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2年之后,“电力改革”的大门再次启动。1月15日,《中国经营报>博客 ,微博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获悉,发改委正式批复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首个监管周期(2015年~2017年)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
而在2014年底,《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日前,有消息称新电改方案有望今年3月后推出。
此外,据电厂联盟网统计,仅在2014年12月15日至2015年1月9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拟在建电厂工程项目达240个。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数据亦表示现在行业处于大上电力项目时期。
对于电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表示,“此次电改其核心内容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通俗说法就是要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竞争局面,具体的改革方案有各种,最后那种成行还不确定,有各种可能的组合。”
包括银河证券 、申银万国在内多家券商在近期的研究报告中对“电改”前景寄予厚望,认为电改不仅利好电力板块,其下游高耗电产业也将因购电成本下降而受益。不过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对电改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电改方案能否彻底市场化,民营资本参与竞争能否保证不被歧视等目前还有很多细节不清楚。”
“电改”破局
根据《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在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建成后,积极推进发电侧和销售侧电价市场化。鼓励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把输配电价与发电、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
据预测,首个监管周期(2015年~2017年)深圳供电局销售电量分别为778.45亿千瓦时、811.02亿千瓦时和846.71亿千瓦时,这也就意味着深圳供电局在2015年将减少近7亿元经营收入,三年累计约减收24亿元。
据悉,深圳输配电价出台仅是电改的一部分,从改革的逻辑上来讲,在制定独立输配电价、改变电网经营模式后,需要搭建独立交易平台,通过配套改革建立新电力市场。
长久以来,我国传统电力交易方式是买卖双方互不见面,由电网企业统购统销。发电企业和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政府定价,没有价格谈判权。
有分析称,从目前我国的电力管理体制来看,电力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是不顺畅的,电力用户缺乏选择权和议价权。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电价改革,而电价改革最关键的一环就在输配电价。电网具有自然垄断性,根据电网的实际成本确定输配电价对于建立一个有效的电力市场至关重要。
而电力价格改革的目的,就是让电力回归它的市场属性。
实际上,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5号文”),提出“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四大改革任务,但是该方案实施两年多之后便没了下文。
之所以在时隔12年之后再次重提电改,林伯强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这一轮需求下滑,致使电力相对过剩,这就为改革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二是,电网的垄断,造成的效率问题引发了争议,国家领导层下了决心要做改革。三是环境的压力。目前居民电价是通过交叉补贴来压低的,以往改革常常导致价格上涨。”
卓创能源分析师郄婧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此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通过核定电网企业的输配电价,打通电力供求两端的中间环节,最终推动竞争性电力市场的形成。”
在深圳此次改革中,电网不再作为电力交易主体,而是扮演输配电服务商的角色。政府部门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核定准许成本和准许收益,以成本加成的方式固定电网总收入,并公布独立的输配电价,输配电价确定后,国家按照管理公用事业的模式对电网监管,在此基础上鼓励发电、售电侧竞争。
林伯强认为,“拆分电网是这轮改革的目标,但改革还是要做些试点。中国地域范围大,各个地方的局限条件可能不同,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尝试。错了总结经验,对了再逐步推广。”
据悉,在深圳市电网试点后,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内蒙古西部电网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正在着手制定相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政策,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为全面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创造条件。
不过有研究员对于此次电改的“前景”仍然持保留态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深圳试点电网电价的模式,并未就售电侧细则如何做出明确的解释,此外售电侧如何引入有竞争性的民企,引入民企之后会不会产生不公平竞争;售电侧改革之后会不会引发火电企业之间的竞争,被淘汰的企业怎么处理,如何退出,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都需要彻底厘清。”
业绩可期
与该研究员谨慎乐观态度相比,大多数券商对此则比较乐观,认为2015 年将是电力改革“破茧而出”的一年,售电侧与发电侧的市场化是最具魅力的方向。
