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施正荣(1)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20 11:32: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luasweid)
  • 对话施正荣(1)

        叶: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轩尼诗财富人生 ,刚刚过去的2005年成就中国富豪的家电零售业,金融业以及IT产业此起彼伏的书写着关于财富的神话,而在即将进入2006年的时候,有一个人把他在无锡的一家企业带到了纽交所上市,一夜之间他成功的踏入了中国百亿富豪的行列,然而这一切还不足以吸引人们对他高度的关注,直到2006年伊始,当他的名字和中国首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开始记住了这个名字施正荣。

        叶:媒体最常问的您的一个问题,我想一般来说可能最开始要问你一个的问题就是成为中国新首富之后的感受?

    施:很多人这么问。

        叶:您是怎么回答的,您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回答的?

        施:说句心里话,我真的没什么感受,因为很多人讲你一夜暴富,好像一夜就把一个人给改变了,对我来讲,我认为真的什么感觉也没有,我觉得这只是一个人生也好,一个事业发展的过程,只是一个过程。

        叶:您之前有没有关注过不管是福布斯也好,还是胡润榜也好,关于国内的富豪的一个排行?

        施:没有关注过,

        叶:那您知道2005年中国首富是谁吗?

        施:荣志健是吧,听说,好像是荣志健.

        叶:福布斯榜是荣志健,那么福润榜不是很清楚?

        施:不太清楚.

        叶:那么之前中国有六七年排过这个富豪排行榜,他们都是出自哪个领域,你了解吗?

        施:我想大部分都是IT行业,对,这个有所了解,因为尽管我不关心,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什么。。。。(听不清)一般都是上市公司,这个信息都是披露的,根据一般所以说,往往之前都出于上市公司,所以中国上市公司最多的就是IT行业。

        叶:我们在2005年年末的一个节目盘点的时候我们一位经济学家就曾经断言,说中国的新首富很可能会出现在新能源领域,您的这样一个出现是把他的这样一个预测变为了现实。

        施:那他还是很有眼力。

        叶:刚才我们谈到,您所从事这样一个太阳能的利用的行列,您的企业,一上市以后就受到的投资者的一个追捧,您认为投资者看中的是这个行业的什么样的一个前景?您觉得?

        施:最近太阳能行业发展很快,从股市上讲总体表现是不错的,我们公司就说跟其他公司相比,就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从事太阳能发电产品制造的公司之一,而且成长的速度可以讲也是最快的之一,而且可以讲,营运能力是最强的一个公司,所以说,跟很多其他公司相比我们是具有实实在在的业绩的。并不是像很多高科技企业只是凭那一种概念。大家都知道全球经济发展都很快,资源消耗也在加速,据欧洲一些专业机构的最新研究,大概到2030年左右,我们储存在地球上的煤、汽和油的消耗将达到顶峰。

        叶:有这么?似乎就觉得是学界的一个耸人听闻呢?

        施:是,是,就是这么一个严峻的形势,我们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再过20年各国政府还不关注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可能到时候连寻找可再生能源的能源都没有了,就是这么一个严峻的形势。

        叶:您从事的太阳能发电这样一个行业,我在想,我们说起太阳能有些老百姓是有一些概念的,比如说有些人会用太阳能热水器,那么您的企业产品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太阳能热水器这样的产品呢还是?

        施:我们跟太阳能热水器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产品,我们是太阳能发电产品,事实它是一个半导体装置,它这个装置,我们可能对计算机芯片比较了解,它的集材和它的有很多工艺跟计算机芯片的过程是很相似的,我们所谓叫硅片,所以说它是一个半导体装置,直接把在光的照射下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半导体装置,是这么一个产品,所以它的科技含量各方面要比太阳能热水器高很多。

        叶:您刚才谈到你的产品,我知道您的产品90%是销往美国、德国、日本,我在想这些国家为什么要进口你的产品,而你的产品在中国找不到市场吗?

        施:怎么说呢?这可能是西方国家一个是政府的重视,另外一个是普通老百姓的素质,他们对这个,我刚刚讲了,对能源危机这个意识,至少比我们国家的国民这个意识要早很多,加上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很浓。我们也知道太阳能发电它现在这个成本价钱是沼气发电的7倍,风能发电的6倍,以及我们以前火力发电的11倍,中国老百姓可能要去支付这样一个高额的使用费用,可能在经济上就达不到?

