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同民:生意“杂家”玩转汉正街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52: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笔式旗杆) -
“不走农村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经过下放生活的磨练,再苦再难我都不怕。”霍同民说。
知青下海“补差”当上万元户
霍同民幼年住在江汉区燕马巷,兄弟五个,家境清贫。1977年,高中毕业的霍同民,自愿申请下放到红安农村。
回想当年的日子,霍同民笑言:“把人都搞死了。”冬天凌晨三点去修水库,搞根草绳子,把破棉袄一系,爬上手扶拖拉机就走。闲来无事,看《红楼梦》和巴金的小说是他的最大乐趣。恢复高考后,他专心备考。1978年,他成为纺织学校印染专业的中专生。
毕业后,霍同民在武汉一印染厂做了7年技术员,虽屡获荣誉,但生活上只是温饱,和几兄弟挤在一间房里的他,眼见分房无望,便“下海”搞起无线电元器件交换,他也在无意中成了前进四路电子交易市场“元老”。
1987年,这个市场只是些地摊,一些无线电爱好者在这里交换电子元件并逐渐成为市场。霍同民找人借了300元钱,从一些倒闭的无线电厂中,低价淘到库存积压的元件,拿到市场倒手赚钱。
武汉货源有限,霍同民跑到南京714厂买货。本钱有限,他向朋友借到300元凑成500元,买了满满一竹篓的三极管。当时交通工具是轮船,货要背上岸去。好几十斤重的货物,沉甸甸的让他喘不过气来,把他的肩膀都压出了血槽子。南京码头非常陡峭,他实在承受不了,一个趔趄,货物全部泼在台阶上,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肩头的鲜血洇透了衣服。过路人见状,纷纷过来帮他拣拾。“这场景在我一生中永远不会磨灭,我对南京人一直都深怀感激。”
三年多的时间里,就是靠着小小的“补差”生意,霍同民积攒了2万多元钱,成为令人羡慕的万元户。盘起电器一天卖出百台VCD机
利用赚到的钱,霍同民开始进店经营,卖一些收录机、电扇、电视机等产品。有空闲的时候,霍同民还自己组装电视机。
开店后,霍同民发现买电视的人很多。当时,电视机还属于奢侈品,农村市场不认牌子,很多农村人都愿意买便宜的黑白电视。霍同民算了笔账,原来组装一台电视机可以赚80元左右,最赚钱,凭他的手艺一晚上可以装两台。
于是,他把生意的重心转到电视上来,一天光装两台电视机,就可以净赚160元,相当于三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
1997年,彩电开始风行,“不是我们能吃的饭”,他迅速进入音像行业,主攻热点产品VCD机。一台至少可赚50元,一天卖100台小菜一碟。代理皮具品牌覆盖汉正街
1999年,做了12年电子生意的霍同民将电子生意全权委托手下大员打理,他一心扑在汉正街。
霍同民初涉皮具生意,不知其行道,随便选择了几个二线的皮具品牌,在现在的华贸皮具城一楼开了个门面。不料,这些品牌名气小,销售一直不稳定,生意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2万元的资本投入,后来只剩下一堆难得卖出去的产品。交了昂贵“学费”的霍同民,在朋友的点拨下,积极寻找新的机会。5个月后,霍同民拿着50万元现金,到广州签下了某知名品牌皮具的湖北总经销权。
知名品牌的“号召力”果然不小,霍同民的皮具店生意有了明显起色,也使该品牌成为汉正街网络覆盖最健全的商家之一。玩转服装高难度三年不败
皮具的成功给了霍同民很大的信心,他开始涉足高难度的服装生意。
2001年10月份,霍同民的服装总代理店在万商白马开业。搞服装这行,颜色、面料必须把握精准,纺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帮了他大忙。三年多服装生意,霍同民保持不败。
眼下,霍同民代理的各种产品均销路稳定,他又在谋划着代理一个意大利服装品牌。
· “指甲钳大王”的隐形之路(1)
· 尹佳贞:摆摊摆出“美丽”市场
· 用塑料做“佳肴”,年赚20万
· 小事情也能做成大事业
· 李劲松:从站柜台开始的分销英雄
· 求伯君长青
· 从畜牧助理到中国鸡王的创富传奇
· 美女大学生总裁吴莹莹:我不是花瓶运营官
· 新首富王健林背后的“快富”密码
· 真实唐骏:从没想过自己做老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