众多券商乐观的逻辑来自于国家对电力企业重视以及电力公司近年来优异的业绩,先是《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此后有关领导和部门多次大力提倡“一带一路”推进电力设备走出去。
此外,2014年特高压获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特高压线路审批和建设有望再上新台阶。国家电网此前明确提出,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四交四直”全部开工,并计划今明两年开工“五交五直”。市场预计会有两条交流、4~5条直流特高压线路获批,有望带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可谓借足了政策的东风。
与此同时,受益于煤价下跌、水电增发、降本增效等利好因素,2014年发电企业交出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单——利润总额、EVA等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华电董事长李庆奎在2015年新年致辞中称,中电投在2014年11月就完成年度利润目标,华能电力、大唐电力经营业绩也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12年,发电行业在经历亏损、高负债后,首次扭亏为盈;2013年经营业绩持续改善;2014年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创出历史新高。截至2014年10月底,五大发电集团利润总额737亿元,基本接近2013年利润总额,预计全年可能突破1000亿元。
被众多券商一致看好的国投电力 (600886.SH)此前公布的业绩预增公告称,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0%以上,2013年同期盈利33.05亿元。公司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雅砻江水电来水好,新机组投产发挥效益。
同样受益于雅砻江水电的还有川投能源 (600674.SH),公司预计,201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54%,2013年同期盈利13.66亿元。
除了水电增发之外,煤价持续下跌,火电企业成本端下降,也是其业绩增收另一重要因素。华电能源 1月15日披露业绩预告称,由于公司技改、节能及调整煤炭结构,预计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2亿~1.7亿元,同比增加750%~1100%。
东北证券在其电力行业2015年策略报告指出,“2014 年以来,火电行业受益于电煤成本的大幅降低,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未来煤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火电有望继续维持较高利润率。来水偏丰叠加大中型水电持续投产,未来水电行业盈利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2015 年电力行业经营层面不存在潜在重大利空,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将释放大量制度红利。”
林伯强认为,“2015年的能源价格改革十分值得期待,2015年能源领域的价格改革或将是近几年关注度和推进力度最大的一年。电改外部环境进入理想状态,进一步推动电改的时机已成熟。”
有分析指出,因为电力行业具有盈利质量高、现金流状况佳、重置成本高、资源禀赋价值高,从产业资本定价的角度看,大型电力公司具有显著的并购价值。在电力改革契机下,发电行业具有向售电侧整合的可能性,目前已经有不少大型发电企业正在准备进入售电市场。
此外东北证券认为,“优质火电将受益大用户直购比例的提升;中小水电将凭借成本优势在未来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充分受益;售电侧的放开将大幅降低区域小电网企业外购电成本,提升其整体盈利性,同时资产盈利的提升将很大程度上激发该类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新能源则受益于电改推动的电网对各种电源形式无歧视接入。”
林伯强表示,“新能源和核能目前还无法在成本上与火电相比,因此目前接网为时尚早。”
提振下游产业盈利
银河证券指出,如火如荼推进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有望成为点燃此轮电力行情的催化剂。国企改革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继续提升资产证券化率,资产注入将异常活跃;二是市值管理,股东诉求一致;三是提高经营效率,释放利润;四是发展混合所有制;五是产业资本估值提升。国企改革也将遵循“先试点,再推广”的节奏。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作为首批改革试点的央企单位,旗下公司一定会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对此林伯强并不认同,“现在电力行业提出”混合所有制“的产权改革,比较困难。因为大环境不同了,民营企业在能源领域的能力太弱了。要是在10年前放开,中国民营的能源公司可能会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成长,出现数家大型的民营能源公司,但现在找不到几家像样的。”
不过与国企所有制改革相比,资产注入增厚公司业绩或许更值得期待,电力央企旗下控制的上市公司较多,每家上市公司均需进行定位(免同业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小公司,大集团”的投资标的存在“质变”机会,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更大、更快。其中长江电力 (600900.SH)2013年就曾公开表示已经开始着手收购母公司在建金沙江电力资产,如果收购成功,其收益将得到增厚。
银河证券在研究报告中称,“目前具有代表性的17只电力股PE和PB均值分别为14.1倍和1.6倍,低于当前沪深300的市净率和创业板的估值水平,在2015年改革、降息等多重利好刺激下,盈利水平回升将引发电力行业价值重估。”
随着电价改革的深入,其下游产业链盈利也将得到改善,申银万国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未来电改全面推进,社会用电成本总体会明显下降,改善下游全产业链的盈利水平。如果用户平均用电价格每降低0.01 元/千瓦时,则将会为下游企业节省成本400亿元以上。而在A股市场,有色金属、化工和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对电价变化较为敏感,有望成为明显的受益者。”
(责任编辑:DF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