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创富女生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20 11:19: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王露颖) -
她们生于80年代;
她们是美貌与智慧聚一身的刚走出校门的女生,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乖乖女;
她们的称谓是“CEO”,是在商场上毫不逊色的女强人;
她们总是化着精致的妆容,优雅地穿梭在人群里,
尽管很忙,但她们爱美的天性不会因为“CEO”而改变;
她们的创业经历不像童话里的故事那么甜美,
但她们依然用全部的热情努力着;
因为她们知道:成名要趁早……
80后创富女生
“她”财富
虽然在人数上“她们”比不过“他们”,但她们无疑更善于玩精度、玩品味、玩出更大的名堂……
文/本刊记者 方浩
1996年,美国著名的保守派杂志《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做过一个“人心惶惶”的调查:当时有840万的女性和670万的男性在美国各地的大学里读书,而到2007年,女性的这个数字增加到了920万,而美国男性的这个数字则如蜗牛缓慢爬行般只是到了690万。
这种“阴盛阳衰”的性别对比如放在中国的话就非常不靠谱了。众所周知,八十年代之后出生的中国青少年性别比例因为“男尊女卑”的生育观念所致,一直呈现男多女少的发展趋势,所以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女性半边天一直被人多势众的80后男生的阴影所笼罩,超级女声刚刚火了一把,立马就来了“好男儿”、“快男”……
但是,张爱玲的那句名言一直在激励着中国的80后女生:成名要趁早!虽然在人数上她们敌不过他们,但她们无疑善于玩精度、玩品味、玩出更大的名堂。她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和人格魅力,有的成为互联网行业众人皆知的女掌门人,有的成了身价过亿的中国新首富,有的成了美女作家,有的可能还会成为史上最牛女记者……
不管怎样,这都是她们主张的生活。与母辈50后乃至60后相比,80后女生们的成长过程是索取大于付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没有贡献;恰恰相反,80后的她们即使是在索取的过程中,也能释放50后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激情、梦想和现实,尤其是与创富有关时。
她们VS他们
曾经采访过两位著名女性企业家,从年龄上来看两人应该都属于50后,其中一位有一独子,而另一位有一女儿。当然,这两个孩子都属于80后。通过两位强势母亲的言谈,明显可以看出两个孩子之间的性格差异:男孩比较内敛、稳重,而女孩则很独立、豪爽。我们无意在此找出什么定律,只是想说,除了性别本身之外,80后的男生与女生之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同的。
这多少有点像废话。但如果从商业世界的现实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女生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毕竟历来这都是一个男性主导的江湖。比如家族企业的接班,虽然不存在“传男不传女”的行规,但一个女性接班人面临的舆论压力要比男性大很多,看看碧桂园的杨慧妍、娃哈哈的宗馥莉,她们吸引媒体关注的原因不是她们接班,而是她们能否接好班。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女性接班人的故事要更为丰富和曲折(详见《当代经理人》2007年第2期封面故事“女儿掌门”)。
即便家族企业里的“女生们”面临无数的社会舆论,但比起那些白手起家的女生们来还是非常幸运。本期《当代经理人》接触的4位80后创富女生中,有在大学校园靠卖光盘起家、当积攒到第一桶金却遭受重大投资失败的85年女生董思阳;有在“女人不从商”这个法国大环境下,被周围人们称为“异类”仍旧坚持到底的82年法国女孩贝丝;还有放弃优越的工作,用跟亲朋好友凑来的钱创业的80年女孩韩华;更有历经了各种各样的绯闻的81年女孩达贝妮。她们的年龄各异,创业历程也无法比拟,但她们有着共同的特点:白手起家,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没有风投的青睐,如今的一切都是她们经过各种磨练获得。如果将“她们”换成“他们”,“他们”获得的结果又能比“她们”多多少?
不过,当80后男生在风云变幻的商界渐成接班之势时,80后女生必须抛弃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娇娇女”的历史,让自己尽快干练、硬朗、成熟起来。“商场如战场”,商场里没有温暖的亲情或友情,甚至人情,更多的是商业规则。于是,当今全球设计界三大先锋之一的菲利普·斯塔克曾经这样告诫女同胞们:“如果你想与恐龙搏斗,男性化的外表也许会对你有帮助。”这意味着,商界里的女性最好抛弃“乖乖女”的形象,成为“女强人”或者“男人婆”。
财富圈里的新势力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光有硬朗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亿万时尚女性的偶像,菲利普·斯塔克并没有忘记提醒她们:现在生存还需要智慧,而不是力量和侵略;现代智慧是指直觉——女性化的东西。
但是,也有人说80后女生身上的女性化气质越来越少了,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女性营销专家玛莎·巴莱塔总结出了现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的一些不同,或许多少能够折射出当今80后女生的一些特点。巴莱塔对比道:过去,对女人来说“平等”是一个道德问题,现在,对女人来说“平等”是一次商业机会;过去,女人花男人的钱,现在,女人花自己的钱;过去,女人的收入是男人的补充,现在,女人的收入涨得比男人还快;过去,女人是个特殊的市场,现在,女人就是市场……
来自美国的一个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美国女人的经济实力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还多,也就是大约7万亿美元。当时有人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排名如下:
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美国男人,拥有4万亿美元的财富;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个日本,拥有大约4.3万亿美元的财富;
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女人,她们拥有7万亿美元的财富。
种种迹象表明,女性正在成为一股与男人平起平坐的新势力,具体到追求财富的80后女生身上就更为明显。无论是互联网、传统贸易还是制造业,凡是男生能够触及的地盘,她们都敢涉足,而且玩得也不赖。尽管她们在财富创造的规模上还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凭着她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美国女人创造的神话也许在80年代的她们身上成为升级版,期待着……
