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政策就不出手 调结构意图更加明显
最新出炉的外贸数据,给中国经济“半年报”抹上黯淡的一笔。继5月小幅微增后,6月外贸数据继续探头向下,进、出口出现了16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15.1亿美元,下降2%。其中,出口1743.2亿美元,下降3.1%;进口1471.9亿美元,下降0.7%。
专家普遍指出,目前影响出口的不利因素在短期内可能还难以消除,而且预计也很难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全年外贸将维持弱势的表现。不过,虽然外贸增速并不乐观,但其结构却有积极的变化,这样的趋势与今年高层对整个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增强,对结构调整更加重视是一脉相承的。
“三座大山”压顶出口
自2012年1月以来,我国外贸增速有波动,但整体处于增长态势,只是增幅略有变化。与去年1月外贸负增长不同,今年6月的外贸增长并非如此前受春节季节因素影响,所以其透露出的外贸形势之严峻更令市场担忧。
5、6月充满“寒意”的外贸数据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外需、成本和环境”三座大山的压力尤为凸显。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在发布会上说,近期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有外部市场需求低迷、出口成本上升、贸易环境恶劣等因素。
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是抑制我国出口的扩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外部市场需求的疲软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在下滑,出口的增长陷入低迷。”郑跃声说,根据海关调查的近2000家出口企业的反馈,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45%以上的企业反映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同比在下降。
特别是6月底的调查显示,有49.2%的企业反映新订单金额同比减少。这个数据较上个月扩大了1.9个百分点,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有企业反映订单下降的比例在扩大。
与此同时,汇率、劳动力工资等出口成本在持续上升,也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出口难度。今年以来,人民币一改缓慢升值的态势,对主要货币出现快速升值。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底,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116.3,较去年年底已经升值了5.6%。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对上证报记者说,今年一季度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很大,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这无疑对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很大。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通常较有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后,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会有所提高,这就减弱了其价格竞争力,导致出口减少。
国内劳动力成本继续增加也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多个省市区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在接受海关调查的企业中,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7成左右的企业反映成本上涨的压力在加大,产品竞争优势逐渐在削弱,出口的难度加大。
“6月底的调查结果显示,仍然有70.5%和59.8%的企业反映劳动力、汇率成本在增加,这个数据与5月底调查的数据基本持平。”郑跃声介绍说。
以备受关注的通信、光伏“双反”案为代表的贸易争端,也直接反映出贸易环境的恶化。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一共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22起贸易救济调查,由于贸易摩擦发生的国家、产品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对我国相关优势产品的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在进口方面,国内工业生产放缓,抑制了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世界经济逐步下行的态势当中失去了有力的支撑,这些也成为我国进口不振的因素。
5、6月的数据也预示出今年整个外贸形势堪忧。
郑跃声直言,上述不利因素在短期内可能还难以消除,并且目前没有出台新的刺激政策的消息。下半年的进出口,仍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从全球角度来看,目前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表现都是比较低迷的。国内工业生产有所放缓,多个产业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降,都会抑制进口。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也对记者说,目前的工业品订单指数不是很高,“钱荒”也可能对外贸企业的资金链有影响,全年看,外贸将维持弱势的表现。
外贸数据传递结构性变化信号
虽然外贸增速并不乐观,但其结构却有积极的变化。这样的趋势与今年高层对整个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增强,对结构调整更加重视是一脉相承的。
且不说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在全球主要市场贸易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国对外贸易的表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最好的。单看中国本身的贸易结构变化也是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政策意图更相符的。
从国别来看,我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其占我国进出口比重也有提高。不同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增速下滑和小幅增长,1-6月,我国对东盟、南非、新西兰进出口分别增长12.2%、22.9%和20.2%。
从国内的出口地区看,据海关统计,虽然东部沿海所占进出口绝对比例仍然较大,但中西部外贸出口速度却表现更出色。据商务部人士介绍,我国外贸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外贸经营主体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货物贸易方式结构明显改善、扩大进口取得积极成效、品牌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对外贸易质量逐步提升,这些都是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积极变化。
(责任编辑:DF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