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闯出新天地的平民企业家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40:00
作者:陆涛 魏娜 文章录入:网友(wudi1611536711) -
齐心:强者创造机会
记者 陆涛
为给员工发工资过年,一米八的大汉当年差点给人下跪;面对创业初期的屡屡败绩,他坚忍顽强,从不言弃;2002年,他带领的旅行社成为本地率先进入“中国百强”的民营旅行社,在1.7万多家中国旅行社中排名第38位。这个书写了旅游界传奇的人就是武汉春秋国旅总经理齐心。
当过5年水兵的齐心,复员后被分配到长江航运公司档案科。面对机关一成不变的工作,他最终毅然重新作出选择——下海经商。
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了3年:到外资公司当主管受过人白眼,东凑西借开过小电器行,在街头卖过文化衫,也曾与城管执法人员“玩捉迷藏”……1993年,他捡到一张“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在全国招募加盟社的传单,眼前一亮。
他凑了82元钱,买了1张五等舱船票到上海,找到春秋国旅。培训期间,因交不起伙食费,每到吃饭时间,他就买两个烧饼就着一杯白开水下肚。
同年,他与4名合伙人在汉口惠济路开起“武汉春秋旅行社”。几个月后,他们靠接待境外旅行团赚到了第一桶金——10万元。他创意的“花200多元钱、200公里左右、2日游”的“3个2工程”,令武汉春秋旅行社一炮打响。仅1996年,他组团上万人短线游,不仅赚到了第二桶金,而且打出了名气,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齐心深信,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智者争取机会。
当许多同行依赖电话、传真机开展业务时,他率先开办了自己的旅游网站,不仅节省了劳动成本,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他率先在本地代售国内机票、火车票,仅此一项,去年销售额就达8000多万元。
吴莉: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记者 魏娜
本月,“雅庭装饰”挺进河南郑州,1800平方米旗舰店在当地正式营业。这家1993年创业的家装公司,现在年产值过亿元。
公司董事长吴莉说,这份“家业”的起点是400元钱和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上世纪80年代,吴莉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是“铁饭碗”——国企职工。但不安分的她选择了辞职,揣着400元钱去闯深圳。
1993年,有了一点资本的吴莉开始第一次创业。当时,房地产项目呈爆发式增长,几乎只要投项目就有钱赚。在朋友鼓动下,她将大部分积蓄投入房地产开发。但在“收紧银根”的压力下,房地产“泡沫”迸裂。她手里的几块地来不及出手,投资血本无归。
尽管7年积蓄突然间失去,但吴莉没有倒下。当时,深圳的家庭装修以“马路施工队”为主力,她萌生了开一家正规家装公司的想法。
公司开起来了,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两个项目经理同时携款逃跑,这几乎给吴莉致命一击。
1995年开春后,她对公司重新包装策划,“雅庭装饰”的业务迅速爆棚。
2001年春,经过多次考察,吴莉决定先回武汉看看。“当时,家装市场容量高于武汉的城市不少,但一回到‘娘家’,我就迈不动腿了。”当年7月8日,位于汉口惠济路的“雅庭装饰”开业。
目前,“雅庭装饰”已成长为拥有全国十余个省、市区域公司的连锁家装企业集团,员工达到2万多名。吴莉说,创业难免会失败,但不能被困难击倒,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胡戎:心怀“3个对不起”
记者 王兴华
从2002年起步到如今,胡戎总算理解了“创业”的含义。她一直说,自己不是成功者,只是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更多大学生创业者少走弯路。
她曾是海军工程大学一名普通学生。大三时,她参加了微软认证培训,认识了一位老师。而后,合作为一家单位做网页,赚了2万多元钱。
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自己创业,与几个朋友合伙创办了一家以网页制作为主的公司。当时,几个人凑了10万元钱,还没有业务,就去武汉广场租了100多平方米的写字楼。这样,每个月就要付6000多元房租、水费和电费。
不到半年,10万元花完了。单位员工一个个都走了,只剩下一个人在她身边。她说:“当时,如果把公司关了,就等于10万元钱没有了,我这么做对不起合伙人;公司还有一个员工,如果公司关门了,这名员工也就失业了,我对不起这名员工;如果公司关门,也就无法兑现与客户签的协议,我对不起客户。”
心怀这“3个对不起”,她把公司坚守下来。
2003年春节刚过,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武汉广场搬出来,“有了控制成本的意识”。
为公司生存,她曾到其他企业打工,用赚来的钱贴补公司。不过,她很快发现,这样会让自己分心。于是,她辞掉外面的工作,专心经营自己的小公司。
现在,胡戎和她的幸运坐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有十多个人,虽然并没赚到很多钱,但正在逐渐壮大。
陈纯星:骑自行车“跑出”成果
记者 王兴华
现在开车穿行武汉三镇,陈纯星可以熟练地说出哪条路是单行线,怎么走更快一些。这是他当年搞电梯维修骑自行车“跑出来”的成果。
十多年前,从四川大学毕业的陈纯星,不甘心在一工厂当技术员。1998年,他“炒了工厂的鱿鱼”,只身从老家四川来汉,开了一家电梯维修部。
刚开始,连部电话都买不起,他买了个便宜的传呼机。从江夏纸坊、青山石化,到汉阳建港,他每天骑着自行车打听哪家单位装了电梯、什么牌子的、谁负责维修。这些情况,他记了厚厚一本。
在四处帮人修电梯的过程中,陈纯星发现:一些国产电梯因采用落后的逻辑控制技术,耗电量大,故障率高,维修非常困难。
“能不能为它们换‘脑’,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控制技术?”最先与陈纯星联手的是高级工程师李淑郁,她负责对电梯的“电脑控制”技术进行攻关。但,没有成功。看到陈纯星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打了水漂,她心中不安,提出罢手,被陈苦苦挽留。
两人一起天天琢磨。陈纯星本来就是修电梯的高手,许多事经他一讲,马上就能“激”出李淑郁的思想火花。历时1年多,她终于攻关成功。
靠着“智囊团”不断努力,短短几年,陈纯星的“智能电梯公司”产品更新了三代。他利用公司的电脑控制技术,已先后为省内外600多部电梯置换“心脏”。
· 一个创业老板的成长日记
· 魏思源:因贫困发现财道 丑小鸭成女老板(图)
· 倾家荡产之后的财富:用七百元博得的财富之路
· 刘英武创业就是爬山头(附照片)
· 杨绵绵:海尔的化骨绵绵掌
· 打 造 快 餐 投 资 经 典 品 牌
· 状态老板--记哈慈当家人郭立文
· 辞了铁饭碗创业 十年从负翁变富翁
· 宗庆后 中国最大饮料生产企业之路
· 麒麟CEO尚进:《成吉思汗》是中国人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