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信,你有价吗?!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10-12-20 15:30: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网友(daikuanddc)
  • 人的舌头如果出现了溃疡,你会觉得吃香喝辣都不舒服;眼下我们对社会的感觉,就如对出了溃疡的舌头一样--因为诚信出现了溃疡,不少事情都感觉别扭。而现在我们之所以对诚信的呼唤那么热切,也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这一溃疡带来的痛。

    这个诚信的溃疡,借用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话说就是"信用缺失"。

    这种缺失,在经济领域的"症状"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做生意欺瞒诈骗、老板拖欠工人工资和股市丑闻接二连三等等;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则是缺少信任,充满猜忌。

    央视"实话实说"最近播出的一档题为《行千里路,送万元钱》的节目,让人产生非常强烈的感受。一位西安农民捡到了一只内有一万元现金和许多有价证券、银行存折的皮包,主动与失主电话联系,表明要把拾到的皮包归还,但是,那个失主却认定那位农民是个小偷,认为他打电话与自己联系是想再敲诈一笔钱财,于是想方设法要把"小偷"引到自己的地盘上,报警后"一网打尽"。而那位农民却让弟弟和弟媳作"保镖",自己把一万元现金绑在贴身的裤腰上,千里迢迢赶到了成都。甚至在双方见面时,失主还作好了"布置",以防万一。然而,见面后,"真相(情)大白",农民硬是不要一分钱"回报"。当那个老板再三要把4000元钱作为酬谢时,这位朴实的年轻农民只是一个劲地重复一句话:"不是自己的钱不能要。"失主最后自然是羞愧难当,事后,他说这件事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节目现场,有人形容"这是一件不像真实故事的真实故事",还有一位学生说故事带给她的是一种"震撼",并且说,在现在这个不是坏人就是好人的社会,那位农民的行为,让人有一种"神圣"之感。

    为什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习以为常的"拾金不昧",会给人带来"震撼",让人产生"神圣"之感,甚至会觉得"不像真实的故事"?

    就是因为诚信缺失!

    人与人之间原本应该充满相互信任和关心,而有的地方却相互猜忌和防备,于是,对"好人"的要求,也就降低到了"不是坏人就是好人"的层次。应该说,诚信的缺失不仅导致了道德的滑坡,更严重的是,它还导致了伦理的失范和一种经过千百年锤炼而形成的传统的"丢失"。

    如果说这种损失还是属于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话,那么,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损失,也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了。让我们看看中国企业联合会近日披露的数字:全国为不诚信所付出的代价,每年达5855亿元!这个巨额的代价包括,每年因为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的各种损失约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费用约2000亿元。可见,诚信的缺失,已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再来看看一个具体的"细节":素有"天下第一会"之称的全国糖酒交易会现在除了被诟病为"烧钱运动"外,更被揭出了"繁华背后存在的怪诞",即高成交额与低履约率的矛盾,成交额已成了一件"皇帝的新衣",上百亿元的交易额中真正履约的不足两成。毫无诚信的意向合同除了可以显示官员的"政绩"外,没有一点实际用处。

    所以,诚信的"价钱"实在高得很。单从经济角度看,诚信每年至少就值5855亿元。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可以用数字统计的话,又该是多少?

    但是,现在我更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衡量诚信的"价钱"。让我们深入那位可敬的农民的心灵世界,去"评估评估"诚信究竟值钱几何。那位农民千里迢迢送巨款而坚持不要失主一分钱的报酬,这说明,诚信是无价的。在良好的文化传统和健康的社会中,诚信应该属于"非卖品"。诚信是不可出卖的。诚信是"无价之宝"。

    是的,诚信无价。让我们呼唤诚信,让诚信充盈我们的社会,让它洋溢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周围,像自由地呼吸空气一样自由地享受诚信所带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