财富没有国界,没有性别,更没有年龄,财富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她们无疑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在她们身上看不到初出茅庐的青涩,而是创业的激情;看不到可爱的稚嫩,而是成熟的老成。她们有充足的理由告诉你,财富早晚会垂青80后的她们……
她,一个二十出头、大学刚毕业即拥有数百万资产的“富婆”;她,一个处于被人爱与恨、欣赏与厌恶冰火两重天的“红人”;她,一个游走在理性行为与感性内心的CEO;她有一个好听而特别的名字,达贝妮(Benny Da)——Pcpie搜索引擎CEO。一个在这浮躁的世界中充满争议的80后创业女生,她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自小结缘芭蕾舞的达贝妮,曾经在那个镁光灯聚焦的高雅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靓影;但当跷起的芭蕾舞步就要登上舞台的高峰时,她却将自己的人生航船转向创业的航道——一个注定充满艰辛与曲折的道路,然而她却乐在其中,虽然过去的创业历程曾给她带来不堪回首的记忆。
非线性创业
与过去说分手,并不意味着与梦想说再见,如果因逃避现实而离开的话,恐怕那就不是达贝妮了,也就不会出现今天的视频搜索引擎门户——Pcpie.com,一个在百度与谷歌都吃不准的IT新领域的吃螃蟹者。
许多创业者往往都是从始至终地坚守着自己的创业方向,我们称之为“线性创业”,而回看达贝妮走过的创业历程,我们却发现上面打着深深的“Benny”式的痕迹,我们称之为“非线性创业”,如同她的性格,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义无反顾去做。
正如达贝妮所说:“我不以美貌而自夸,却因智慧而自喜。”在很多熟悉她的人眼里,这个还略显稚嫩的女孩,在经商上的确有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
人文学院出身的她对传媒有着别样的感知,大二时,她开始创办国内第一份以吃喝玩乐为内容的都市DM杂志,专门介绍上海城市的好玩、好吃、好喝的地方,与各消费场所签订协议,并向读者推出了会员卡,所有会员可以在所有的签约店铺享受折扣。这是达贝妮第一次与媒体亲密接触,没有感到创业的压力,却更多享受到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满心喜悦。
大学最后的时光,在全力以赴的考研备战中悄悄过去,达贝妮如愿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其实她的创业或许更应该准确的说是校园创业,自始至终她都是在边学习中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即便现在自己投资并运作Pcpie视频搜索引擎,她依然在攻读互联网博士学位。
在硕期间的实习,给达贝妮留下了做员工的深刻印象。那是在全世界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在这家主要运作公司上市、投融资的澳大利亚五大律师事务所之一的安德慎律师事务所(简称AAR),达贝妮让自己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好员工,也知道了该如何要求自己的员工。“一个好员工,必须做到上司让你完成一件事情,但你要向两件甚至三件事情上去努力,给上司提供更多的参考;同时不管上司的命令对与否,作为下属首要做的就是服从、执行。”
回国后的达贝妮,开始筹备自己的视频搜索引擎网站Pcpie.com,从2005年运作至今,她将这份工作变成了生命的全部。她的作息时间表已经成了跨越两个半球的中和时间,凌晨五点钟睡觉,上午十点起床,然后就是从早到晚的忙碌,之所以如此,是要照顾到处于地球另一端的技术专家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确很辛苦,而休息放松永远成了下一周的事情,但我却不感到厌烦,只有激情,因为这是我喜欢做的。”如今让她感到欣慰的是,从今年三月Pcpie上线公测开始,目前的每天浏览量已经超过了70万人次,而公司也早就开始营收。
一个人的坚强
达贝妮说,她喜欢坐在拥挤的电影院里一个人看电影,这是她工作以外难得的放松与爱好,但当偌大的电影院只有她一个人时,她会感到强烈的孤独。是啊,一个人,一个还显稚嫩的80后的女生,在大上海执着着自己的梦想,但是她说,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坚强。
从四岁起就翘起脚尖跳芭蕾,从三岁时经历父母的离异而学着自立坚强,如今的她已经比同龄人有着更多承受能力。从1992年获得英国国际芭蕾舞比赛的第二名,到2003年入围中国风采小姐大赛,再到2004年担任上海形象大使,一次次舞台上的残酷竞争,锻造了一颗平和而坚强的心。然而,曾经对芭蕾艺术的挚爱,对最终无法续芭蕾姻缘的遗憾,依然让达贝妮难以割舍。“我现在依然不敢坐在台下去看芭蕾演出,每当我看到台上那旋转的舞步,就有着莫名的伤感,我本来也应该站在那个舞台上,毕竟我曾以最好的时光为之付出过、奋斗过,那里有我的泪水也有我的欢笑。”
告别芭蕾,达贝妮收获了80后创业的广阔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她理应成为主角,因为这里有她的梦想也有她的坚强。
对话达贝妮
《当代经理人》:与同龄人相比,你觉得自己比他们成熟吗?
达贝妮:和同龄人比,比如公司里的同龄员工,他们在生活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要比我强,像我现在还不会做饭,也不会搭配营养吃饭,但是创业这么多年,我可能在工作上比他们要成熟一点。
《当代经理人》:创业意味着把自己的大多数时间都留给工作,如何协调美容、健身与工作呢?
达贝妮:妈妈有时候见到我说,你现在怎么累的这么老了,别那么辛苦。但我其实对美丽和青春都没什么概念,很多女孩子可能都会去美容或健身,但我根本就没时间去关注这些东西。大家可能也看到我经常会买很多东西,但往往我是速战速决的那种,过一段时间该买东西了,我会冲进商场,一个来小时就把要买的全买了,我不会在这上面花很多时间。
《当代经理人》:你喜欢别人称呼你“美女CEO”吗?
达贝妮:我对美女没感觉,当然对别人骂我丑女也没感觉,因为再漂亮的外表也终究会过去,二十多岁时的美女到五十多岁时依然会变老。其实,人和人的相处,第一眼也许是你的外表展现出来的,但之后慢慢展露出来的让人欣赏的一定是你的谈吐、气质、涵养、阅历等内在的东西。
《当代经理人》:你如何看待正在做的视频搜索引擎网站?它目前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达贝妮:其实搜索引擎是处于网络用户与视频内容提供商、广告商的中间核心环节,它给用户带来的是想要寻找的视频内容,而给视频网站和广告商提供的是他们自己网站的浏览量和宣传效果。目前它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传统搜索引擎的模式,例如购买关键词等精准广告,但今后视频行业成熟之后,它的潜力会超过传统的图文搜索引擎。
《当代经理人》:从创业到现在,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达贝妮:我没感到有什么是最大的困难,因为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就不存在最大的困难了,既然我已经慎重选择了走这条路,那么这些困难也就都是我能承受的。
《当代经理人》:作为一个如此年轻的老板,你如何来管理你的团队?
