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起纲:杭州到香港的商业冒险之旅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31: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tw667788) -
徐起纲是一个绅士。
约好上午10点见面,他准点坐在望湖宾馆的会客厅里,抽一根烟,喝一杯冰红茶。
徐起纲把望湖宾馆当成自己在杭州的家,一年有200天的时间待在这里。服务员们亲切地叫他“徐叔”,给他呈上他爱吃的西瓜。
望湖宾馆的七楼,西湖山水如一幅秀美的画卷在眼前展开。在这里,记者和香港杭州同乡会会长徐起纲聊了3个多小时。这位73岁的古稀老人,一头银发,精神矍铄,用苏州腔调的杭州话,讲述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40多岁,徐起纲怀揣着30多元港币从杭州到香港创业。在香港这个商业世界里摸爬滚打了30年,生意涉及各个行业,做遍了大半个世界。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如今名下拥有五家香港公司的徐起纲,常驻在西湖边,专心做好香港杭州同乡会的工作。
人生,画了一个圆。西湖水和记者一样,静静地聆听这个归来游子的故事。
杭州的物理老师到香港“跑街”
徐起纲的个人命运和时代紧紧相连。
他出生在战乱年代,父亲是国民党政府的高级官员,年幼时颠沛流离,在武汉、香港、重庆都生活过。武汉大学毕业后,徐起纲一直在内地任教。1963年,27岁的徐起纲为了照顾年迈的祖父母,调到杭州工作,在前进中学担任物理教师。
“浙江大学原来的校长潘云鹤是我那时候的学生。”徐起纲自豪地说。
这一待就是十多年,祖父母先后去世,这时国家政策已逐步放开,不惑之年的徐起纲便于1976年再次跨过罗湖桥,与在香港定居的父母亲团聚。
受当时政策的限制,他只带了30多元港币去香港,要在这充满竞争和商机的地方立足生存并不容易。他先是住在父母家里,每天“打地铺”。将家人接到香港后,就只得自己租房子,四口之家住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
刚开始,习惯了在内地“吃大锅饭”的徐起纲,到了繁华发达的香港手足无措。后来在父亲的介绍下,他在一家股票经纪行谋到了一份“跑街”的职业。“我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股票,跑街比较简单,但也很辛苦,每天风雨无阻到香港的金融中心中环附近,帮企业办理买卖股票的手续。”徐起纲回忆说。
干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杭州的物理老师开始慢慢熟悉香港商业社会的运作模式,他开始摩拳擦掌。
每天爬上火车去深圳卖建材
1978年,香港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里,徐起纲终于谋得了自己的一个位置。他和几个朋友合伙做纺织品进出口生意,利用当时香港特殊的桥梁地位在外商和内地之间赚取差价。
在香港经商是徐起纲的幸运,这个国际自由港给了他最大的发挥空间。“在香港是这样的,你有多大的能力你就做多少的事情。注册的公司没有经营范围限制,只要不犯法,想做什么都可以。税收只有一种企业所得税,而且如果你的企业是亏本的,政府就不收税。”徐起纲说。
香港是个资源贫乏的港口城市,要发展必须依托内地。上世纪80年代末,深圳这个只有3000人的小渔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闻到春天气息的徐起纲又做起了建材进出口生意。
那时的深圳就是一个尘土飞扬的大工地,到处都在开工,急需大量的建筑材料。徐起纲每天从九龙坐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到深圳去做生意。“那时的火车没有门,要爬上去的。车里没有服务员,只有可以活动的木条椅,就像以前西湖边的木椅子。”徐起纲比划着木条椅的样子。
“爬火车”的日子过了3年。那时在深圳,都需要步行,好在深圳那时候也不大。“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浆”,每次从这个“大工地”回来,他都要从头到脚洗一遍。
这样的辛苦创业,徐起纲终于在香港站稳了脚跟。
后半夜被关在捷克斯洛伐克
徐起纲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代的机遇抓住了就是商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徐起纲都想尝试一下,经商之旅于他更像是探险之旅。
上世纪90年代,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开始风靡世界。徐起纲瞅准机会,在东欧、俄罗斯等地做纺织品等中国产品的出口生意,还为此在欧洲住了6年。
