证明当时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希望能“抱团创业”
“一个人创业,想法有限,资金有限。希望想要创业的大学生能在在校期间就组建起自己的创业团队。”小郑希望通过笔者向大学生们提个醒。
早在创业初期,筹资困难、创业艰难,小郑就深刻体悟到了这一点。如果由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创业,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还可以多方筹措资金,聚集更多的好点子。
现在,他一直在积极地寻求创业伙伴,一起把“格子铺”做好做大,或者开发一些新的创业项目。
听说在郑州,“格子铺”店主间结成了互助联盟,不仅能够实现资源互通,还可以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益,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小郑也在此方面做过一些努力。不过,由于多方面原因,最终未能成功。
“如果有正在创业或想要创业的团队需要我这样一个人,或者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创业的,我愿意和他们一起合作。”小郑希望能再借媒体“招”来合作伙伴。
· 苏锦章:一个快乐的武汉猪倌
· 王传福:成就创业的神话
· 汪大斌:投资千万做“豆腐老大”
· 步阳安全门徐步云:渠道为王
· 谢台春:过去30多年来动漫行业最传奇的创业者
· 陈宇:做化工业的“网上桥梁”
· 卢红梅:绝境中拼出百万身家
· My8848资本导演创业轮回
· 被“炒鱿鱼”的穷小子 成长牛仔裤大王
· 刘大锋:靠一根网线将粉笔行销全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