达贝妮:要管理他们,首先你的能力经验要比他们强、智商要比他们高、方向要比他们把握的准、做事效率要比他们快,也就是在这所有的一切中,你都是一个榜样的标准。
《当代经理人》:作为80后的创业女生,你如何评价80后的创业男生?
达贝妮:他们很出色、很努力,但是我想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一定比我们女生小。在这个社会,大家会认可一位男性创业者的成功和努力,但对一个较为漂亮的女孩,创业成功了,那么很多人可能不会先来认可你,而是怀疑你、猜测你。另外,女生在体力精力上也比不过男生,还有就是女生天性较为感性。这些不一定是缺点,但却是绊脚石。
《当代经理人》:你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规划吗?
达贝妮:我在工作上是忙并快乐的,约会与加班相比我首选加班,所以现在我也很少有可能去谈恋爱。基本上35岁之前,我都会扑在工作上,不会考虑个人的问题;35之后我会让自己停下来,一方面是休息,另一方面是要回归家庭。
《当代经理人》:你怎么评价自己?
达贝妮:我是对自己“希特勒”式的人,有点偏极端,对自己要求很高,设定的目标一定得完成,不允许任何的借口和理由。比如,最近一次游泳的时候,我规定自己要游三百圈,结果用了四个小时、送走了好几波人,但最终是完成了三百圈。
《当代经理人》:现在自己还去看芭蕾舞吗?当初为什么要放弃它呢?
达贝妮:现在很少去看,毕竟没有能够留在那个舞台上,成为我非常大的遗憾,它曾经是我从懂事到高中时全部的梦想。当初放弃它,是因为夺得英国国际芭蕾舞比赛的第二名后,我感觉到那已经是我的极限了,而芭蕾舞的艺术生命是非常短的,那结束后又该怎么办呢?我那时候就要做出一个选择,毕竟对艺术的爱还是可以延续一生的,即便我做别的工作。
《当代经理人》:你看过《超级女生》吗?对那些站在舞台上的女孩,你如何评价他们?如果有机会,你会参加吗?
达贝妮:看过。我不反对参加这类比赛。如果我很喜欢唱歌的话我也会参加,因为这没什么不好的,不管这些活动是出于商业还是公益,对参赛的选手都是很好的锻炼。她们都很勇敢,我也曾参加过很多这种比赛,对此深有体会,其实比赛过程中更看重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评委可能关注的是你的外在条件,但不要管那么多,只要是你所喜欢的、你所认定的目标,就应该大胆去做,因为那是通往你梦想的一条途径。
到贝丝家做客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进门换上拖鞋后,贝丝以她特有的法国人的慢条斯理,一边与我们打招呼,一边引着我们向里走,没有多余的客套。贝丝的法国名字是Aurélie,因为经常与中国客户打交道,所以给自己取了“贝丝”这个在她看来简单、大气的名字。
贝丝是那种很干脆、直爽的女孩,没有职业性的回避,也没有话题上的禁忌,喜欢的,会侃侃而谈;不感兴趣的,回答简单明了。她直言自己不喜欢创业,但因为没有更合适的工作,所以不得不去创业。她坦言,自己的创业是从嫉妒开始。虽然“嫉妒”在很多人眼里是贬义词,但她不能否认嫉妒为她带来的动力……
创业原动力
“当我打开自己多年前的一本泛黄的日记时,我发现有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在我的日记中,远远多于我在日记中提及的其他人。我仍然记得,她第一次到我们班上课时的情景,竟然穿了那么漂亮的一条连衣裙,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强烈地渴望那条裙子是穿在我身上的,那一整天,我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条裙子。更为糟糕的是,裙子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她的每条裙子、每件衣服都那么漂亮,而且都是大品牌,而我,对于名牌从来都不敢问津,从来都是到打折店里淘衣服。她居然还有自己的手提电脑。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在她生日的时候,她父母居然送给了她一辆车。虽然在以前的岁月,我从没有幻想过哪天我会有自己的车,但那天之后,我觉得世界上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拥有自己的一辆车子。尽管当时,我和她是很好的朋友,但事实上她是带给我伤害最多的人。在我的日记里,我明明白白记下了这一点,尽管现在这些文字会让我脸红。于是我开始利用大学的业余时间拼命地赚钱,就是为了不让她将我比下去。我很明白这是嫉妒,但我的创业生涯就是从嫉妒开始,或者说嫉妒是我创业的原动力。”贝丝向《当代经理人》表示。
贝丝出生在巴黎一个偏僻的小镇。由于家庭的不富裕,她在上高中时就开始负担自己的学费。而大学四年的时间几乎是一半用来学习,一半用来赚钱。
贝丝说自己在创业之路上还算顺利,没有遭受太多的挫折,除了周围中老人年的“鄙视”。“许多法国男士,尤其是老年人,都难以接受女性从商的现实。不仅男性,一些岁数稍大的女士也对女创业者有偏见。”
贝丝在大学里的第一份工作是给巴黎某出版社做校对,而就是这份工作后来成为了她的第一个事业。“刚开始时,我只是利用课余时间给一家出版社做校对。因为我在大学里主修新闻专业,文笔也还不错,有时不光是为他们校正错别字,还会把那些不通的语句进行修改或者修饰。这家出版社对我的工作非常满意,于是在他们没有校对工作让我做时,就把我介绍到其他出版社。就这样,我在大学期间为出版社做了两年的校对工作。”贝丝说。
这笔收入不仅让她的大学生活更宽余,也能偶尔去买一两件名牌,最重要的是让她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结识了很多出版社的负责人。后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出版社都找贝丝做校对,“尤其赶上出书的高峰期,在同一个时间段可能有十几家出版社一起找我。”开始时,贝丝只是把这些重合的工作介绍给同学去做。某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她从亲朋好友那凑了一笔钱,注册了一个公司,将这些出版社的校对工作全部揽下来了,然后再招聘其他校对人员来做,从中赚取差价。等贝丝大学毕业时,她的这家公司已经有专业校对人员40多人,而且除了校对业务外,还有图书策划以及包装等,她的公司在出版行业也小有名气。
Aza的起落
利用“校对”,贝丝顺利地挖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她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并不是出版业,大学期间的那位富有的朋友穿的那条漂亮的连衣裙一直刺激着她。她的最大梦想是有朝一日能穿上自己设计师设计的连衣裙。于是,她又注册了第二家公司,创建了定位于25岁到40岁的女性服饰品牌——Aza。
贝丝为Aza设计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但由于Aza的客户定位太过模糊,而且太宽泛,再加上巴黎汇聚了世界各国的服装品牌,所以Aza发展不到一年,就面临着破产的威胁。
看着自己的梦想、自己一手打造的品牌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贝丝连着三天三夜没吃没喝没睡,一直在上网,没有人知道她在找什么。第四天,她买上了到韩国的机票,直奔韩国。“通过网上资料,我发现Aza的款式和韩国当时流行的款式非常一致。”