        施:其实我们这儿有一个误区,这么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老百姓这个电费,每度电费增加一分钱,中国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市场.

        叶:每度电增加一分钱就可以做到吗?

        施:对,你可以计算一下,在日本是政府在你安装太阳能电站的时候政府是给你一次性补助,那么在欧洲呢,在德国是采用另外一个政策,就是政府给个政策,如果我们家装了三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那么我发的电全部能够卖给电力公司,我们家发的电都卖给电力公司,卖给电网,电力公司会以比一般的发电很高的价格收购,我们就讲五块钱一度电收购,这是在德国是这个收购定价,收购这个电力公司也是一个企业,他不可能自己掏钱来收购高额的电价,他会把这个多余的成本摊销到每个用户,摊销到每家每户,在德国是这样,每家每户一个月只要多付一个欧元,目前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像199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是每家每户一个月只要多付一个欧元,那么也就是我讲的,如果我们国内如果每家每户每度电多付一分钱,中国的人口是德国的多少倍?是不是?可能德国大概是一亿,中国可能12亿,十几倍的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太阳能市场就会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而且让你每度电多付一分钱,我估计连感觉都没有。

        叶:我知道您接触到太阳能发电是您在读博士的时候才接触到这个专业的,是你当时在选择读博士什么专业的时候,在选择的时候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呢,还是一个特别的机缘?

        施:应该讲是一个很偶然的机遇吧,我1988年到澳大利亚去留学,第一年是作为访问学者,当时我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的物理系做访问学者,我在国内所从事的专业是中科院上海光电所,我是从事的激光专业,激光物理,当时到国外第一年也是从事的激光与半导体材料的一种相互作用的一种工作,访问学者是第一年,第一年当时出国就很不容易,很想寻找深造的机会,那么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就碰到了我的导师马丁.格林教授,马丁.格林教授当时是新南威尔斯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的一位教授,在他这个电子工程系,还有一个叫太阳能光复研究中心,就是太阳能发电电池的研究中心,很巧,我当时也是碰碰运气,就敲了他的门,当时下午五点,门一敲把我的来意说了,他说我这里没有工作,那么没有工作就没有机会了嘛,后来我就说我并不是要找一个全职的工作,我只是想找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后他说请进,请进,就把我请到他办公室。

        叶:您刚才提到马丁. 格林教授,说起来是赫赫有名,他曾经是诺贝尔环境奖的获得者.

        施:2002年。

        叶:2002年,而且也被称之为太阳能之父,您是一个外国的留学生,之前也不是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些成果的,他为什么把你请到了他的实验室呢?

        施:这个也想和我们当时出国的尤其是公派的留学生的素质有关系,在国外应该讲取得了很多的成绩,给外国人留下的印象,一般公派的中国留学生肯定不会差,已经形成一个概念,我后来也问他,他说一般像你们公派的学生,在国内至少是中等以上,所以说作为一个教授,他要找学生也要找一些素质比较好的。

        叶:我知道您是用了新南威尔斯大学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样一个博士学位的深造?

        施:对。

        叶:您为什么能够做得到?

        施:可能我体会感觉比较深,老实说,出国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我在技术上有所建树,出国以后获取了这个学习的机会,当时确实非常珍惜,一方面可能为了生存还得在外面做一些打工。

        叶:说你还去麦当劳打工?

