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健康老龄化要“养”更要“医”

2015-3-15 7:13:22东方财富 【字体:

健康老龄化要“养”更要“医”

  为缓解养老床位紧张的供需矛盾,静安区将朗格商务酒店用房改建为乐宁老年福利院。图为三位老人在乐宁老年福利院里与护理员聊天互动。

  老年护理院一“床”难求,医院急诊室住满了七八十岁的老年病人。他们担心在家享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迟迟不愿离院。两会会场,贾伟平代表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急诊室的真实故事,引发诸多共鸣。

  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已超2亿,占总人口的14.9%。老年人口规模逐步扩大,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以上海为例,2015年老龄化比例将接近30%。

  老龄化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实现健康老龄化。在代表委员看来,除形成合理多元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结构外,医养结合是必由之路。

  健康老龄化两大支柱

  来自沈志刚代表的调研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除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占比持续升高等特点外,还具有高龄化趋势明显,独居老人现象突出,老年群体慢性病多、病程长、难以治愈,失能老人规模迅速扩大,未富先老现象普遍等显著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约10%的65岁以上老人的医药费占到全部医药总支出的30%。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口规模以每年超过15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加。到去年底全国失去或部分失去自理能力老人的规模已达4000万。沈志刚代表特别提到,越是经济条件差的老年人,受其退休前所从事职业的影响其医保水平越低,身体状况越差,治病负担就越重。

  “要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两个重要支柱。一是”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二是”医老“,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沈志刚代表说,“医老”不是简单的治疗老年人疾病,而应该包括老年人健康生活指导,老年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技术、早期医疗手段干预技术,老年疾病治疗、病后康复,慢性疾病护理、老年人护理,老年心理健康咨询、老年人疗养等一体化综合性医学系统工程。通过“医老”,逐步实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达到投入较少成本取得较好效果,提高整体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沈志刚代表认为,“医老”要与“养老”并重,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其中“医老”是基础,是更主动的积极养老。“医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通过“医老”可大大减轻“养老”的社会压力,降低“养老”成本,提高“养老”质量和效益。但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较多地考虑了“养老”部分,对“医老”的认识明显不足,“医老”事业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远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医养结合需顶层设计

  不少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都有共同感受,着凉感冒等小毛病还能靠驻院医生,慢性病和大重病,配药、治疗,还得去大医院。“如果在养老院也能用医保卡,也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就好了!”这是他们的共同心声。

  不仅如此,无论是选择居家养老,还是享受社区助老,老年人对于健康类养老服务需求始终居高不下。

  “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是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朱晓进委员认为,解决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问题,政府要制定合适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走上正确发展途径。

  不少代表、委员谈到,医养结合需顶层设计,并非只是建几所老年护理院、提供每年一次的老年体检,而应该贯穿于养老体系的各个方面。贾伟平代表说,推进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要形成合力,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养老保险 、护理保险 、医养结合互通,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使其产生良好效果。

  朱晓进委员建议,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

  致公党中央在 《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服务资源,构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联动协作关系,实现医疗与养老两大资源高效融合。养老机构可广泛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务人员定期查房并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以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为切入点,畅通医养之间的双向转诊渠道; 合理转化闲置医疗资源提供老年护理等服务。

  建立健全“医老”服务保障网络。沈志刚代表建议,以老年健康指导、老年疾病防治、老年疾病康复、老年护理、老年心理健康咨询等学科为主要内容,建立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政府应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和企业进入“医老”领域,选择社会需求大的“医老”项目如养老、康复、护理、疗养等机构,在政策及资金、税收、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与扶持。

  “老龄产业”潜力巨大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三五”规划将完善和加快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并将制定一系列新目标、指标和措施。

  不少代表、委员谈到,只是单一地强调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很难满足当前的社会养老需求。同时,单靠“子女床前尽孝”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对每个家庭又很难实现。这为探索我国扩大服务业,加快“老龄产业”发展带来了商机和机遇,为拉动市场内需和国内消费,扩大就业创造了条件。

  沈志刚代表谈到,医老、养老是个巨大的市场,有着广泛的需求。应加快现代医学仪器、设备、技术的研发,逐步实现现代医学仪器设备技术的国产化。应加强对新药开发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新药国产化水平。通过积极引导扶持老年医疗服务产业发展,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注入新内涵。

  要支撑起医养产业,更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幸福养老”的保障。当前,我国养老服务队伍普遍薄弱,服务水平较低。比如养老服务机构普遍缺乏专业护理人员,服务人员没有老年服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多只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一些基本服务,很难提供有针对性、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再如居家养老,服务员学历普遍不高,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对标“医养结合”,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对此,沈志刚代表建议,加快“医老”相关医学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应集中力量新建、扩建一批“医老”学科、医学院校,加快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

  苑春鸣委员建议,可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各类养老服务行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转岗人员可免费短期培训,以适应养老产业发展需求,以利于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和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数读老龄化

  我国老年人口已超2亿,占总人口14.9%

  65岁以上老人医药费占医药总支出30%

  失去自理能力老人每年增速超150万人

  健康老龄化

  “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医老”,让老年人身心健康

  构建“医养结合”养老保障体系,“医老”要与“养老”并重

  “医老”是更主动的积极养老,可大大减轻“养老”社会压力

(责任编辑:DF15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