在韩国的半个月,贝丝确实为Aza找到了代理商,于是,Aza从法国迁移到了韩国。
在迁移以前,通过对韩国市场的调查与分析,贝丝为Aza进行了重新包装与定位——定位于25岁到28岁的年轻女士。她的判断没有错,Aza在韩国果然非常畅销。接下来,贝丝又将Aza引到了日本。她说不久的将来,Aza将进入中国。
“当你创建一个品牌时,它就是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如果这个品牌真的要消失了,你会觉得你的生命里缺了很大一部分。”贝丝深有感触地说。
淘金博客
贝丝给自己的下一个规划是进入互联网行业中的博客。
法国是博客数量最多的欧洲国家,共计有600万至700万名博客,每10名法国人中就有1个人拥有网络日志,这个数字还在以每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猛增。其中82%的博客拥有者不足25岁,54%为女性。法国博客已在主流媒体拥有专门广播和电视节目。1%的网络日志吸引了8成读者,虽然不是每个日志都会有固定读者,但有的日志每日可吸引3000至1万名读者。这一现象带来的广告价值是无法估计的。
“我希望自己可以去分一块博客的蛋糕。”贝丝说。
对话贝丝
《当代经理人》:如果说你的创业是从嫉妒开始的话,假如没有嫉妒存在,你还会选择创业吗?
贝丝:我最早的梦想是毕业后,能到一家出版社或者新闻机构做编辑,我很羡慕新闻工作者。但是,在法国,除了广告、化妆、时装和艺术领域之外,大多数法国职业女性只能从事秘书或办事员等低层次工作,我觉得这样的工作不适合我,因为我是一个不能安于现状的人。尽管我不喜欢生活中有太多的元素,但却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做出点什么来。具体这个“什么”是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就是自己的事业或者那种创业的激情吧。所以,如果没有那个让我嫉妒的朋友,我还是会创业,只不过激发我创业的因素可能会是另外一个。
《当代经理人》:在法国,如你一样创业的女孩多吗?
贝丝:不多。因为法国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都难以接受女性从商的事实。所以,在法国,除了继承之外,你很少看到著名的、白手起家的女性企业家。我刚创业时,一直都不敢告诉我父母,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接受。直到现在,我还跟他们说我在一家大公司里工作,只不过职位很高。不是欺骗,只是不想让父母担心。
《当代经理人》: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很多职业女性都很注重穿着打扮,在这方面你有什么体验?
贝丝:法国女性着装非常讲究,要仔细选择合适的上衣和围巾,并佩戴与之搭配的耳环和手镯,每一个细节都得注意。所以法国的职业女性在选择服饰方面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法国人看到你戴着漂亮的围巾或首饰,他们会非常欢迎你。如果你参加法国的商业会议,剪裁得当的服饰配之以保守的色彩比较合适。
《当代经理人》:在与法国商人打交道时,你觉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贝丝:准备和很多人握手,法国商人喜欢在每次见面和分别时都握手,第二天见面还会如此;不要过多地笑,法国人一般不笑,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当你在高档饭店邀请你的商业伙伴进餐时,一定要请厨师或饭店老板到你的桌上,告诉他们认识他们非常高兴,同时别忘了,一定要把吃饭时的照片赠送给你的客人。
《当代经理人》:与同龄人相比,你是否觉得自己更成熟?
贝丝:我不觉得自己成熟,反而觉得自己像儿童一样生活,因为这样会让你的生活简单,而简单就是快乐的源泉。儿童的简单和成人的简单是不一样的,儿童的简单是没有力量和无助的,如果一个成人能做到简单,那说明你是很有力量的,因为你能够做到自己保护自己,又能让自己的天真一面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强大。
《当代经理人》:工作之余,你会做些什么?
贝丝:我不太喜欢旅行。因为工作需要,我一直都是 “空中飞人”,就好像一直在旅行一样,我会往返与中国与法国,法国与韩国,法国与美国,法国与日本……我也不喜欢音乐,只有在飞机上才会去听音乐,因为飞机的噪音总那么大。我喜欢安静,喜欢看书,喜欢上网与不认识的朋友聊天。如果我在北京的话,我还会经常到大大小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楼里坐坐,我喜欢那里的茶,也喜欢那里的氛围。
《当代经理人》:中国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贝丝:中国的商场每周7天都在营业,这在法国根本不可能。因为法国一直受天主教的影响,周日每个人都必须休息。因此,所有的商场、超市、多数的咖啡馆都关门。另外,中国的大多数职场人士都在勤奋地工作,而在法国,每周法定工作时间是35小时。所以我对中国的职场人士充满敬意。
7月末的一个晚上,9点,北京西单大街,人来人往。西单被誉为“中国青年人最大的汇聚地”。无论是南来的,还是北往的青年人,都会到西单看看。而夏末的北京晚上,一直被很多年轻人认为有某种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因此,在这个时间与地点一直跳动着两个最动人的因子“年轻、时尚”——太多的年轻人,太多的豆蔻年华。
不知是刻意选择、还是无意巧合,董思阳将我们会面地点也选择在了这里。
熙熙攘攘的年轻人大潮中,董思阳是那种很出众、一眼便能被挑出来的女孩,一袭绿色的连衣裙,给这浮躁的天气增加了几许凉意。
22岁,一般是刚读完大学的年龄,而她却已有了5年的创业历史——15岁开始参与商业,目前是香港凤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上海喜客多连锁餐饮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20岁时曾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评为亚太最具有潜力的女企业家,21岁被评为中国最年轻的女企业家,2007年被评为中国最有潜力的优秀企业家。在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她的艰辛,但在她脸上却找不出丝毫的疲惫与那种应有的成熟,很简单,她仍旧是一个22岁的小女孩,她仍旧保持着她这个年龄应有的清纯与活力,还有那时不时露出的调皮笑容……
一本书的启示
