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不断而雨点未至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细则,的确在加速逼近。据媒体报道,近日上海市政府要求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尽快出台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指引,实施时间最快6月底。这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P2P信披标准。
信披里面的道道
“信息披露涉及两块,企业经营数据和企业管理层数据。后者定下来了,前者因为包括营业额、交易额、利润、预期负债、坏账率、逾期率等敏感数据,目前还在斟酌之中。”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P2P信披指引,虽然只覆盖全国正常运营P2P数量的7.23%,却引得全国1946家正在运行的P2P集体紧张。
分歧在于逾期率和坏账率。不少业界人士的看法是,在逾期率这个指标上,如果企业先行做了垫付,那么对外逾期率应该是0,但对内肯定不是0。这时候就产生了争议,是公布垫付前的还是垫付后的?是公布对内的,还是对外的?
疑问还没有结束,其次是坏账率。“分子是按三个月还是六个月的不归还账款算?分母是按待收额还是成交量算?目前为止业界都没有达成统一,各自执行各自的标准。”网贷之家创始人朱明春反问。
纠结的背后,其实是国内P2P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定位之争。
在监管政策没有正式出台、第三方征信牌照没有正式发挥效应并且与央行征信体系产生共振之前,走纯信息撮合路径的P2P并不能很快将规模做大,这点在国内首批P2P玩家的拍拍贷上得到了体现;而引入担保公司或自行本金兜底的众多玩家,不断上线非标资产产品,早已脱离借贷交易信息撮合路线。
痛点在于资金托管
“信披标准不可能一次性到位,肯定会在日后的实践过程中做出更契合市场与投资人的调整。”朱明春说。而跟规范信披同样焦灼的,莫过于P2P的全额借贷资金托管问题。
尽管截至目前,已经有超600家P2P接入第三方支付巨头汇付天下,但银行在借贷资金托管上的大面积缺位,仍显遗憾。目前大多数P2P跟银行所谓的“资金托管”,仍只是以风险准备金托管为主,极少实现了全额借贷资金的托管。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称,这并未从根本上杜绝自融、跑路等问题。她甚至亲笔撰写《P2P监管,到底管什么?》一文,探讨P2P资金托管模式。
在林采宜看来,P2P行业的资金托管,应实现独立二级账户式管理,并且托管机构需要具备相应资质。一方面,监管层及行业协会应指引已从事资金存管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取得相关资质;另一方面,引导更多的中间服务商,为托管机构提供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降低资金托管系统的开发成本。
而关于上文探讨的信披机制,林采宜认为P2P需要强制披露融资项目基本信息,包括融资者匿名信息、往期逾期情况、贷款金额、贷款目的、还款保障和还款计划等。
(责任编辑: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