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振滔:“量脚定鞋机”的奇思妙想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19 23:01:00
作者:未知 文章录入:网友(whxiao5) -
王振滔:“量脚定鞋机”的奇思妙想
奥康总裁王振滔:“量脚定鞋机”的奇思妙想
他“穷孩子出身”,15岁便辍学了。创业之前,他当过3年木匠、2年皮鞋推销员,现在则是一个全国知名的企业家,在很多人看来,他的故事是有关“个人奋斗”的样板。他自称自己的成功来源于他胆大、勤劳、好胜的性格,也与他多年来坚持学习有关
王振滔在业界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喜欢他的人说他“长于营销策划”,不喜欢他的人说他“爱作秀,出风头”。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做过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事情。1999年,他以在杭州焚烧2000双打假收缴来的假冒奥康皮鞋的形式,为温州鞋正名。2003年,他与意大利皮鞋品牌GEOX合作,负责GEOX品牌在内地的运营。2004年,他参与组建中瑞财团,并出任副董事长兼新闻发言人,毁誉参半。
他“穷孩子出身”,15岁便辍学了。创业之前,他当过3年木匠、2年皮鞋推销员,现在则是一个全国知名的企业家,在很多人看来,他的故事是有关“个人奋斗”的样板。他自称自己的成功来源于他胆大、勤劳、好胜的性格,也与他多年来坚持学习有关。
“量脚定鞋”
几天前,王振滔的又一个新点子呈现在人们眼前。奥康集团投资研制的量脚定鞋机宣告问世。
它起源于王振滔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哪一天奥康开“不摆鞋的专卖店”,店里只摆一台电脑,顾客量好脚型,选择鞋子的款式、颜色、材质,定制完成后送货上门。
他从“量体裁衣”联想到“量脚定鞋”。几年前偶然冒出来的想法,促成了奥康第一台量脚定鞋机的出现。
据了解,量脚定鞋机的研制投入300多万元,目前第一台机器已由浙江大学的专家负责完成,接下来将进行产品化。
量脚定鞋机在国际上并非首例。王振滔表示,据他所知,英国、加拿大各有一家公司研制出量脚定鞋机,但“机器太贵了,没有推广”。其中一家公司研制的机器,成本为700多万元。一个意大利皮鞋品牌在上海有定制点,每双鞋价格在6000元以上。
跟他们不同的是,王振滔决定选择大众化的方向,而不是针对少数高端客户。他设想:“3~5年内,奥康每家专卖店都放上一台机器,每个普通消费者都可以享受定制服务。”大众化的前提是降低成本。奥康研制的首台机器,成本为20万元。该公司计划在3个月内,将成本降到每台机器6万~7万元,1年内将成本控制在每台3万元左右。
另外,采用定制后,每双鞋的生产成本可能上升。王振滔介绍,由于这几年皮鞋生产设备的改进,现在定制和批量生产相比,成本已不会上升太多。
有人提出,奥康研制量脚定鞋机的意义,在于个性化服务、零库存管理,以及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王振滔则认为,还有更多商机值得挖掘。例如量脚定鞋机本身可能成为一个产业。数据库本身也具有商业价值。
“让几千万双脚的脚型数据,都留在奥康的电脑里,”王振滔说,“获得这些数据,并且让它们的主人成为奥康的终身顾客,这才是我最想获得的宝贵财富。”
“国际化不能急于求成”
“国际化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于求成。”这是王振滔现在的体会。几年前,他跟很多温州企业家一样,怀着热切的心情开始国际化的探索。
他承认,在国际化路径上,奥康也走过一些弯路。前几年,奥康在国外开了不少专卖店,但是,开店容易、赚钱难。温州皮鞋企业开的这些海外店铺,很多是在华人集中的区域,并不能打入当地主流市场,被视为中低档产品,有的甚至沦为地摊货;在地段稍好一些的地方开店,又由于成本高昂,销售业绩抵不过成本支出。
“在国外开亏损的店,就跟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王振滔说。
2003年,奥康与GEOX合作,是温州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新尝试。双方达成协议:从生产到销售,奥康是GEOX在国内的全权代理,它也可以借助GEOX在全球的销售网络,让奥康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王振滔的这一举动,有人评价为“引狼入室,帮助外资抢占中国市场。”现在回头去看,他表示,当时迈出的这一步是对的,“如果我不跟它合作,它会跟别人合作,那就成为我的竞争者,不如我跟它合作共赢。”
这场国际“婚姻”,在经历1年多的磨合期后,双方才“和谐”起来。王振滔透露,两家企业都很满意对方,目前在洽谈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设在上海。GEOX在中国已有100多个销售网点,去年销售额近1亿元。除了自有品牌之外,它成为对奥康销售额、利润作出贡献的又一个品牌。王振滔的另一个收获是,由于GEOX向奥康下OEM订单,别的国外高档品牌也跟着下订单。他已为明年签下3亿元的订单合同。
但是,对于利用GEOX的网络“走出去”,奥康目前进展不大。在经历了几年摸索后,王振滔对国际化有了更多理解,“首先要把国内市场做好,最大的蛋糕在家门口,不能丢掉”,而国际化是将来的必然方向。
“自己还可以多干几年”
近几年温州企业出现两极分化,少数企业快速发展,拉开与同行的差距,领先更多;在行业没能抢占前几位的企业,要赶超同行越来越困难。
奥康是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温州企业之一。“企业发展到10亿元销售额的规模,我们用了十几年,”王振滔说,“现在再增加10亿元销售额,也许只需要1年。”
随着企业壮大,王振滔也比以前更加成熟了,但言谈中,他仍表现出既精明又有些淳朴的性格本色。他说,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的“****短炮”会很紧张,现在对任何提问,他都“很镇定,能马上整理出思路”。
15岁辍学的时候,王振滔的学历勉强是初中毕业,但他一直热爱学习,不仅有阅读各种书籍的兴趣,也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学习。
完成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学习后,王振滔又在长江商学院学习管理课程。他认为,读这些课程的意义不在于获得学历,也不仅在于“用知识武装头脑”,读EMBA的乐趣在于学有所用。
“学习知识是相对容易的,难的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并产生实际作用。”王振滔说。他读EMBA,很多乐趣是来自课堂上的“观点碰撞”,每堂课下课,他几乎都会有几个新点子。
跟多数温州企业一样,奥康集团也是一个家族企业。对于今后的安排,王振滔表示“自己还可以多干几年”,还没有进一步的打算。
王振滔表示,将来是否由自己的儿女继承企业,目前还不好决定,“要看孩子的兴趣,不能强制他管理企业。”但是,他仍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例如儿子很小的时候,王振滔经常让儿子旁听董事会会议。
· 阿玛尼:从军医到设计师 从打工者到总裁
· 费玉清坐拥数数亿 透露买房的诀窍
· 沈爱琴:三十四年丝绸路
· 赵丽媛的味道江湖:四不像的另类餐馆
· 刘渊和他的非常“1+1”
· 谢小夏:几千元创业至今捐出600多万
· 金日总裁李仲树:3.5元到10个亿的创业神话
· 全球25位最佳经理人评出 李嘉诚为唯一入选华人
· 揭秘:80后亿万富豪如何赚钱
· 窦大海:端盘子的博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