董思阳认为她和很多80年的女孩一样,拥有很多目标。她也总是在想方设法地实现这些目标。而目标决定人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17岁时,她为自己确立了人生目标,自此她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出生医学世家的董思阳,15岁自台湾到新加坡留学,休息时间便成了“赚钱”的时间。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卖花,那时除了发现这些社会实践能给自己的学业带来增进外,并没有意识到商业是什么样的,未来是否要在此领域发展。17岁时,她偶然看到一本名为《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的书,这本书介绍了很多成功的华人企业家,其中李嘉诚和郭台铭的创业故事让她深深的触动。不仅是因为他们白手起家且一波三折的创业艰辛,更在于他们获得成功之后对于社会的种种回报,这让当时只有17岁的董思阳从仅有懵懂的商业意识一下子清楚认识到了企业家的价值所在。反复阅读这本书之后,她憧憬着自己成为华人史上最杰出的女企业家。从此,在学习之余开始了她的经商生涯。
她在南洋理工大学读书时,通过跟校长的协商,在学校获得了一个2平方米的货架摊位,自此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最先是卖光盘,由于内容新销量很好,但后来销量却越来越差。经过调查,她发现因为跟校外同类店比,自己货品数量少、价格又相对比较贵。于是她开始转卖女孩的饰品,为此还从新加坡飞到中国有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进货。虽然后来没赚到多少钱,但获得了经商的第一笔经验。
幸运之神似乎总是很垂青那些执着的人。19岁,董思阳靠着自己以前积累的经验以及对市场的敏感度,靠卖橘子树的方式赚到了第一桶金——50万新币。之后利用这笔资金与几个朋友建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后来发展成为香港凤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做电脑软件进出口以及物流和人力资源调配,目前有近800名员工。22岁,她看重有机食品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后,在上海创立了中国第一家有机茶餐厅——上海喜客多连锁餐饮,倡导健康饮食理念、普及有机健康食品,预备一年内在北京、上海、深圳发展20家加盟店。
在追梦的过程中,她遇到过其他机会的诱惑也遇到过困难,但从未想过放弃。读大学时,孙燕姿的音乐制作人李伟菘到董思阳的学校选拔音乐人才,董跑到他面前清唱了一首张惠妹的《听海》,让李伟菘颇为赞赏她的勇气和嗓音。但她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这离她为自己的设立的目标太过遥远。
2005年,董思阳遭遇到了创业以来最大一次挫折。印尼巴淡岛要开发一个工业园,希望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房地产商进驻。于是她和她的合作伙伴就去投资了。然而当年印尼政局非常不稳,银行利率下降,按事先的约定印尼当地的银行是要贷款给她们的,但由于印尼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又决定把钱抽走给本国人用。因此,她们的现金流出现了断裂最终导致投资失败。这次失败给了董思阳很大的教训,让她认识到光有梦想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但她坚信:“人生没有失败,只有自我放弃;只要不放弃,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董思阳有一个美丽的愿望,成立一个残障人士基金会,专门为残障人士建立企业,招募残障人士员工,并将企业盈利全部捐献给基金会,使社会上的残障人士受益。在她看来,企业家和商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梦想。商人和企业家都会进行艰苦卓绝的创业,商人的目的是为了挣钱,而企业家则是为了实现梦想,伟大的企业家总是与伟大的梦想联系在一起的。
接触“大人”世界
世界顶尖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人脉关系,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门,让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贡献社会。董思阳认为企业家就是具备资源组合能力的人,通过组合资源为社会、为自己创造财富。其中人脉是很重要的资源,只有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网,才能更好地把握商机。
15岁,还是在父母前撒娇的年龄。但董思阳在那时由于半工半读,就开始接触“大人的世界”了,在她16岁时,开始接触成功学的课程,从那里她认识到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自此她喜欢上了这种国际学习的环境,在这种众多优秀企业家交流的平台上,她总是最年轻的那个。充满了激情梦想,又很有上进心的她总是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同时她也为这些优秀的大人们所吸引。
想起与亚洲总商会会长的结识过程,董思阳一直历历在目。她是18岁时在印尼的论坛上认识会长的。会长是印尼国会议员,官衔比省长还要大,看上去四五十岁的样子,但行事特别积极。带着团队成员到各个桌上敬酒。这种营销方式令小小的董思阳非常振撼。因为董是最年轻的,当她用英文跟会长交流,把名片递给她时,会长对年轻的她印象也非常深刻,于是后来两人在过年过节时常互相发信息问候,成为朋友。
这些成功人士的思维让她不断成熟,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使她得到许多借鉴,从而少走很多弯路。通过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董思阳学习到很多优点令自己迅速成长起来。而且重要的是她通过这样的交流,积累了很好的人脉关系。她认为自己幸运的是在每个关键的阶段都有贵人相助,比如成功学大师陈荣之,亚洲总商会会长等都曾提供给她很多重要的机会和帮助。
正是通过向贵人借力,可以使得事情事半功倍。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就认为他辉煌的事业成就,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在工作生涯中遇到的贵人。“贵人似乎总会在我的身旁出现,扶持我、鼓励我。”而这些贵人其实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
对话董思阳
《当代经理人》:你觉得自己和其他80后的女生有什么不同?
董思阳:我和她们一样,都有很多激情和梦想,但是不同的,我想可能是我有梦想并且勇于实践,有毅力和恒心去克服困难,最终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另外,比同龄人都早地接触大人们的世界,也是一个很大的不同吧。
《当代经理人》:如何管理80后员工?
董思阳:在我们公司800名员工中有40%以上是80后的员工。70年代的员工比较理智,有经验,管理他们用制度,公司的原则就可以;但80年代的员工不像70年代的员工,仅仅用制度去约束是不行。还要告诉他们这样做事的原因,激发起他们对于这份事业的梦想,免得他们对于制度心服口不服,造成潜在的危机。但他们的优点是敢于创新。对于他们要懂得放权,我相信只有能离开总裁后还能运转良好的企业才是真正好的企业。
《当代经理人》:繁忙的工作之余,作为女孩子你有什么保养方法?