那时候的俄罗斯动荡不已,徐起纲给记者讲了个笑话:“我那时在俄罗斯街头,看到一个穿制服的男人挎着一枝******、配着一枝****。我连连说俄罗斯的警察好威风啊。别人说,那是酒店的保安。”徐起纲轻描淡写,但当时经商其实冒着生命危险。
在动乱的国家做生意赚的是“杀头钱”,在这里经商的中国人大多是“胆大包天”的温州人,香港来的很少。徐起纲却敢于“深入虎穴”,1993年,他和海南省政府合作一个项目,带着10多人的海南考察团到俄罗斯去。一行人从捷克坐火车出发,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后半夜来了4拨检查的人。最后一拨人说了一通他们听不懂的外国话,就把他们赶下火车,关到一个小房子里。
黑不隆冬的房子,连张椅子都没有,一群人胆战心惊地待到天亮。第二天早上,终于坐上了火车。但大家上车一看,傻了眼,方向不对,是回捷克的火车。捷克斯洛伐克边防人员的理由是他们没有签证,而实际上考察团持有的是公务护照,不需要签证。
这样担惊受怕的事情那时经常发生。如今名下拥有五家公司的徐起纲说起来,却是云淡风轻。
为香港和杭州搭起沟通的桥梁
财富对于古稀之年的徐起纲来说,已如过眼云烟。如今,他在香港的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他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香港杭州同乡会上。一年的大多数时间,徐起纲都待在杭州。
香港杭州同乡会已有34年的历史,从10多个会员发展到目前的1000多个。徐起纲是同乡会的第四届会长,由于众望所归,这一当就是20多年,成了任期最长的会长。香港杭州同乡会是非赢利的民间组织,会员每人交纳50元的象征性会费,活动费主要靠同乡会的几位企业负责人捐款。这样“不来钱”的差事,徐起纲仍然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在香港和杭州之间飞来飞去。
徐起纲说:“香港和杭州在理念、市场很多方面都可以互补。香港的经济正在转型,目前到内地来投资的香港人很多,但对杭州的投资环境不熟悉,我们同乡会可以牵线搭桥。”
乡音未改的徐起纲在杭州有多项投资,在桐庐兴建的杭州晖创综合性项目集商贸、酒店、文化设施和房地产等为一体,总投资为3000万美金;在杭州黄龙商务区投资1亿多元建筑聚龙大厦。目前,香港杭州同乡会会员投资家乡的范围涉及纺织服装、化工、印染、玻璃、手表、花木交易市场、建筑、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采访一直到下午1点多。中午吃饭,徐起纲点了乳鸽盅和蒸鲳鱼。饭前先喝了汤,他说:“我不太习惯吃杭州菜了,在香港可以吃到很新鲜的鲳鱼。”他牙不好,香港的牙医说彻底治愈要6个月的时间,他坚持到香港看病,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就一直拖着,吃很软的米饭。
今年,徐起纲受邀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百年奥运的盛况让半生漂泊的徐起纲很激动。他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每天都在变化,但是建设法治社会和商业文明,还有一段路要走。而我们会尽力促进香港和杭州两地的繁荣。”
创业感言:
对事对人都要真诚,做企业肯定要付出代价,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是也会有收获。在一个地方赚了钱,就要回报这个地方。
他人眼:
杭州香江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香港杭州同乡会副会长姚达:徐会长很有长者风范,办事民主、宽容,在同乡会内很有号召力,得到大家的拥护。同乡会其实没有经济利益,甚至要付出经济成本,但是徐会长还是为此来回奔波,这需要奉献精神和公益心。做生意就是做人,徐会长平易近人,自然会和气生财。
> 相关专题:
· 曾勇:开启“中国式”财富之门
· 李传法埃及创业记
· 海归老板——苏德涛的鸭脖传奇
· 杨国强创富经:18岁以前没穿过鞋
· “气球王子”的创业三部曲
· 武汉女孩倒腾澳洲化妆品
· 陈兆强 武汉成就了我的床垫事业
· 柳传志的文化复兴之路
· 严琦 田螺姑娘变餐饮国母
· 陆正耀:打造汽车服务业的“沃尔玛”
· 曾勇:开启“中国式”财富之门
· 李传法埃及创业记
· 海归老板——苏德涛的鸭脖传奇
· 杨国强创富经:18岁以前没穿过鞋
· “气球王子”的创业三部曲
· 武汉女孩倒腾澳洲化妆品
· 陈兆强 武汉成就了我的床垫事业
· 柳传志的文化复兴之路
· 严琦 田螺姑娘变餐饮国母
· 陆正耀:打造汽车服务业的“沃尔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