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大气粗的阿里看来要和国家工商总局死磕了。1月28日下午,阿里旗下网购平台淘宝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决定向工商总局正式投诉网监司司长刘红亮,作为对工商总局日前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定向监测结果”的最新回应。
或许谁都不会想到,工商总局一份看似普通的例行报告,会引发名单上企业的强烈反弹。
1月23日,工商总局公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此次监测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监测结果显示,手机行业正品率仅为28.57%;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
“淘宝网一直饱受假货问题的困扰,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都对此心知肚明。工商总局的报告显示其正品率较低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某电商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过,被“认定”正品率最低的淘宝网却不愿就此作罢。1月27日,淘宝微博官方账号以“公开信”的形式,用一个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的口吻言辞激烈地炮轰工商总局,并点名指责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司长刘红亮“吹黑哨”。
该公开信直言,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的最近两次抽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并称之为“不同的标准和神一样的逻辑”,同时抗议此次市场抽检程序违规。其提到,根据规定,抽样检验应当保证被抽样人的复检申诉权利,但是在两次抽检中,许多卖家并没有收到抽检结果通知,工商总局也没有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复检的权利,就直接向社会公开,“显然程序失当” .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份公开信甚至指责刘红亮是“伐开心,打淘宝”、“开心了,也打打淘宝”,并反问:“这么神圣的行政执法授权给您,您使用公权力这么情绪化,真的好吗?”
对于阿里巴巴如此“口无遮拦”的表态,工商总局也不甘示弱,27日晚间,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表态称,抽查的数据并不是为了反映电商整体假货的环境有多差,而仅仅是一次抽查结果的数据,不能过度解读。
第二天一早,工商总局更是直接放出大招,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将半年前工商总局网监司与阿里巴巴高层的一次内部会谈纪要公之于众。
文中有一句话颇为引人注目,“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事实上,阿里巴巴在赴美上市前,曾因假货问题饱受外媒质疑,彼时工商总局以内部会议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颇有些“照顾”之意。
或许是有所忌惮,淘宝网随后在官微上删除了上述公开信,并在短时间内发布了一份新的声明。该份声明用大部分篇幅表达了对监管的理解和对所应承担责任的不推卸,仅在结尾以严谨的语气宣布,向工商总局正式投诉网监司司长刘红亮。
与此同时,淘宝方面也向记者表示,已即时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并继续在全社会招募最优秀的人才,专职配合与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权利人以及普通消费者在线下的合作和联动,更为彻底有效地解决困扰多年的假货难题。
此外,淘宝还称,网监司公布的9家店铺的7个商品事实上在2014年年底之前已由淘宝网自行发现并完成查处,1个商品在报道之前由会员自行删除处理,仅有1件商品未找到主动处理记录。
(责任编辑:D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