董思阳:我认为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每天12点之前我就会睡觉,第二天早上7点起来。每周无论再忙,我都会从周五到下周一中抽一天休息,约好友一起做做喜欢的事情,比如聊聊天,看看书等。再有,我认为补钙对女性美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每天都会喝牛奶吃钙片,另外我定期还会做美容和健身。一个良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事业的成功非常重要。
《当代经理人》:平时有什么爱好?
董思阳:我是AB型血,因此我的爱好有静有动。我喜欢跳芭蕾,做瑜伽,打太极拳,休假的时候也经常在家看书,还喜欢潜水。潜在海水中和做瑜伽冥想时都可以令自己的心灵受到洗涤。晚上有时也喜欢出去开快车。
《当代经理人》:一般随身携带的哪些书?哪本书对你影响最大?
董思阳:我平时出差喜欢带一些关于佛教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有两本,一本是《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是它让我明确了自己要做华人史上最杰出的女企业家这个伟大的梦想。
另外一本就是拿破仑·希尔《思考致富圣经》,这是一本有关成功哲学方面的书籍。里面的一句话“只要你能想到的,并且相信的,终将可以成为现实!”一直在激励着我朝着那个梦想努力。
《当代经理人》:面对工作上的压力,你如何调节?
董思阳:我信佛,因此喜欢禅定,在每天起床和临睡的时候,禅定十分钟,定下心来什么都不想,这可以让自己有所沉淀。我的生活理念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工作当作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工作没有乐趣,生活就完全没有意义。而且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喜欢挑战,不怕失败。
步入我爱打折网的会议室,迎接我们的是午后柔和的阳光和像阳光一般柔和的我爱打折网 CEO——韩华,一个80后的创业女生。伴随这一切的,还有她那爽朗的笑声。韩华喜欢笑。
她的笑,不是笑不露齿的婉约,而是开怀大笑的爽朗,灿烂如38°的盛夏阳光——一定要是很快乐的人,才能够笑得那样毫无保留。
她的笑为她带来了很多朋友,也为她带来了很多信心——“在创业初期,在很艰难时,即便两天两夜不睡觉,我也能笑出来,笑会把所有的困难与艰辛全部融解。”
拥有灿烂笑容的韩华,给她的客户——我爱打折网的50万会员,每天都带来了好心情……
那些永恒的片断
刚刚20出头,就开始在异乡创业,照说经历坎坷无数。但是,在韩华的字典里,却找不到“困难”两个字。“我生性比较乐观,所以从来都是看见困难但不会认为是困难,也不会过多地去记忆与困难有关的事情。所以当很多人问我在创业过程中是不是遇到了很多困难时,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或许大家认为创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我真的没有感觉到艰难。我一直都觉得‘困难’是一个很复杂、也很模糊的概念,谁能给我解释清楚什么样的事情算是困难?如果说困难是难办的事情,那么我天天都在与困难交手。”韩华说。
韩华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在其他同学到外面勤工俭学,刷盘子、刷碗时,她就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源于大学二年级。那时,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很多计算机媒体很注重大学生群体,于是联合几所高校向这类报纸要活动、要赞助,如和《计算机报》合作,给高校赞助了很多年报,然后再以优惠的价格把报纸订给学生。“在你这订几十元,同学也高兴,报纸也开心,几年下来效益还是不错的,我也有了自己的收入。”
通过定报纸,她总结出了生意场上的一个规律:有蛋糕大家一起分享,一定要各方都受益,这样才可以把生意做好、做大。
毕业以后,凭借大学里积累的“生意经”,她很快得到了总经理助理的职位。但不安稳的她,硬是2004年辞掉工作、拿着东拼西凑起来的钱,开始了创业生涯。
尽管她一直都说自己不觉得创业很辛苦,但创业时的三个片断还是会时常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片断一:2004年她把工作辞掉,准备创业,为了省钱,过年时,给爸妈打电话撒谎说太忙回不去了。打完电话,她站在冬天的北京街头,泪流满面,那天天很冷……
片断二:她是陕西咸阳人,喜欢吃米饭。刚创业时,因为太忙,所以一天到晚吃方便面的日子过了很久,那时她的垃圾桶里除了方便面的包装没有别的。现在想起方便面,她就头疼……
片断三:每天早上起床,最先进入她眼睛的就是黑眼圈。那时,她的最大愿望就是什么时候可以睡到自然醒。
韩华坦言,那段时间自己确实坚持不住,想放弃了,但在我爱打折上碰到了一个会员,会员对网站的信心,重新点燃了她的希望。“会员都对我们网站有信心,我怎么能没有呢?”这个问题一直激励着她。
像风一样的女子
品味着创业的艰难,但她也享受着创业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创业成功的喜悦,而是因为创业、所以自由的感悟。
韩华坦言,她是一个不愿意束缚自己的人,她希望自己像风一样自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完全随性。
跟韩华的相见,也充满风一样的色彩。当你坐在会议室里等着采访她,而她的助理愧疚地告诉你,因为赌车她可能要晚到一些时,助理的话音还未落,她就会像风一样出现在你的面前。“我是那种很随性的人,在上班的时候,我突然想去美容,然后我就立马去美容,我想去健身就去健身。如果我觉得工作累了,就会出去逛逛商场,然后回来再工作。我不愿意给自己做太多的规划,生活应该给自己不断地制造惊喜。”
我不是女强人
跟韩华跟交谈,你会觉得她是那种很干练的女强人。
可是她并不愿意别人把“女强人”这个称谓送给她。“我从来不去想什么女强人,我是个恋家的女人,躺在床上发呆和冥想是最快乐的时光。而且,如果碰到适合结婚的对象,我会立马放弃现在的事业,去结婚、去渡蜜月,去作一个贤惠的妻子。”
对话韩华
《当代经理人》:为什么会选择创业?为什么会选择互联网行业?
