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人张全顺: 欧洲买菜籽武汉种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21: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bigbigwatchb) -
人物档案
姓名:张全顺
年龄:43岁
籍贯:黄陂
职务:武汉能顺农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创业格言:玩的就是潮流
明明是茄子,却长得如同鸡蛋,闻着还带牛奶香;好好的一个瓜,吃前还要用手拍打一番,再切开后瓜瓤已变成一根根牙签粗细的瓜丝。昨日,记者在黄陂张家院子农庄的菜地里,看到这些来自瑞士、丹麦等国的奇异果蔬。
为了这个“奇异”农庄,庄主张全顺已投入50万元,包括从瑞士选种,他计划用三年时间将这些果蔬摆上武汉老百姓餐桌。
张全顺是黄陂当地人,但是他在黄陂建农庄,却是由当地工商部门按“能人”引进的。张于2007年在当地注册成立“武汉能顺农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新型农业种植产业,一期规划126亩,前期试播种12亩,并配套建成餐饮、住宿及农家乐等项目。
张全顺很早就下了海,上世纪90年代初期倒卖服装、跑货运、开旅行社,一路摸爬滚打成了千万富翁。2006年3月,张全顺回黄陂老家看望叔叔时,发现老家还和20多年前一样,用水桶到堰塘里挑水吃,同行的横店工商所所长刘伟也在旁“敲打”着他,“树高千丈也要落叶归根,你现在有能力了还是尽量帮帮老乡们。”
张全顺决定回家务农,“能顺农业”就此成立。“见过大世面”的张全顺接受不了传统农业亩产几百元的收入。他寻思着能赚大钱的农业项目,恰巧一个远在瑞士的朋友给他寄来一张当地农村风景的明信片,“不知道在国内种外国菜赚不赚钱?”瑞士那个朋友力邀他实地考察。
就这样,张全顺前后花了几万元从瑞士带回一批当地特有的农作物种子,又通过农业部门采购到一批丹麦、瑞典等地菜种。拿着这批菜籽,张全顺很快批到120亩试验基地。
首批试种因气候、细菌感染、虫害等原因死了个精光。张吸取教训,邀请了华农及部分农产企业专家帮他会诊,经过多轮试验,张全顺用空调大棚、翻土杀菌等办法,一一解决外国果蔬水土不服问题。
去年秋天,果蔬基地第一批作物成功挂果,大喜过望的张全顺马上将第一期开垦的12亩土地全部种上外国菜种。
2008年,张全顺在基地旁建起餐馆及宾馆,起名“张家院子”,“我想先以农家乐为平台,在店内推这些外国菜,再吸引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创业,做大这个产业。”
虽然农庄已实现赢利,但看着菜单上动辄好几十上百元的菜名,张全顺心里清楚:这不是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按专家规划,这些洋菜要达到商业化种植水平,至少需要1000亩农田的种植面积。
“曾经有酒店想买断我的果蔬专营权,价格由我定。”张全顺说,但他拒绝了,“如果只供应一两家酒店,我现有十多亩地就够了,这不是我的初衷。”张全顺是想发动全村人都种这些外国蔬菜,让老乡们都有钱赚。
现在,张全顺想的是吸引有实力的企业与他一同开发,“如果资金到位,三年内我就能让牛奶蛋茄这些外国菜摆上老百姓的餐桌,不过这需要几千万上亿的投入,这不是我一个人玩得转的。”说完,张全顺又跑进被太阳晒得发烫的菜地里,摆弄着他心爱的外国菜。
目前,这些产品还未大面积播种,产品零售价格每斤约在10~40元之间。张说,一旦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的商业运作水平,产值将达亿元,牛奶蛋茄每斤也有望降到10元以下,就容易端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了。他估计,要达到千亩水平,尚需7000多万元投资,他希望有人与他合作经营。
· 张近东:15年狂赚25亿的财富传奇
· 重庆麻辣烫 小本创出大财富
· “只此一件”小本日韩服饰店创富
· “藏药女王”雷菊芳的创业人生
· 中国企业走出去:把握时机
· 刘虹标:赚钱比追钱快
· 三张定餐单拼出一份财富
· 张玉珊:用美丽创造出财富
· 程林利:粗糙大手打动评审专家
· 味千拉面潘慰:一碗拉面“做”出的创富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