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是否真正创造价值、为经济解忧?代表新经济的中国
A股站上5100点,上一次的历史高点6124点似乎指日可待。而A股的“泡沫指数”(股市总市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超过2007年。
与之相对应,中国经济正在加速下滑,关于虚拟经济是否脱离实体经济的争论再起。
A股“泡沫指标”创历史
A股的火爆行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
6月12日,上证综指报收5166.35点;创业板指报收3899.71点,沪深两市成交约2万亿元。
当日,上证所股票总市值达41万亿元,深交所总市值为30万亿元,两市总市值达71万亿元,远远超过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63.65亿元。
股票总市值和GDP比率被称为股市“泡沫指数”。股神巴菲特说过,在任何时候,衡量股市估值水平的最佳单一指标,很可能就是股市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当这一比率超过100%的时候,意味着需要对股市采取谨慎的态度。
目前,A股股票总市值占2014年GDP的比重是111.55%。按照今年GDP 增长7%比例估算,今年中国GDP总量是68.1万亿元,A股股票总市值占今年GDP的比例为104.26%。
A股“泡沫指数”已创下历史之最。2007年A股经历大牛市,这一数字是103.17%,而2006年仅是33.7%,2008年大熊市曾降低至31.62%,至2009年小牛市曾重回55.66%,但2010年又跌回46.48%。
宽松造就全球大泡沫时代
事实上,在全球货币宽松时代,经历历史大泡沫的不仅是A股。
有报道称,通过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统计和全球股价指数推算,全球总市值截至4月底达74.7万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算的2015年全球GDP为74.5万亿美元。换言之,全球“泡沫指数”约为100%。
2014年底,美国股市市值在24万亿左右。而美国的GDP是17.4万亿。也就是说,美国股市2014年的“泡沫指标”是137.93%,高于中国A股。
尽管有人说,这体现了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却不能不警惕,从历史来看,大多数股市的见顶都与“泡沫指数”的见顶同时发生。
不过,“泡沫指数”何时为顶却不好说。比如,早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美国的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即为183%。
股市“为国接盘”?
宽松的货币环境带来虚拟市场的繁荣,却也让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太远的担忧开始加大。
眼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贸易、消费)中,投资和贸易两大“马车”已显疲态。
国家统计局11日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11.4%,较前四个月下滑0.6个百分点,创四年新低。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外贸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8%,降幅较前4个月加深了0.5个百分点。1-5月出口同比仅为0.7%,逼近零增长。
对于股市火热与经济数据背道而驰的现象,一些市场人士提出,“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论据是,大牛市在刺激消费的同时,还可以为融资贵、难的中小企业“输血”。
这一说法似有数据支撑。统计显示,今年A股有193家公司IPO,募资4777.79亿元,有269家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再融资3696.97亿元,总计融资8475亿元。
但经济学家许小年对“输血论”嗤之以鼻。他说,目前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解释目前的股市疯狂。除了凯恩斯的动物精神。
许小年称:“中国经济现状是产能过剩,不是差钱,而是差可以挣钱的投资机会。 但放眼望去,没有比股市更赚钱的。货币宽松的钱没有去实体而去股市。”
股市越涨
实体经济会越糟?
股市这只“小狗”是否脱离实体经济这个“主人”跑太远、“小狗”是否能为“主人”正确带路?争论又开始了。
而事实上,自本轮牛市启动以来,尤其是央行几次降准降息后,市场上一直不乏质疑声音,甚至有人提出,股市越涨,实体经济会越糟糕。
许小年的看法是,相较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和从资本市场中融资,股本资金的成本远远高于债务资金的成本。
“短期来看,确实出现了脱实向虚的迹象。”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所谓“脱实向虚”,就是资金脱离实体流向虚拟经济。
李少君认为,这种迹象反映了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实体经济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正在逐渐消失。
不过,李少君表示,这也明确了,资本市场可以在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也发表观点认为,资金流入虚拟经济并不是“洪水猛兽”,因为股市对资源配置的效率非常高。
张忆东认为,股市能将资金更有效率地配置到新兴的、有需求、高效率的产业中。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也提到,股市的繁荣是对新股发行和企业正常融资功能的恢复,能通过大量的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扶助有活力的创新创业公司。此外,也有利于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恢复。
从“脱实向虚”
到“由虚哺实”?
