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有山:61年前的“石马桶大王”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41: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huangshiwan) -
86岁老人回忆:从学徒到做水磨石马桶创业,月入百元是普通人收入的4倍 马桶有陶瓷的、有木制的,可用水泥、石头手工制作的水磨石马桶您见过吗?86 岁的范有山爹爹就是靠这个手艺,在解放前后的汉口打响了“石马桶大王”的金字招牌,月入百元(当时普通打工者月入二三十元),后来到国营单位上班,凭技术拿的工资跟厂长一样多。
耳不聋,眼不花,身板硬朗,能说会道,高兴了用缝纫机给老伴做身衣服、给家里做个衣柜,范爹爹说,年轻时候手巧,现在老了还可以发挥余热。日本工厂当泥工学手艺
12岁那 年,范有山从蔡甸乡到硚口区火柴厂当了一年学徒,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就回家种田了。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他经由水泥建筑商陈瑞记介绍,进了日本人的东亚建筑公司做泥工学徒,原址就在汉口芦沟桥路。随后几年,他又接连转过几个日本人开的工厂,做泥工、搭炉子、搞勤杂,一天工资1.5日元,介绍商要扣掉一半工钱。就这样,他跟着师傅,到各种居室、建筑内外砌墙、抹灰、平地,渐渐掌握了一些泥工的要领。
日本投降后,范有山进入陈瑞记的水泥建筑厂,见识了用水泥、小石子做成的马桶。“那个时候普遍蹲茅坑,整个武汉用马桶的都不多,富人、公馆用得起进口的陶瓷马桶,穷人就用个木桶,这种相对经济又耐用的石马桶非常少见。”范爹爹回忆说,他当时就下决心要学会做水磨石马桶。
1947年,范有山跟另一个泥工丁师傅合伙,开始自己到处找活、接活,慢慢又带了四五个徒弟,成为小型手工业主。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的校舍路面,武汉长江大桥下的大桥局职工宿舍,都是他们通过竞标接来的泥工活。做普通泥工的同时,范有山自己也在研究怎么把石马桶做得更好看更实用。当时全汉口只有6家
当时全汉口加上他只有6家能做出这种马桶,所以名气很快打开了,上门订货的络绎不绝。后来,他就专门跟大的水电公司合作,汉和、永隆、汉华等,到居民家里跟水电配套安装马桶。
范有山记忆中,比较大的单子有两宗,一是武汉大学教授宿舍,一下子装了二三十个马桶,还有武昌花园山天主堂,也装了十几个。
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经历战火摧残后百废待兴,武汉大多数市民仅能维持生存的时候,范有山就凭手艺每月赚一百多元,订单最旺时一次到手的现金就有好几百元。国营工厂给他“厂长级别”工资
1955年公私合营,范有山进入现在的武汉制瓶厂,开始转行修建炼玻璃的炉子。按照相关规定,因为他是从建筑行业转来,而且有做石马桶的特殊手艺,厂里给他定下64元/月的工资。要知道,当时该厂厂长也就这个“身价”。
直到1985年退休,范有山的工资还是64元/月。退休后,他又被宁波等地的一些工厂请去做炉子,接近70岁才彻底在家养老。‖回忆‖
一个马桶卖出学徒一月工资
用水泥、小石子作胎,成型,晾干后打磨成现在抽水马桶的形状,上面加上铁水箱,这就是旧式的水磨石马桶。范有山说,因为形状特别,打磨很费工夫,而且对技术要求较高,通常要2-3 天做成一个,而水磨石的浴盆、水池只要1 天。
“这样的马桶一个能卖十几块钱,都赶上学徒一个月的工资了。”范有山自豪地说。
范有山没事儿最爱跟9 个儿女们唠叨:“别看现在的陶瓷马桶好看,真正抽起水来不如我做的石马桶有劲。”
可惜的是,进国营单位后他再也没有做过马桶,他从前的“作品”也都不知去向了。
· 新浪CEO汪延:创业,我选择中国互联网
· 杨兴洲:让金银花流金淌银
· 张兰:俏江南美女老板传奇创业
· 珠宝大王创业故事
· 肖铠旋:做企业家要有“诡计”
· 从“另类”大三女生到公司老总
· 张继涛:真菌多糖引爆中国创富新浪潮
· 严介和:从高中教师到125亿财富
· 罗琳17年创富历程 一天挣2亿
· 汪潮涌 顺势而成“潮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