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乐”大亨“钓”出千万身家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18: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娇爱杰220) -
姓名:高佳泉
年龄:46岁
籍贯:孝感
职务:湖北钓鱼王集团董事长
记者 江身军 通讯员 范良文
……………………………………
10月31日,武汉首次大规模企业家钓鱼联谊赛在黄陂举行。这个由省侨联、市侨联、市工商联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比赛,吸引了武汉百余名侨资侨属企业、台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老总前来参赛。
这场比赛的主赞助商,就是湖北钓鱼王集团董事长高佳泉。17年前,高佳泉还是一位酷爱钓鱼的民办教师,在兴趣的指引下投身钓鱼产业,如今他拥有了中国钓鱼界响当当的品牌“钓鱼王”,企业规模至少是千万元级,了解他的人都说,他的成功,与他创业途中的勇敢又灵活的独特“钓法”难以分开。
1995年,国家实行双休,高佳泉发现周末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了,自己又素喜钓鱼,就琢磨起了钓鱼饵料的开发,要知道鱼饵是渔具类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容量最大,最有搞头。
高佳泉于是借高利贷,投资五六十万元,买回简易炒锅、粉碎机等设备,成立了一家手工作坊,希望开发出比蚯蚓更干净卫生的饵料。很快,他研发出两种专业钓鱼饵料——氧气聚鱼窝和麝香米。产品香味浓烈,鱼饵下水变成一小团雾化开来,仅留一丝悬在钩上,能快速引诱鱼群前来咬钩。
但是,这种雾化鱼饵发源于台湾,不光武汉,就连发达城市都很少有,当时人们多习惯于用蚯蚓等钓鱼,新产品面市后销售情况十分糟糕。不光借来的30万全亏光了,还欠着银行30多万。重压之下,他只能暂停一年生意。
1997年,不忍放弃的高佳泉认定新饵料必将有可观前景,他顶住重重压力,再度向私人借了几十万元高利贷,还到央视体育频道打起了广告,并将产品快速铺向全国市场。
渔具行业当时多是小作坊,区区小鱼饵,竟敢上央视,这在行业内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麝香米”脱颖而出。当年年末,高佳泉盘点收入,喜不自禁,将原先的亏损全部填平,还净赚几十万元。
敢赔:现金买回滞销货
正在他得意之时,经销商纷纷打来电话发牢骚:“麝香米”狂卖,而另一款氧气聚鱼窝,却买者寥寥,货物全部积压。货是现款卖出的,按理高佳泉可以不管,但此时他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公开在媒体上宣称:因产品质量不成熟,全国经销商手中所有“氧气聚鱼窝”积压产品,公司全部负责现金回收。
此举在亲友中引起强烈争议,问他是不是疯了。高佳泉全不理会,忙着回收积压品。结果不仅将赚的几十万全部赔光,又背上了几十万的“巨债”。
在高佳泉眼中,作为生意人,负债并不可怕,怕的是丢了信誉。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很快,“钓鱼王”的知名度在全国钓鱼界传开了。有了这笔无形资产,生意不好都难。
敢变:为经销商洗脑
在高佳泉的带领下,安陆钓鱼王渔具有限公司很快从一个作坊式小厂发展成当地知名企业。有感于当时国内渔具类产品大多是家庭作坊运作模式,他将主要产品按现代工业生产方向,进行品牌化改造。
2006年,高佳泉在汉招聘近200人,在黄陂区盘龙城成立两家公司,组建钓鱼王集团。去年,他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50多亩的工业园在安陆投产。
投入巨资做小玩意,高佳泉认为没有丝毫风险。他的把握在于完善的销售渠道。现在,钓鱼王在全国有56家省代理商、1200余家直销会员店,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营销服务网络。
冬天寒风来袭,是钓鱼的淡季,却是钓鱼王全国代理商集中培训的好季节,这个传统已保持好几年。一个重庆万县的陈老板,以前生意平平,来汉参加学习班后,结果回去生意成倍增长,后来他每年铁定来上课。高佳泉透露,自己传授的秘诀可归结为一句话:将从前的做生意开店牟利赚钱,转变成“为钓鱼的人服务”。思路改变,视野就开阔了。陈老板原先只呆在店里卖产品,回重庆后,走出店门,成立钓鱼俱乐部,培训钓鱼技术,并经常组织联谊竞技活动,生意风生水起,很快成为当地最牛的商家。
· 高燃:网络新贵痛并快乐着
· 赵本山创业致富故事个人资产超7亿
· i-baby召开全球峰会 谋全球化之路
· 王斌:靠一个“分类建议”创业(图)
· 沈润生:网上卖蚕豆的创富之路
· 被忽视的市场捞回6000万
· 农家女进城闯荡挣得千万资产
· 养猪大王刘显合传奇创业路
· 俞敏洪:“留学教父”的成长代价
· 八条小鱼 敢卖一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