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明权:书法成就的标识大腕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53: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daan121) -
一技立身 凭书法闯江城
蔡明权出生在洪湖的一个农家,初中时迷上了书法,常常是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练字。不久,他在全国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奖,尽管这没有对他的生活产生实际的影响,但为他的将来创业发展埋下了伏笔。
1989年高中毕业后,他在家里待了一年多。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他知道自己迟早要走出去,“找不到工作就去流浪,带几支笔、几本字帖,卖字也能活下去”。
靠着这股劲儿,1991年初,他来到武汉,在一家******找到了工作,身兼DJ和美工。尽管工作起来经常忙得团团转,他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一有空就苦练书法,同时寻找着自己的未来。当时,广告标识的需求迅猛增加,而电脑尚未普及,“会写的人才能做。”认准这一点后,他便辞掉了工作。
1992年的5月,蔡明权开始在街上挨家挨户地揽活。碰巧,在省盐业公司上班的洪湖老乡正找人做办公室的牌子,就把活儿给了蔡明权,还付了1000元定金。
蔡明权拿着钱,买来了最简单的拉花机和几块板子。“妹妹结婚那天,我没去,一个人在屋里锯字,屁股都坐疼了。”他至今仍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在那笔活上赚到了第一个1000元。
作坊开张 咬牙“利其器”
1992年8月,手头上稍有积蓄,蔡明权便在汉口民生路一个小巷里租了间房。在巷子口拉了个布标,小作坊就算开张了。这次是和二哥一起找活儿,看到有人装修,就凑过去问:要不要做牌子、画广告?
接到了活,蔡明权就一个人在家里干。他的美术底子不错,往往不用打底稿,就直接在泡沫纸上刻字。
小屋子阴暗潮湿,兄弟俩冷天拼起桌子当床,热天就带张席子,到江边的驳船上去睡觉。风湿加上长时间的低头干活,蔡明权落下了强直性脊柱炎,脖子无法完全伸直,且长期疼痛。谈及此事,他不禁一声叹息:“代价太高了……”
1995年,蔡明权已经在黄陂街有了个10平方米的小门面,他咬牙添置了一台割字机,1.5万元,这几乎是他的全部家当,“当时全武汉的割字机不超过5台,一般人舍不得出这个钱。但确实值得,弄出来的东西又快又好。”手艺加上“利器”,他很快在业内打出了名头。
开夫妻档 千里姻缘广告牵
蔡明权在事业中找到了爱情。
妻子王艳原是武汉一家大酒店的设计师,负责打理广告标识,在她眼里,各家公司的制作水平都不怎么样,因此一直在寻找一家合适的合作公司。机缘巧合,她碰上了蔡明权,活计自然是没问题,双方合作愉快;而小伙子的朴实、勤勉与灵性、上进也打动了她。1998年,两人结为百年之好。
婚后,妻子干脆放弃了酒店的工作,和蔡明权开起了夫妻档。蔡明权说,妻子是搞设计出身的,对他的事业帮助很大。夫妻俩每天都要在店里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妻子偶尔会抱怨一句:“和你结婚以后,就没有清闲过。”
“这也算是千里姻缘广告牵吧。”蔡明权笑着说。
无心插柳 带出雕刻一条街
1999年底,新武展动工兴建。以蔡明权过去的经验,搞广告标识的要跟着展览馆跑,他马上在新武展背后的京汉大道上盘了两间门面,成为那一带第一家搞广告标识的商户。
这几年,蔡明权没沾到新武展多少“光”,倒是那一带渐渐聚集了数十家从事广告标识经营的商户,成了武汉这一行当最密集的地方,因为差不多家家都有雕刻机,有人称之为“雕刻一条街”。而数十个同行中,有不少是从蔡明权的店里走出去的。
2001年,蔡明权成立了明权艺术发展公司。他经常去参加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广告展示会,了解最新的技术、材料、工艺,而他的一举一动,也成为同行们关注的“焦点”,“2001年底,激光雕刻机出来了,我宦颍鹑司投几怕蛄恕!?br> 爬梯打钻 别人笑他不像老板
2004年初,蔡明权的事业进入“临界点”。他成立设计中心,聘用了专业设计人员;又在张公堤附近建了工厂,共有约500平方米的烤漆、丝印车间。
“现在的大单动辄上十万元,一般都要招标,还要考察厂房、设备,小门面根本拿不下来。自己有工厂,成本也能降到最低。”蔡明权说,门面还是保留着,接一些零活儿,他的主攻方向则是房地产、医院、学校等大项目。
眼下,蔡明权的生意已经做出了湖北省。市内一些大项目的招标现场,基本上都是明权等几家大公司在“高手过招”。
他的书法在圈内小有名气,这也成了他接单的“砝码”。去年,汉阳一小区把标识制作发包给明权公司,条件是:让他为小区题四幅字。
按理说,生意做大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就不用老板动手了,但蔡明权是个“巴不得每天有事做”的人。到安装现场巡视,他总忍不住要亲自上阵,又是爬梯子,又是打电钻,搞得别人都说他“不像个老板”。
成功的背后也有着难言的伤痛。医生断言,蔡明权的强直性脊柱炎已无法治愈,疼痛将伴随他一生。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重新选择吗?”记者问。
他一愣,半晌才吐出一句:“还是选这条路吧……”那一刻,他的眼圈分明红了。
· 卖香蕉起家的穷小伙的创富之路
· 五次创业我竟然屡败屡战
· 汪哲红:做一个有文化的创业者
· 创业“三步曲”-回顾自己的投资理财过程
· 大学生郑应辉:毕业一年点“格”成金
· 从台湾到武汉十年 台商翁茂伟讲述创业感悟
· 团湛江市委为青年就业创业铺路搭桥
· 开个网店坐家收钱
· 听3位老板讲创业故事
· 500元起家创立“薯业王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