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世平:泥鳅店跟风者跟出自家特色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19: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dfjhkjhgfgds) -
人物档案:
姓名:徐世平
职务:小丫耙泥鳅店老板
年龄:47岁
籍贯:吉林
经营信念:盯着市场需求开展经营
在武汉餐饮界,一直存在着跟风现象,一旦哪家店的新品大受欢迎,就会引来跟风者蜂拥,不过多数人因缺少核心技术,难以持久经营。
而徐世平和他的耙泥鳅火锅却是一个特例,2006年,从成都传入(武汉晨报2006年9月13日曾予以报道)的耙泥鳅火锅在汉流行后,很快引来数十家店跟风,徐世平也是其中之一。三年多过去了,那批耙泥鳅火锅店已全部倒下,而徐世平的小丫耙泥鳅不仅存活下来,还开出了分店。
2005年,在汇源集团任职的徐世平到成都参加糖酒会,当地的耙泥鳅火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满街都是耙泥鳅火锅店,不仅味道好,而且据称还有保健功能。”
正巧下半年,徐世平被朋友挖角跳槽后发展不顺,已在武汉安家的他想到将耙泥鳅火锅引进武汉。岂料此时在曾实记、雷记两大品牌的引领下,耙泥鳅火锅已风靡江城,出现20多家店面,他已是这行的后来者,指望借泥鳅火锅的新鲜劲在江城一炮走红的可能性已十分渺茫。
为防范跟风风险,徐世平在菜市场、市民和餐馆开展市场调查,发现不少武汉市民对泥鳅的滋补性有较强的认知度,市场需求量较大,且当时泥鳅火锅店多集中在汉口和武昌,汉阳则少有分店。徐世平由此构思出“设点汉阳,以滋补为特色”的经营思路,寄望“剑走偏锋,出奇制胜”。
2006年9月,徐世平从成都学来技术后,在汉阳桃花岛开了一家400多平方米的“小丫耙泥鳅”,在别人一个劲宣传成都麻辣风味,物美价廉时,徐世平打出了“滋补养生”牌,借着耙泥鳅在汉的红火势头,新店一开张,经营便十分稳定,日销售额在4000元以上,顺利走过新店三个月存活期。
创药膳特色
做牢泥鳅火锅市场
尽管经营上了正轨,但徐世平仍然感到危机重重:武汉耙泥鳅火锅店越开越多,产品雷同度高,自己又错失市场先机,一旦市场降温,该如何生存?
仔细琢磨后,徐世平发现,尽管中医认为泥鳅有很强的保健功能,但餐馆在制作时,仍注重其传统川味火锅的口味,能不能在泥鳅的保健功能上做文章,将其开发为一道药膳,寻找新的卖点呢?
经过多方打听,徐世平找到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的一位药膳专家,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对方终于答应帮他开发药膳泥鳅火锅。在专家的指导下,徐世平在泥鳅火锅中加入30多味中药材,进行反复的实验,仅实验材料就花费了两三万块钱,终于将火锅的配方固定下来。
尽管加入中药材后,泥鳅火锅的色泽比以往要差些,但由于有了“药膳”这一卖点,加上口味没有大变化,药膳泥鳅很快被食客所接受。为了保证出品的稳定性,他在选材料时,全部选用肉较多的黄泥鳅,药材也直接从安徽亳州药材基地进购。
正如徐世平所料,不过半年光景,泥鳅火锅便开始在汉降温,不少泥鳅火锅店或关门、或转向,包括最早进入的曾实记、雷记,而由于有了药膳这一卖点,小丫耙泥鳅则稳稳地守住了市场,经营额以每年30-40%的规模增长。
顺势扩张
将跟风特色进行到底
今年6月,小丫耙泥鳅在汉口北湖开出新店,徐世平调查发现,这一带上班族较多,因此他没有照搬汉阳店的模式,除了泥鳅火锅,还在店内增加了90多道特色家常菜。
为了寻找新菜品,徐世平常年到全国各地餐馆考察,一旦发现好的菜品,他便会大胆“跟风”,加以改良后引进店内,例如鱼杂火锅、山珍煲老鸭、跷脚牛肉等,眼下都成为店内最受欢迎的菜品。
细心的徐世平还发现,也常有人到自己店里来“偷师”,对此,他毫不介意,“火锅所用中药材全部被磨成粉末,就连店内厨房都难以掌握配方,别人要‘偷’也偷不走。”
武汉市餐饮协会办公室主任李旺林表示,作为餐饮跟风者,徐世平没有陷入跟风怪圈的困扰,主要是因为其早有风险意识,在跟风的同时又走了一条差异化的路线,“虽是跟风却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市场风向转变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从2000到2000万的创业传奇
· 阿迪·达斯勒:从面包房学徒到鞋业巨子
· 打工崽高军:从蔬菜配送员到千万富翁
· 卖藕20年,李中好酝酿二次飞跃
· 如果你有创业的冲动,试一下吧!
· 小胜靠智慧,大胜要靠德
· 陈昌敏: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家的飞跃
· 曾14岁上大学的“才女”郗慧林创商业奇迹
· 唐伟:从洗碗工到华尔街翘楚
· 我国首批形象设计师将在汉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