在李少君看来,股市这个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新兴产业上。
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企业对于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很多这类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资金信贷的支持。而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包括以中关村园区为代表的科技园区的复制和拓展,都体现了股票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
第二,体现在传统产业转型上或者说国有企业的改革上。
“任何一次国有企业的改革都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价格定高了,可能有悖于市场价格;如果定低了,就会带来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李少君说。
资本市场最大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国企在改革过程中进行资产定价。将国企改革依托在股票市场这样一个公开公正的市场上,有利于其定价机制的发挥,也就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顺利地向前走。
李少君认为,能够预见的是,如果资金流向一个具有竞价能力、具有更高的资金配置效力的市场,那资金“脱实向虚”之后会“由虚哺实”,并且,“由虚哺实”的现象也正在发生,甚至可以预期将来会更大规模、更长时间地发生。
在李少君看来,当前以互联网+、传媒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企业通过股市获得了相对而言比较丰厚的融资,这对于新兴企业成长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新三板、注册制,包括未来将推出的新兴产业板、四新板等,都在弱化过去的标准,即重利润、重规模。这些都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更大的支持,发挥了更多的支撑作用。
“神创板”
是否反映结构转型?
代表新兴经济的创业板似乎也在反映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12日,创业板指数年初至今已上涨164.97%,远远跑赢上证综指59.72%和深证成指64.31%的涨幅。其中,暴风科技、中文在线今年来已涨2891.83%和1503.24%。
创业板股票的涨幅远远脱离其整个板块的实体业绩表现,也因此被称为“神创板”。
截至6月12日,沪市股票平均市盈率为24.95倍,深市股票平均市盈率68.92倍,创业板股票平均市盈率达143.52倍。
认为“神创板”走势反映和支持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投资者众多。
中邮基金投资部总经理任泽松日前公开表示,过去传统产业的成长,可能一个上市公司能够连续5年、10年维持20-30%的增长,就会有非常大的投资机会。但是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指数级的增长,跟以前的模式不一样。所以这一轮,真正很多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增长速度都是指数级的,不是之前线性的关系。
中欧基金成长策略负责人曹剑飞则表示,现在的A股有一点类似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之间的过程,就是投资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然后出现一个换挡期,它拉动经济增长的主线应该从投资让位到新的东西。
这个“新的东西”,曹剑飞认为,就是创新。
在曹剑飞看来,在一个大的转型时期,都会打破垄断,进行改革创新,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在这时候诞生的。
至于可能诞生的“伟大的公司”,任泽松看好互联网金融,包括互联网视频、互联网汽车等,此外还有生物和基因治疗。任泽松认为,生物和基因治疗方面可能会诞生下一个超过互联网的行业。
但对于国内互联网股票的疯涨反映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这一观点,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显然并不认同。
6月8日,马化腾应邀前往中国证监会发表演讲,马化腾表示对A股市场中连续飙升的妖股表示不可理解,认为这些企业都在互联网行业中排不上号。
争论还将继续
A股方向选择?
中国股市是否真正创造价值、为经济解忧?代表新经济的中国新兴产业是否能在股市暴涨中真正受益?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好处是否比其弊端更显著?这个命题有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从来没有结论,但争论依旧。
这样的争论一旦将“国运”置入其中,就更加影响深远了。
目前,由于参加争论者中有诸多对中国宏观决策有重大影响,其中部分观点甚至本身可能就反映决策制定者们的意志,投资者就不能不关心,现在是否又到了方向选择的时候了。
财经媒体人吴晓波在其文章《疯了》一文中这样表述:“对于所有的投资人来说,非理性地拥抱泡沫,也许真的是眼下最理性的经济行动。”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