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前两周开始,央行和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调研权益类投资情况,开始摸底银行权益类资产的风险敞口。
“监管层主要是想通过对商业银行权益类投资的摸底,进而对权益类资产的风险敞口进行评估,评估主要通过做压力测试来评判风险敞口的规模。”
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压力测试结果稳健的话,监管层可能会进一步窗口指导银行业加大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但如果是风险较大的情况之下,也存在缩减的可能。
据了解,目前摸底情况还未反馈至银行。截止发稿,未联系上述监管机构予以置评。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截至2014年末,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资产余额为15.77万亿元,共涉及11大类资产,其中,超过10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比例为67.92%。
【相关报道】
政策利好鞭策银行业转型提速
对于整个银行业而言,上半年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央行三轮降息、三轮降准的政策“组合拳”。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系列“组合拳”可谓一石二鸟:于实体经济而言,降息降准有效提高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供给,进一步改善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特别是对金融资源更好地进入“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提供正向激励;于银行而言,实体经济的改善进一步反馈到银行系统,有助于避免银行坏账的集中出现,且长期来看有利于加速银行业转型,推动银行业变革。
三轮降息、三轮降准、大额可转让存单推出、取消存贷比考核……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迎来前所未有的改革“催化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加快了商业银行转型的步伐,鞭策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向轻资产业务转型,即将出炉的中期业绩或将受益于此。展望下半年,政策红利进入集中兑现期,且一系列重磅“催化剂”尚待落地,银行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政策助力转型加速
对于整个银行业而言,上半年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央行三轮降息、三轮降准的政策“组合拳”。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系列“组合拳”可谓一石二鸟:于实体经济而言,降息降准有效提高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供给,进一步改善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特别是对金融资源更好地进入“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提供正向激励;于银行而言,实体经济的改善进一步反馈到银行系统,有助于避免银行坏账的集中出现,且长期来看有利于加速银行业转型,推动银行业变革。
与此同时,降息过程中还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在前两次降息中,存款利率幅度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再由1.3倍调整至1.5倍。两轮上调结束后,一浮到顶的银行已经绝迹,预示着利率市场化接近尾声。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短期最大的冲击莫过于存款流失,如何稳定存款成为银行业眼下最大的挑战。
挑战中孕育着机遇,机遇的核心便是商业银行获得的定价权。利率市场化意味着信贷产品及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机制的市场化。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展,新收入增长点的培育,都可以弥补由利差缩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现实来看,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更趋理性,存款利率总体有所下行,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定价格局基本形成。
“以存定贷、存款立行等传统管理思路,或会逐渐让位于更为科学、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银行经营也将向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6月份后,银行改革“催化剂”密集落地,也在为商业银行加强主动负债注入动力。央行于6月2日正式发布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使大额可转让存单重登舞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加强负债管理主动性和稳定性的有效工具。同时,随着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呼声已久的取消存贷比考核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样为银行提升主动负债扫清障碍。除此之外,银行业务分拆、混改等多项改革也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有序推进。
“制度和环境的变化加快了商业银行转型的步伐,鞭策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向轻资产、节省经济资本、获取稳定回报的业务转型。”业内专家认为。
年中部分业绩或超预期
当前出台的各项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其重点一方面指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银行信贷结构;另一方面敦促银行业加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变革盈利模式。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一系列政策的鞭策与激励下,上半年商业银行围绕业务发展重点和管理体制等两方面的内容,不断探索新的业务管理和运行模式,加大改革和转型推进的力度。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即将揭晓的上半年银行业绩表现或因此超出预期。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加速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是上半年整个银行业的发力方向,信贷配置更加着眼于支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进一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使业务结构不断与宏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与此同时,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商业银行在加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变革盈利模式。在这方面,中小银行的表现更为突出。从今年一季报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步伐继续加快,中间业务收入延续了近年来大幅增长的趋势,其中,平安、光大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分别实现了67.98%和62.39%的高速增长,招行、浦发、民生、中信该项收入增幅也分别达到了49.23%、38.28%、38.01%和32.68%。与此同时,投行、托管、理财等新兴业务继续成为拉动该项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轻资本化正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除此之外,自年初以来,银行继续推进以提高管理效率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新一轮结构改革悄然启动。不仅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在行业内逐渐取得共识,并且正进一步向业务拆分单设机构延伸,同时,银行业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也正在积极研究。
“虽然上半年叠加几次降息及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但我们预计上半年上市银行仍可维持净利润的正增长。业绩可能超预期的因素包括息差表现、部分手续费及中间业务收入、部分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平安证券表示。
红利有望于下半年集中兑现
如果说上半年是利好政策的孕育期,那么下半年就将成为红利的集中兑现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银行业表现的“催化剂”将来自于经济增速见底预期的进一步明确以及改革转型红利的持续释放。
国金证券认为,当前外部监管大环境已经进入为银行不断开窗的大周期,银行业非常明确地重新站上了政策风口,超预期利好因素密集,银行业将迎来体制机制变革驱动的估值中枢直接提升。“目前已进入银行板块利好密集兑现时期。展望下半年,一系列重磅”催化剂“尚待落地,这其中包括高估值业务分拆、员工持股和引进民资战投等银行深改措施的推进,投贷联动、兼并收购、系统性坏账剥离等。”国金证券称。
与此同时,长江证券认为,“中期有宽松周期与国际化,长期有资产证券化与混业;利率市场化平稳过渡的概率很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理财业务打破刚性兑付化解银行资产质量风险。下半年”催化剂“作用有望持续:国企改革方案落地,个别银行混改将不断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或陆续在银行实行,业务分拆成立子公司不断催化板块行情。”
站在政策红利的风口,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应紧抓这一机遇,不断调整优化经营管理的策略和方法。“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深刻变化和粗放经营模式的逐步失效,银行业必须更加重视经营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未来包括几个重点:一是以差异化立足市场;二是以创新提升服务;三是以机制优化激发发展潜力与活力;四是以新科技运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业内人士表示。(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责任编辑:DF142)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