韩华: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打算,我觉得这是沉淀在我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大家都认为我应该有自己的公司,做自己的事业。
选择互联网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的。中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他们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人中大多数不知该如何去享受生活,经常为吃喝玩乐犯愁。而商家也很苦恼,尽管天天在打广告,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特色是什么?于是产生了消费者和商家的信息非常不对称的局面,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嫁接消费者和商家的这种需求,达成一个消费者和商家共赢的局面。当时做网站的时候,就是希望我爱打折网能成为这个平台。
《当代经理人》:你认为80后女性创业者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韩华:因为我是学理科的,所以给人的感觉很理性。但又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肯定有感性的一方面。理性与感性并存应该算是女性创业者的特色吧。另外,无论是80前还是80后,创业者都必须有一个特质——坚持,这跟年龄没有关系。
《当代经理人》:你觉得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在互联网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韩华:互联网行业的会议啊、论坛啊有很多。每次去参加这些会议,放眼望去,你会看到一片灰和黑,很少有那种鲜艳的亮点,所以女士在这个行业中很容易被大家关注,这个优势是男性创业者很难逾越的。因为互联网的男士太多了,除非你的网站知名度很高了,否则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女性创业者来说,只要网站稍微有点知名度,传播力一定很强,这点优势很明显。
当然,劣势也很明显。当你和别的企业谈合作时,别人会觉得你是一个80后的孩子,尤其又是一个女孩子,很不靠普。不过这种劣势不止存在于互联网,其他行业的女性创业者、尤其是年轻的创业者也存在这种困惑。
《当代经理人》:创业意味着要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你是如何安排工作与美容、健身的时间?
韩华:我有一个便利的条件,就是不一定是上班时非上班,下班时非下班。如果我觉得我很累了,我就会拿出一个小时去放松一下,或者健身,或者美容,然后再回来工作。而且无论是健身还是美容,我从来不预约。于是经常有美容院的人建议我预约一下,然后我会大声告诉他们我不可以预约,为了这个预约要去挤很多时间,就失去了美容的意义了。
《当代经理人》:互联网行业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模仿。假如你有一个很好的创意,很多网站都会去做,如何避免这种模仿?
韩华:我爱打折,不是卖东西的,也不只是打折信息,这个“打折”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城市消费信息的汇聚——吃喝玩乐住行,只要是和消费有关的信息都在上面。你上新浪、搜狐是为了看新闻,如果你想花钱了,那么就上我爱打折。
另外,消费类的网站尽管很多,但能跟我们构成竞争的并不多,或者没有。我对我爱打折的核心竞争力非常有信心,单纯的模仿力是不具备任何威胁的。我爱打折的竞争力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网站文明、友好、互助的氛围,一个网站一旦形成这样的氛围,就相当于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有些社区,打架、骂人、拍板、黄色信息,这样的文字是决不会在我们网站出现的,一旦出现,会员就会帮着去管理了。所以我爱打折的氛围非常纯净,就像生活中的人对人,因为现实中人与人不可能上来就对骂,很真实,很有亲和力。一个网站形成这样的氛围,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是没有办法模仿的,即便你有再多的钱。另外一方面属于内容方面的优势。天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将在第一线消费的体验、经验等等发到我爱打折来跟大家分享,而且只在我爱打折上分享,不愿意去其他地方分享。所以即便有网站把我们的信息复制过去,也只能永远是第二。50万的会员,是一笔永远抢不走的财富。
《当代经理人》:作为一个80后的创业者,你如何管理80后的员工?
韩华:80年代的人跟70年代的人是不太一样,70年代的人更踏实,做事很认真;而80年的人做事有点浮躁,但他们更有想象力、创新力和激情,这些是70年代人无法与之相比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你只要让你的80后员工明白哪些是可以触碰的,哪些不可以,在规定之内,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所有创意都变为现实。互联网是一个你做一个活动,就会立马得到别人呼应的空间,这种呼应会让员工觉得因为受到别人的重视而开心。所以鼓励80后的员工到我爱打折上做活动,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很有效果。
《当代经理人》:有没有觉得自己要比同龄人成熟?
韩华:我从小就感觉自己要比同龄人大几岁,并且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心理年龄挺大的,小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老啊,现在看其实是一种优势,心志成熟。我是一个很双重性格的人,开朗和内向并存,活泼和严谨并存。该玩的时候,该闹的时候,我比谁都闹的凶,但我还是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
《当代经理人》:看过超级女生吗?如果歌唱得很好的话,你会去参加吗?
韩华:第二届超女的时候,我看过。我会推荐我身边唱歌唱得好的朋友去参加这个比赛,但我自己不会去,因为我不喜欢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这不是我的性格。虽然,去展示的话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但我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当代经理人》:如果让你选择事业和家庭,你会选择哪个?
韩华:我会选择家庭。对于女性创业者来说,要事业还是家庭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它们之间必然有一定的矛盾的。如果有了合适的结婚对象,我会放弃我的事业去结婚。我不希望自己是女强人,如果有了家庭,我一定会放弃自己的事业,而且这不是很艰难的事情,放弃就放弃,我没觉得可惜或者难过。人一辈子只能做好一种角色,而我希望自己能做好的角色是妻子。
《当代经理人》:休息时,一般会做什么?
韩华:睡觉。很多人可能会在假期,尤其是长假时订票出去旅游,而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我不会在人很多的时候出去旅游。我喜欢海,只要有海的地方我都喜欢,但只是短期在海边行,长期的话我还是喜欢北京。北京有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我出生在陕西,西安的很多东西都跟北京很相似,这种大气和厚重我还是很喜欢的。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1999年,他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赚了10万,这一年他高中毕业,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2002年,他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PCPOP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个性内敛、执着,但内心狂热;爱好汽车,尤其喜欢开猛车。
《当代经理人》:你如何看待80后创业一族的现状?
李想: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我们这个年龄更适合创业而已。
《当代经理人》:女生在传统印象中,都是小鸟依人,绝大部分都希望是在男生的呵护下。但如今这群80后的女生却走向创业的前台,作为一名80后的创业男士,你如何评价这群80后创业女生?
李想:创业是件需要激情、理性和坚持的事情,不过,女生的直觉往往比男人更准,这也是她们创业的优势吧。创业很难,女生创业就更难了。
《当代经理人》:你会选择80后创业女生作为自己的女友吗?为什么?
李想:肯定不会。一个人创业就足够了,两个人就要“世界大战”了。
《当代经理人》:作为一名80后的创业女生,在公司团队的管理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如果你在一个80后女生任老总的团队中,你会服从她的管理吗?你对她们遇到的挑战,有什么建议?