        施:对啊,打工吗,一打工就觉得还有这个深造读书的机会,就特别珍惜,一珍惜,就全心全意的扑在做学问上,一做学问真的钻进去了,觉得发现其乐无穷,当时一开始做论文,马丁教授就跟我讲,你就做太阳能电池,就让我做这个电池,那么我说那也挺好,我做了三个月,应该讲当时转换效率做的很高,做了19%,太阳能转换效率在一定条件下光照在电池上表面上有多少吸收的光会被转为电,这是转换效率,这是一个定义,转换的效率越高说明这个电池越好,这是有很多技术需要攻克,这时候我听说,当时我心里有一种想法,我的这些师兄们都已经做的很高了,我要做一个博士论文,最起码要比他们再做高个0.5%吧,当时是这么一个想法,但毕竟做不到,对吧,这时候听说楼上有另外一个课题,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就是多金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这是第二代技术,是那个导师刚刚是在做的新的课题,我当时听了这个课题特别感兴趣,因为我在国内,在光电的时候也做了一些薄膜方面的工作,也有一些相干,我就提出来跟教授说,你现在做的已经不错了,你真的想要改变?我说是,我想改变,他说行,那你就去吧,当时因为我们太阳能电池比较贵,贵就贵在它那个硅片,硅片很贵,硅片是占我们制造成本的70%左右,如果说把硅片的成本降下来,整个太阳能就很便宜,薄膜的技术就是为了针对这个问题,就是我不用硅片了,我把很薄很薄的硅定在像玻璃这样的很便宜的材料上,那么这样成本就很低了,所以我们讲叫第二代技术。老板说以后太阳能电池像复印机一样,(听不清),这个想法很好,可能跟我个人性格有关系,我这个人喜欢折腾,或者说喜欢挑战,这可能是骨子里的性格,我当时想法跟他们有点不一样,我就做了一些实验,三个月以后,我的实验结果比他们所有人都好。我就跟格林教授看了我的新结果,他当时看确实做的不错,我当时我就问他,我说是不是要沿着这个方向做下去,他说当然,因为他一百万美金的课题已经快到最后一年了,如果没有结果出来他也很尴尬,所以说他正式把我分到这个课题组,我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第一块我们叫连续性的膜生长在玻璃上,应该讲,用这种特殊的方法,世界上应该是第一个把这个膜成功的生在玻璃上。

        叶:刚才最开始聊的时候,1988年的时候,您是我们国家应该说是比较早的公派留学生,那会儿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为了出国而出国,那为什么后来又会选择回到国内再开创自己的事业,

        施:是,是这样子,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回国,包括我的导师的夫人也问过我,问我回不回国,我说可能目前打算可能不回,然后我想回国与我们目前这个大的环境有关系,应该讲还是来自于国内的发展,当时出国,也是因为觉得在国内,可能一方面可能是当时觉得国外的月亮比国内还圆,对吧?可能是从一种财富的角度,也有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想出国,回国的话确实认为回国有用武之地,我这是通过思考总结出来的,如果我们国内早开放20年,或者六十年代就开放的话,比如这么讲,说不定很多老的华侨都会选择回国这条路,因为我认为这个,当然像我这样在国外混的相当不错的,回国确实觉得回来有用武之地,那么我能够做比国外做更多的事情,那我想着回来,如果国内可能创业的环境还跟我出国当时差不多,可能我就不会回来,因为您回来不能做事了。不能做事不是浪费时间吗?

        叶:我知道你还是上海女婿呢?

        施:是啊。

        叶:那为什么后来最后会选择放到了无锡?

        施:放到无锡,我觉得无锡应该讲在吸引人才方面,尤其是海归人才方面,我觉得他们的力度真是很大,给人感觉很亲和,当时我们在无锡去也没有什么希望,只有一个朋友在无锡,就把一份可行性报告扔给了他们,结果他们把这个可行性报告给了当时无锡开发区新区的领导,然后2000年8月2日,可能,我就到无锡去做第一场报告,大概讲了3个多小时,讲完以后,他们的领导说这个想法好,他说你是不是到无锡来,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科学家来无锡当老板,当时我一听,这话我第一次听到。他这话说了确实让我感觉很好,而且很热情,政府出面很热情,我们尽管在其他地方政府也支持,总是感觉好像差一点,没有他们那么务实,然后在整个过程中,晚上吃晚饭也谈了很多其他的一些项目,什么美国留学生啦,什么的,我觉得这个地方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所以当时就下决心到无锡去,当然下决心归下决心,能够找到钱投资也是很困难,当时我记得一个新区的领导在无锡的一个投资者的门口等到了三个小时也没见到人,所以说也是很困难,最后还是无锡市的一个分管工业的一个副书记他发了一个行政命令,他们说如果你们认为施博士是一个人才,你们把他放走了,我们要找你的,在一个行政命令的情况下,才有一些国有企业(听不清),再加上一些政府下的一个风险投资基金,这么七凑八凑才把钱到位,才成立了这个公司,所以我也属于一种什么呢,也属于一种敢于冒险的,如果叫一般人要做事稳稳当当的,不到这个地步我肯定不干了,要是这样一个心态也做不成,你想七凑八凑才凑了几百万美金,而且当时有些投资者在政府的压力之下才把钱给我,甚至有些人说,把这个钱扔在水里,是这么一个心态,至少你听到这个话,你可以想象,在你困难的时候你很难再得到资金上的支持,对吧,我当时有这个平台就得干一把,所以我就这个想法,我是2001年的4月份,老婆孩子坐同一班飞机回来,把那边的家具该送的送,该卖的卖,然后房子租出去,我们坐同一班飞机回国,不是像有些人好比说我先回去试探试探,然后行了你们再回来。

