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进:霸气“荷嫂”要做世界品牌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53: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poiutty1) -
在武汉,或许你没听说过“天意日化”,但你一定在超市遇到过“荷嫂”。
“荷嫂”创始人张进已过不惑之年,嫂子般的和蔼可亲与商界巾帼的霸气,在她身上居然蛮协调。她着黑衣黑裙、大红披肩,短发吹得根根竖起。说起市场竞争,语句短促有力,多辅以手势,激动之处,常拍案而起:“凭什么汉货就做不起来?”谈起产品,她却表情舒缓,语调轻柔,像念散文诗。
商标官司打响品牌
创立“荷嫂”前,天意的所有产品,均直接冠以公司名称,在市场上销路平平。
一次电台颁奖时,礼仪小姐发天意奖品时很诧异:怎么没有牌子?张进这才意识到,旗下的产品缺少了个性鲜明的名字。
当时,湖北经济电视台正热播《何嫂五分钟》栏目,其主持人何明兰形象亲切,深受江城百姓喜爱。1998年,“灵机一动”的张进,决定给公司的衣领净、洗洁精冠名“何嫂”。
这引起了何明兰的不满,认为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异议。而天意公司辩称,“何嫂”与何明兰是两个概念,不存在侵害名誉权问题。此事当时被炒得沸沸扬扬,2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名人商标之争,成为全城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2001年5月,张进得到一位商标专家的“高见”:可将“何嫂”改为“荷嫂”,带顶“草帽”避嫌。
一场官司下来,“荷嫂”成为日化行业的一匹黑马。
“白送”妙计轰开市场
1998年,“荷嫂”最先在汉露面时,受到一些本地人的冷眼:“武汉做的,有什么好买的?”开销售人员大会时,促销员们都没精打采地斜倚在凳子上,纷纷抱怨:“嘴巴都说干了,顾客看都不看一眼”。
张进手一挥:“以后如碰到不相信的顾客,你们就说,东西不要钱,白送,用得好,留个电话就行;用得不好,直接扔出去。”她的说法,让在场的促销员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坐直身体。
结果,一周后再开会,促销员们喜笑颜开:“张总,您教的方法真管用。”
除了揣摩顾客心理,张进还善于给大卖场“上课”。一家超市总把名牌商品放在正中央的货架,“荷嫂”流落到角落里,难得找到。张进主动找商场经理聊天:“小品牌卖一瓶的利润,相当于大品牌卖一箱。把名牌放在角落里,习惯用它的顾客会到处找,也许顺手又买下其他产品,带动销售;把我们这样的小品牌放在显眼处,可以吸引到新顾客,也很利于你们的推广。”结果,“荷嫂”被换到了正中央的货架,销售直往上蹿。
“啃”洋超市树立品牌
“做世界上最难做的店,其他店就不在话下。”在武汉土生土长的“荷嫂”,决定先啃家乐福等洋超市,树立品牌效应,并向省外市场扩展。
1998年,家乐福刚进军武汉,张进就找上这家洋超市,对方却给了个下马威:“进一个店一年要交3万元广告费及高额进场费,做就进,不做免谈。”有些人被高门槛吓退,有些人只好掏大价钱进场。
张进却说,我没钱,但就是要进,要做广告可以,进场费免了。见张进气势逼人、诚意可嘉,对方接受她的条件,“九头鸟就是厉害”。
张进发现,本地超市喜欢捧大品牌,而在洋超市你牌子越大他越不“甩”你,相反青睐有潜力的小品牌。天意和一些洋超市合作很成功,销售稳步上扬。
“从经销商兜里掏钱”
小企业最愁资金不足,张进却不愁:“我有本事从经销商兜里掏钱。”
稍有市场常识的人都知道,没哪个经销商会“傻”到掏现款购进新产品。2001年,天意进军上海市场时,同行都说,上海人特别精明,凭什么给你现款?张进偏不信邪,亲自到上海谈判。她并没像区域经理那样,讨好经销商来寻求合作,而是拿出计划书,详谈运作计划:买抽油烟机送“荷嫂”清洗液,买衬衣加1元送“荷嫂”衣领净,“荷嫂”产品买一瓶送一瓶……不停地做活动,在最短时间内把产品卖掉。
同时,在定价上预留丰厚的利润空间:“别的牌子只赚一个点(1%),我的可赚10个点。你掏钱,我负责培训促销员,所有市场费用都算我的。”张进用自己的豪气、详细的计划,打动了经销商,“荷嫂”顺利进入上海市场。
扩张遭遇资金瓶颈
借助洋超市的全国网络和品牌效应,2001年,“荷嫂”进入快速扩张期。当年下半年,仅用了3个月时间,荷嫂就进入北京30家店,覆盖几乎所有的连锁超市。2002年,天意在全国重点地区设立了18个办事处,从沈阳到广东,从成都到上海,到处都有“荷嫂”的身影。
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每个商场都要交进场费,两年消耗3000多万元,天意资金出现困难。
2003年的“非典”,给了张进一线转机。
洗手液卖疯了,商场发话,只要有货,不必打招呼,有多少进多少。武汉几乎所有日化厂家都帮她加工,但苦于资金不足,产量仍不够大。张进找上银行:只要借我300万元,我可做出近2000万元的产品,10天后就还钱,但仍未获批准,眼睁睁与机遇失之交臂。
巨大的资金消耗,让天意运转困难,求助无门,张进只有沿路削减营销网络。“18个办事处沿路砍,砍得我心都是疼的。”天意的员工也由500多人,裁减到200多人。
“没有充足资金作后盾,快速做大做不过来。”张进重新调整战略,做重点城市的精品卖场。
两招“搞定”上海市场
收缩战线后的天意,将华东市场作为重点,而上海成了重中之重。天意扩张时,张进无暇东顾,产品在上海卖得一塌糊涂。2004年底,她亲自押货奔赴上海,经销商一看货就笑:“看这个包装,太像乡镇企业做的了。”
张进仔细一看,顿觉汗颜,当场拍板:这批货不卖了,全部发回武汉,重新设计包装。
回汉时,张进买了上千元的包装杂志,自己亲自着手设计新包装。书上建议,包装要直观,洗什么,就把什么印上去。张进就在衣领净瓶子上印个男士笑脸,穿白衬衣、打领带,表示这是洗衣领的;微笑的嘴角,代表这人对产品效果很满意;绿色的底色,暗示产品是环保的。换了衣服的“荷嫂”变得“洋气”多了,上海的经销商表示“OK”。
接下来又出了问题,业务人员和卖场主管沟通不畅,对方在陈列及展位方面时常不予支持。张进去追问原因,对方竟答:“荷嫂”知名度不大,店里世界名牌太多。
张进大声争辩:“不少合资品牌都是100%国产化生产,我们的供应商是世界500强,包装也是一流的,谁的产品比我们更好,你告诉我。”对方语塞,只好答应换位置。
张进的超强自信,感染了卖场人员,员工也士气大增。没几个月,上海市场扭亏为盈。“我从没想过只做汉货精品,一定要做世界品牌”,今天的张进仍野心不改。
· 贝鹤能谈超市经营
· 从小卖部到千万元大公司
· 杨大可:“新型知青”的种梨生活
· 雷汉辉:从菜贩到地产富商的传奇
· 创立6家公司的七旬富婆的赚钱经
· 冯国强:原本只想赚辆车
· 华人鞋匠闯英国
· 15年狂赚25亿的财富传奇
· 聋人夫妇淘宝开网店 一年卖货265万
· 她用激情融通茶玉的含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