李想:我没当过员工,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有。既然选择了创业,竞争者和员工都不会管你是男是女,创业,就不是一般人干的事情,所以得承受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压力,这些必须提前想明白。
《当代经理人》:作为如此年轻的创业者,在面对客户时,你是如何让客户信任你,而不会因年轻而轻看你?
李想:谦虚,真诚,表达对于对方有价值的内容。
《当代经理人》:作为一名创业的过来人,你对80后创业女生有什么建议或者提醒,使她们能在这个激烈的创业道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李想:早点结婚,这样对创业会有质的帮助。这句话现在可能不明白,几年后一定会明白的。
高燃,1981年生,湖南人。200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2004年,在一家财经媒体做财经记者,2004年7月创办高维视讯,主要从事P2P视频直播技术的研发。2005年2月,高燃遇到了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两个人合并了公司,创立MySee.com。12个月后融进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现为MySee.com总裁。外表谦逊,内心狂热,喜欢读伟人传记,崇拜毛泽东式伟人,创业路上多有贵人相助。
《当代经理人》:你如何看待80后创业一族的现状?
高燃:相比前辈企业家,80后创业者现在全面处于劣势,能够发挥优势的主要还是在TMT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脉、创业经验和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80后创业者会走向成功。
《当代经理人》:女生在传统印象中,都是小鸟依人,绝大部分都希望是在男生的呵护下。但如今这群80后的女生却走向创业的前台,作为一名80后的创业男士,你如何评价这群80后女生的创业?
高燃:有人说,创业的女性是男人和女人之外的第三种人,她们对成功的渴望超过了她们的同龄人,同样,她们也会因为自己的事业而失去同龄人都有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但毫无疑问,她们也会快速成长,只要她们自己不打垮自己,总有一天,她们会凭借自己的智慧取得成功。
《当代经理人》:你会选择80后的创业女生作为自己的女友吗?为什么?
高燃:会,如果她们足够温柔,足够聪明,又足够漂亮,为什么不会?
《当代经理人》:作为一名女生,在公司团队的管理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如果你在一个80后女生任老总的团队中,你会服从她的管理吗?你对她们遇到的挑战,有什么建议?
高燃:不会服从80后的管理,男性女性都一样,而不仅仅是她们。挑战?最大的挑战应该来自于自己的欲望。
《当代经理人》:作为如此年轻的创业者,在面对客户时,你是如何让客户信任你,而不会因年轻而轻看你?
高燃:懂得很多会是一剂良药,对客户而言,你的言谈举止很重要,做事踏实,做人诚信。
张兰,1987年北京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1989年留学加拿大。1991年回国创业,开张第一家餐馆“阿兰酒家”,2000年创办俏江南精品川菜餐厅,现任俏江南餐饮集团董事长。2006年,胡润女富豪排行榜,其排名第21位。《当代经理人》:你儿子也是80后,你对80后这代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样?
张兰:我刚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习回来,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预测一下未来20年商业世界的变化。我当时很肯定地说未来一定是属于中国的。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我们国家这些80后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们走遍了全球,放眼于世界。我始终坚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此我对80后这代人给予厚望。
《当代经理人》:80后的女孩子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张兰:首先是她们的学识,她们至少都应该是大学本科毕业。知识能够教给一个人一种生活方式,能够让她具有判断事物的能力。知识的资本远远胜于创业时候的资金。其次就是跟男性相比,她们对于市场的第六感觉相当灵敏,这应该是上帝赋予女人的。还有就是她们的思维敏捷,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在创新能力上比我们这代人强很多。
另外,她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对于创业而言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她们见识了太多形形****的、不择手段的人和事,这让她们拥有很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弊的一面是,这个时代又有太多一夜暴富的神话,让这些孩子受到这股浮躁之气的诱惑,不能踏踏实实地做事。
《当代经理人》:除了这样的外部环境之外,她们自身还有哪些劣势或者说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依照你的经验,你认为她们要想创业成功需要怎样的素质?
张兰:女性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她们惧怕承担责任。现在的孩子太容易抱怨,抱怨社会、抱怨家庭、抱怨男友,用这种方式为自己开脱,而不去想自己的问题;另外,自信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而这些孩子没有那么多的社会经验和企业运作经验,因此在关键的时候可能掌舵能力会差一点,这需要她们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还有一点就是要包容,学会换位思考。
在我看来,自信来源于阅历,但是她们本来阅历就很有限,因此在这里,她们的自信应该首先来源对于现有知识的把握。另外一个是智慧。智慧是一个特别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你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你自己的心态,甚至包括你天生的性格。
《当代经理人》:我们这次在采访80后创业女生时,听她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累”,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张兰:我完全没有。这其实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人为什么会累?就是因为她有太多的不放心,不信任别人,总觉得企业离了自己就不行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要学会把生活和工作完全分开。这里所说的分开是指自己的状态,工作时间就工作,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不要把家人当员工,把家里当企业,对周围的一切都指指点点,这样不仅让自己很累,家人也会反感。我创业至今10年,没有参见过任何应酬,每天的睡眠时间都至少在7个小时,周六周日从来不上班,企业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事。还有一点就是要拥有享受生活的心态。一个人的品位和生活方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
《当代经理人》:她们有两个问题委托我们请教你。1、如何管理那些比自己年龄大、70年代的员工?2、如何让自己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
张兰:要想解决第一个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年龄忘记。既要忘记自己的年龄,也要忘记下属的年龄。是一个人的个人领袖魅力把团队团结在一起的,而不是一个人的年龄。
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风险投资都是投人的,因此关键还是在于你的故事是不是讲得出色,态度是不是坚定,自身的领袖魅力是否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不能问对方为什么,而是要明确地告诉他,我一定会成功和成功的理由。有没有你这家风险投资的支持我都会成功,因为没有你的支持,我还会找到别家。
· 让蔬菜听上贝多芬的交响曲
· 陈宇:四次创业 百折不挠
· 吴瑞林:辍学少年到“电话大王”
· 良品铺子:自办零食节,套住好吃佬
· 《老板是怎样炼成的》目录
· 变保洁为翻新 从年入15万到月赚15万
· 工具大王创业故事:小作坊何以成行业龙头
· 卢旭东:从打工仔到连锁老板
· 手工艺品再流行 宁波姑娘做布偶赚翻天
· 王老吉的创业发家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