        叶:想的就是一定要干一番出来。

        施:对,当时我觉得一方面好像很有信心,另一方面我觉得干不成大不了,干不成我再找这样的工作我想应该没问题,可能还是自己对这个领域的一种自信吧。

        叶:就是在2001年的3月份。

        施:2001年的4月份。

        叶:我知道2002年的时候你(听不清)经营上碰到很大的问题。

        施:到2002年的时候,到无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七八个月,还没有大规模形成生产销售,那么这时候社会上,公司里头就有一些说法,

        叶:我知道有一个挺刻薄的说法,说是又来了一个只打雷不下雨的企业。

        施:对,不光是,这个行业都是这样,2001年5月份在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尚德落户无锡的消息,我们业内就讲又来了一个只打雷不下雨的,以前可能就有这样的一个企业,后来没有做好,所以后来到2002年的2,3月份是第一坎儿,这时候到无锡已经有七八个月,什么东西还没有看见,社会上,无锡本地就讲,这个读书人到底行不行,还有一开始跟我一起应该讲开始创业的一些骨干开始离开了,当时我想,考虑也很正常,毕竟我在他们的眼里原来是个科学家,现在你要经营一个企业,到底行不行也很难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离开了。

        叶:你想,可能当地的一些人,后来进入你公司的一些人,从这个行业的有一个生疏性,那也就是心里原来构划的一个梦想,这些人我觉得不理解,或是离开可能还好接受,但是跟你一起,一个团队里面打拼出来的,然后一起回到国内想开创一番事业的,然后他告诉你说你相信是一个好的科学家,但你未见得是个企业的领导人,所以我要离开你,那个时候,这些人都说这话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动摇过?

        施:没有,没有动摇过,因为我认为他们只了解我的一方面,或者对我不是很了解,因为一个人对自己最了解,因为我心里很有底,你设备没有来,你不能怪我,如果设备来了,我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了东西卖不出去,那是我的(责任)你至少得给我时间啊,但是从外界来看,他们认为我压力很大,或者也会给我增加压力,如果我们讲你还行,你自己带的人都不相信你,看来你就是不行,这种想法也是有,当时我自己回想,当时我就是好像不以为然,所以我后来想,我当时怎么会这样?然后,还有一段时间就是公司没有钱了,确实没有钱,640万美金,就是买设备、搞改造、厂房搞改造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专利新材料项目产品投资合
·工业测控—物联网项目
·《 全身穴位刺激网套衣服
·网络英语口语学习家园中期
·《翔云》活性微生物、益生
·不用电的厨房空调寻求投资
·环卫机械设备(洒水车,自
·荧光胃液分析系统
·组建以上市创业板为目标的
·《德越》楼外楼餐饮公司
·新型行业营销联盟
·¥特种珍禽良种繁育兼生态
·节能减排项目---零排放
·年产秸秆生物质燃料40万
·新概念主题游乐圆
·便携式微型空压机
·打工不如创业,梓苑墙衣为你提供商务平台,墙衣生产加盟
·加盟投资梓苑墙衣必读 墙衣代理加盟
·[原创]梓苑高级防火墙衣诚招墙衣生产加盟商
·李嘉诚如何赚取第一桶金
·陈龙剑:拒绝情分关系创业做生意
·[原创]陈龙剑:创业开店如何选址谈房租
·医院建设提速医用建筑材料或成市场热点
·[分享]吴伟大学毕业养乌鸡带富一方百姓
·[分享]大学生“村官”胡鹏的“七彩”创业路
·独凤轩董事长于连富:一根骨头闯天下 资本竞相追逐
· 生意不好,老板会愁;生意太好,老板也愁
· 备了一天的货,不到中午就卖完了,是好事
南京盛荟生物科技
绿腾生态名茶特许加盟
加盟送等值教材——麦克米
性用品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