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岗工人祝焱军做成千万产业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31: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冰封) -
(楚天都市报) (记者卢成汉 王正旺)下岗14年来,拄着双拐的祝焱军,把起步时的5000元,盘成了1000万元。11月1日,他对“经典湖北”采访团的记者说,是当初的国企改革和市场放开,给了他成功的机遇。
祝焱军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行走,但好强的他坚持读完高中,又自修了大专。1994年,黄石国企改革在争议中向产权制度发起冲击。祝焱军回忆:“那时大量工人下岗,我这样的身体条件,不可能保得了饭碗,得自己去创业。”
时年33岁的祝焱军和妻子开办了一家废品回收站,头月便赢利1000元,相当于他在国企9个月的工资。这一下,在下岗职工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过去的同事来找祝焱军谋“饭碗”,他觉得生意越来越好了,便请了3名下岗职工。
意想不到的困难却接连而来,他收购的废钢卖到黄石一些国企,却拿不到现钱,只能抵给他一些钢锭。这意味着他必须卖掉钢锭,才能变成现钱。
为了变现,祝焱军拖着残疾的双腿,跑广东和山东,别人需要异型钢模具,他立马回黄石请人赶制,很快便全部售出。祝焱军渐渐明白,“饭碗就在市场上”。
1996年,祝焱军不满足卖钢锭,混个肚儿圆。“我就想自己加工和销售。”这一年,他租赁了400多平方米的厂房,请了25名下岗职工(其中残疾职工12人),开始根据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将收购的废钢,炼成特种钢模具。当年创产值670万元,利税30余万元。人均年工资突破一万元,令人刮目相看。
小步快跑了几年,钢铁市场风云骤变。一些规模较小,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的小钢铁厂面临倒闭,祝焱军和他请的下岗职工们面临“饭碗”不保的境地。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2001年,黄石国企改革完毕后,在花湖地区开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泛吸纳高新技术企业和有市场潜力的企业进入园区。“我感到,这是黄石开放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拐点,也是我们企业生死存亡的一个拐点。”祝焱军打算购置土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竞争力。不久,他以每亩5万元的价格,买了11亩土地的使用权。“市场经济,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效益的最大化”。祝焱军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让他下定了做大做强企业的信心。
2004年,他投资100多万元,上了一个锻造车间,将生产规模扩大,并聘请了退休的国家级专家作为技术指导,生产的14种特种钢模具,在市场供不应求,企业更名为黄石康源特钢有限公司。
目前,祝焱军的“饭碗”越做越大:厂房达4000平方米,在上海还有一个销售窗口。企业资产由创办之初的5000元,发展到1000万元。企业安置了110多名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就业。
> 相关专题:
· 图书行业闯出自己一片天
· 创业板富豪辛酸史:王忠军送过外卖
· 李建明 创业十个年头停不下!
· 张少斌:1万元盘成5000万
· 蒙牛创业史
· 高燃:把握机遇 身家过亿
· 她要做“保姆皇后”
· 毕强:“江湖大佬”全靠样板工程造
· 张远胜:土特产需要多渠道销售
· 盲人何幼定:白手起家成“蘑菇大王”
· 图书行业闯出自己一片天
· 创业板富豪辛酸史:王忠军送过外卖
· 李建明 创业十个年头停不下!
· 张少斌:1万元盘成5000万
· 蒙牛创业史
· 高燃:把握机遇 身家过亿
· 她要做“保姆皇后”
· 毕强:“江湖大佬”全靠样板工程造
· 张远胜:土特产需要多渠道销售
· 盲人何幼定:白手起家成“蘑菇大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