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晓鸽:寻寻觅觅VC路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2:56: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hw3339) -
寻寻觅觅VC路
早期做项目,没有管理团队,找不到管理人才,熊晓鸽就去找那些有科技背景、在国外接触过一点风险投资的留学生。
当时,麦戈文请来一家英国老牌风险投资的高级人员来中国考察,从深圳入境,到北京、上海转了一圈,结论是找不到管理团队。他们选人的标准是:必须有10年以上管理基金的经验,读过类似于哈佛、斯坦福这样名校的MBA,年龄在35岁~45岁之间。熊晓鸽说我们可以从低成本低姿态做起,他们说:“对不起,也许10年以后可以,但现在投资人不可能把钱给你们。”
为了找人,熊晓鸽还在香港、美国招聘过,结果来应聘的人要么不懂风险行业,要么不了解国情。
熊晓鸽第一个找到的是周全。周全是1984年熊晓鸽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生后去大连旅游时认识的。周全当时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到了美国,熊晓鸽在卡纳斯做记者,周全恰巧就住在卡纳斯公司附近,于是熊晓鸽常常和他讲起采访风险投资的事情,两个人很谈得来。后来,熊晓鸽把周全请到了IDG。“我们有很多年的沟通基础,经历相似,互相认同。周全没读过MBA,没有管过公司,但是聪明,肯学习且具有不为常人所知的激情。”寻找合伙人和寻找投资项目有相通之处,没有共鸣是没法合作的。
从一个人也找不到到今天配合默契的8名合伙人,熊晓鸽最知道团队来之不易。“到现在,最值钱、最难得的是团队,这绝对是一支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团队”,熊晓鸽不无骄傲地说。8个合伙人分布在美国和中国的几个重要城市,对各地市场都很熟悉,大家每周通报,每月见面,沟通得很好。
如果你问熊晓鸽最得意、最成功的项目是哪个,他一定会说是下一个。 IDG的投资有两个特点,一是投资领域广投资数量大,IDG的投资领域遍及软件、网络、电信和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其中30家企业是各自领域的领导者,包括搜狐、当当网上书店、金蝶软件、速达、易趣、3721、百度在线、携程网、亚信、慧聪国际。
二是以早期投资为主。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最难的、最好的、也是中国最需要的,是早期投资,也就是在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种子期)进行投资,这时候投资风险大,但是一旦成功也会有不菲的获益。“IDG可能是中国惟一一家以早期为主的VC,我们经历了真正的从零开始直到IPO的全过程。”熊晓鸽说。
金融界、金碟、速达,都给了IDG10多倍甚至20倍的回报。因为IDG投得多,投得广,眼光也比较准,倒是给其他VC带来不少方便,他们从IDG投资的项目里挑选出即将上市的公司,跟着IDG投资,公司上市后,这些VC的回报率虽然不及IDG,但是时间短,效率高,风险也比较低。
风险投资行业有一句话:没有失败的VC不是好VC。IDG也有“走麦城”的时候。1994年,IDG花三百万美元投了一个生产降解塑料餐盒的厂家,他们生产的餐盒埋到土里1年后就能被吸收,降低了白色污染,是一个很好的环保概念。但是当时这个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产品因为价格高而不被市场接受。后来IDG只好赔本把股权卖给了别人。
还有一家上海公司,生产计算机使用的高效电池,它的使用时间比一般电池长,但是电脑公司就是不买,因为这类产品进入市场往往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检验才能得到认可,和药品的生产有点类似。再加上管理的问题,项目也没有赚到钱。
回顾十几年的VC之路,熊晓鸽感言:“做风险投资,与其说是找项目,不如说是找人。”
这几乎是所有风投家的至理名言。在这个圈子里,投资失败的原因95%甚至99%都是因为投错了人,而不是投错了项目本身。为了选对人,熊晓鸽和他的团队用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来考察受资公司的管理团队,而考察其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的时间只占到40%。
他们还会为了找到一个合适人选而长期追踪,比如金融界的CEO宁君就是周全几经周折从大连请来的。周全回忆说:“宁君当时可是软件销售的知名人士。”2004年10月,金融界登陆纳斯达克,IDG在该公司的投资预计将取得20多倍的回报。 这又体现出IDG合伙人多的优势。8个合伙人就是8名“伯乐”,他们所在的大城市本身就是很大的人才市场,又有高等学府,找起人来也就方便得多。
· 林国庆:2000元起步一年赚二千万
· 协同创造企业价值之:赚时间老人的钱
· 姜丰年 决定专心投入体育事业
· 雷石KTV点歌机:小行业有小行业的玩法
· 武汉27岁大学生创办盆景花卉展
· “好色”男人胡飞:网上来赚女人钱
· “逆商”陈邦成就30亿身家
· 王振华 背着书包去创富
· 废稻草变宝年产值700万元
· [原创]带领乡邻创业致富的王四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