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万亿地方债置换计划即将公布

2015-3-15 7:36:04东方财富 【字体: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要给10万亿元地方债兜底?要通过QE(量化宽松)来帮地方政府还债?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国版QE是不实之词。地方债务置换是在国务院对地方债批准规模之下,企业

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契约行为。

  中国证券网的报道称,朱光耀在3月11日下午接受采访时称,有关置换3万亿元地方债的传闻是空穴来风,国务院明确批准置换的规模是1万亿元。对于1万亿元地方债如何分配的问题,朱光耀称,财政部马上会公布具体计划。

  此前,从3月6日开始,关于中国版QE即将出台的传言,把中国经济界闹得沸沸扬扬。

  一部分分析人士执着地希望市场相信,货币宽松的强刺激政策就要出台了,在大量增发货币这剂“强心针”作用下,中国市场将会迎来一片“牛哄哄”。

  但另一部分分析人士则立刻反驳:要央行全部兜底地方债压根不可能!

  这场争执直到3月11日才暂告一段落。据报道,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3月11日明确回应称:“中国版QE是不实之词。”

  这个回应立即被市场解读为——央行不会用多印钞票来兜底地方债。

万亿地方债置换计划即将公布

分析人士称,中国经济当下遇到的问题,不应该、也不可能仅通过印钞票解决。

  中国版QE的猜想来源

  中国版QE的猜测,最初起源于3月6日一则关于地方债务的报道。可以肯定的是,当时,这则报道中完全没有提到央行会“出手”。

  经济观察网3月6日刊登报道称:“财政部已经批复了3万亿元的存量债务置换,其中1万亿元的额度已经批复到各省财政厅,西南某省获得300亿元的额度。”

  所谓“置换存量债务”,就是在财政部甄别存量债务的基础上,把期限短、利率高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成低成本、期限长的债务。

  “旧的政府债务,有3年的、3-5年的,一段时间就要还一次,现在置换成7年、10年的,债务流动性风险就降低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解释。

  通过置换存量债务的方式来缓解地方债务危机,这一做法已确定将会实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3月6日答记者问时曾回应:“对一部分完全公益性的平台借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我们已经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对一些历史债务予以承认,通过发债替换原来的平台债务,这样可以使债息降下来。”

  然而,批复存量债务置换的报道,却很快引起了“发散性”的猜想,不但置换量从3万亿元“发散”至10万亿元,置换方式也被猜测成是由央行认购。

  很快,对于报道提出的猜想又“发酵”成了“中国版的QE”,并由此得出了“喜大普奔”的中国牛市结论。

  经济学家激烈争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广发证券原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是持有中国版QE猜想的分析人士之一,他表示,自己预计存量债务的置换方式最终将会是央行认购。

  “赋予地方政府发行3万亿元特别地方债的权限,面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例如政策性银行),然后通过央行再贷款来认购。”刘煜辉称,这相当于央行直接购买高息的存量地方政府债务,类似于美联储的QE.

  这一观点也被称为“债务货币化”,实际上就是央行通过多印钞票来还债。多印钞票的结果是钱变多了,债还上了,货币流动性变强了,但同时,大家手里的钱也更不值钱了。

  刘煜辉进而指出,他相信中国财政部将在未来置换10万亿元级别的高息地方债。

  “10万亿元级别”一说,依据的是楼继伟在3月6日答记者问时透露的信息。当时,楼继伟表示,根据2013年审计署公开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地方债务审计情况,地方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10.9万亿元。

  不过,以刘煜辉为代表的中国版QE猜想很快迎来了另一拨经济学家的反驳。

  民生宏观团队的经济学家管清友和李奇霖便表示,中国全面债务货币化的可能性不大。

  他们认为,全面货币债务化不但与中国领导人的执政思路不一致,也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此外,全面货币债务化还和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不符,因为从近期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央行无论在“量”的工具还是“价”的工具使用上都比较谨慎,货币政策应该不会突然跳向QE.

  管清友等学者还分析,未来处理存量债务的方式主要还是依赖资产证券化、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购置不良资产、股权置换债权等方式,处理方式应该是温和、渐进的。“除非出现不可控的情形,否则采取类QE的方式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货币适度

  宽松预期未变

  中国版QE猜想的争论3月11日告一段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国版QE是不实之词。地方债务置换是在国务院对地方债批准规模之下,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契约行为。

  有业内人士很快把朱光耀的回应加以解读:

  ——“地方债务置换是在国务院对地方债批准规模之下”说的是,置换10万亿元债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至于是不是3万亿元,还没有官方表态。(编注:中国证券网最新传来的消息是,朱光耀11日下午在回应上证报记者有关置换的1万亿元地方债如何分配的问题时称,财政部马上会公布具体计划。)

  ——“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契约行为”可以理解为,决策者倾向于通过市场来慢慢消化债务,恐怕不倾向于用多印钞票来还债这么“刺激”的方式。

  事实上,不少市场人士对中国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总体预期并未改变。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副总裁、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分析,在当前欧洲、日本争相推出QE的国际背景之下,中国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是大势所趋,但宽松多少是个必须谨慎对待的问题。章俊同时表示,曾一度缓解了美国经济危机的QE政策未必适合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的中国。

  章俊比喻,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是周期性的危机,它更像是一场感冒,而QE则如同抗生素,几剂“猛药”之后,美国经济便逐渐复苏。但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却更多的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如同贫血,需要整体调理,才能慢慢康复。

  “部分落后产能已经应当被淘汰,如果简单采用大量增发货币的方式,或许的确能够暂时挽救濒临淘汰的落后产能,达到经济短期内繁荣的景象。但中国经济真正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不会有丝毫解决。”章俊说。

(责任编辑:DF15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