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从2001年开始对东南亚的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今正在更全面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向。中国倡导建立丝路基金、亚投行和建设“一带一路”,象征着一个光荣与梦想的开启,一段历史的大转折,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回归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世界的新起点。中国的软实力今天已经有了走向全球的前所未有的动力。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可能需要融会并超越过去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发挥出应有的伸展力量。这种力量的核心,我们认为就是梅花与牡丹精神,它是源自中国汉代之威武之坚韧不拔和盛唐时代开放包容精神的基因遗传。从当今世界政经格局的走向来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这种变化的大趋势,中国盛唐时代的牡丹精神也契合了这种变化的大趋势。因此我们可以预言,中国的“一带一路”必将开启中国的牡丹时代。
世界需要清晰认知牡丹中国
中国是一朵重新盛开的牡丹,各国如何正确看待这朵牡丹?中国如何正确面对各国?李约瑟说,中国古代文明曾是世界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曾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进程,结束了欧洲中世纪的野蛮。古老中国发达的科技思想和科技水平,包括****、指南针、造纸和数学0的概念,为欧洲人开启科技新时代提供了新思维、创造了良好契机,对此西方曾一度试图视而不见。同样,中国也不应忘记西方带给中国的文明,而没有唐宋以后尤其近代的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中国单靠在封闭的国土上独自发展,或许难有今天之势。故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华文明和外来文明融合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相遇、相碰、冲突,而后交合、融会、学习与交流的共赢过程。
实际上,各国对中国牡丹的“误解”历史很长,现在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今天的中国已经充溢在各国日常生活之中,充溢在各国的经济、政治、金融以及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并且正在重新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中国牡丹的流光溢彩、芬芳美丽已开始弥漫全球,它象征着中国的影响已遍及全球。
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来自其悠久的历史,也来自于上个世纪乃至之前的动荡苍凉。但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是互补关系,因为中国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世界需要清晰地意识和确认这一点,需要全面了解当今中国,正确认识当今中国。中国也需要全面认识各国,全面了解各国。这其实就是中国盛唐精神,就是牡丹时代开放包容的胸怀。
中国消费崛起为各国提供机遇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观察,中国开启牡丹时代,深刻意味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崛起。
中国从过去自强不息、勤俭朴素的“梅花时代”,进入到了创新包容、与时俱进的“牡丹时代”,中国国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背后的意义在于,它将为各国各地区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此同时意味着中国的文化也需要崛起。
著名对冲基金桥水公司的一项研究论证表明,一个国家及其人民,其发展的历程通常分五个阶段,一开始大家都觉得穷,第二阶段是国家富了人民还觉得穷,第三阶段国家富了人民也觉得富了,第四阶段国家已经穷了人民还觉得富,第五阶段国家穷了人民也都穷了。中国目前可能正处于其中第二阶段,即国家比较富了但人民还觉得穷,所以储蓄率很高。
从经济层面看,或从经济学意义上看中国开启牡丹时代,文化可能要被明确界定为第三生产力,科技毫无疑问是第一生产力,制度是第二生产力。文化所起的作用可能比较模糊,但却也很重要,否则为何历史上有的国家兴盛有的国家后来却不行了?
我和李宏瑾博士最近梳理提出,当今中国,牡丹时代,一定要强调消费。中国储蓄率可能还在抬高,未来一定要将储蓄率逐渐降下来。中国老百姓不敢花钱,这有一定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储蓄率抬高到一定程度究竟什么因素起决定作用,经济学界现在也搞不清楚。储蓄率降下来相当于消费上升。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不能主要靠投资,因为投资效率在减低,而是要靠消费拉动经济。2014年,消费已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了51%,这是一个转折点,而以前是投资贡献大,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消费开始逐渐拉动中国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正进入万众创业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今后依然要强调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精神,即梅花精神。经济的很多生产劳动未来可能为智能机器人所替代,社会更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大家依然都把钱存起来,造成储蓄率很高,给银行借贷,最终后果就是加大杠杆。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更多人创业,只有创业了才有股权,才会有更多人可以承担风险同时享有股权收益。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住杠杆率,否则杠杆率上升的势头挡不住,出现“明斯基时刻”。中国成为创业型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以色列那样的创业型国家。这也是中国开启牡丹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复兴强调开放包容
除了消费,除了创新创业,牡丹时代还包括允许多样化。创业本身是为了去杠杆。不能成为创业创新型国家,中国经济就难去杠杆,也难有出路。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面对6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经济总体上还不错,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不算太差。从中亚出去的这条路还是可以的。从海上出去的这条路也是可以的。“一带一路”一定要强调共赢,既然是共赢,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就显得很重要。孔子学院已经出现了问题,因此文化界现在在全球推动建立中国文化中心。长久看恐怕不行,人家可能会觉得你太强势。我们觉得能否搞类似歌德中心那样的机构,比如开设梅花与牡丹书院,世界上谁不需要梅花与牡丹精神呢,谁都需要。
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一带一路”跨越了很多宗教区域,这很复杂,这一点要承认。“一带一路”向西首先要经过的是西亚北非的穆斯林国家,再往西就是基督教国家,因此一定要将潜在文明冲突的因素考虑进去。海上从菲律宾 、马六甲海峡那边出去,也有基督教和穆斯林国家。文化界有学者现在提出新天下主义,但怎么个“天下”?
中国的崛起应该像大唐的崛起,唐代的许多历史遗存证明了唐太宗对孔子、对佛教、对基督教都比较尊重,唐代是个非常大气比较开放包容的时代,所谓牡丹时代,就是对初唐或盛唐模式的肯定。现在的确是到了恢复那个时代的阶段了,中国经济力量强大了起来,中国的文化也必然要跟随着强大起来。
从汉人到唐人的转化我们现在还没完成,汉代比较艰苦,那个时代需要坚韧不拔,当代中国需要有文化的自信和包容精神,文化界提出所谓新天下主义,但这可能忽略了宗教或潜在文明冲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很大特征,这有利于我们解决文明冲突问题。中国人出去主要是做生意,比较务实,无须与别人发生冲突。这一点也很重要。“一带一路”很需要有盛唐气势,当代中国如果自己不开放包容,那怎么能真正走出去。实际上,如果没有“一带一路”,可能刺激不起来中国的牡丹时代,这是个巨大的外部需求。
从消费、创业型、“一带一路”看,对中华文化复兴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就是大唐时代,对大唐的研究很重要。前不久去西安,发现当地唐文化盛行,汉文化在当地似乎并无人提及,或者因年代久远。汉代比较威武,但融合力量比较弱一点,这可能还是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气势。
但也不能玩过了,强调牡丹时代一定不能忘却梅花精神,这一点肯定要强调。否则,“盛世悖论”一触即发。
中国将与各国共融共赢
中国必须更多运用软实力推动资本输出,否则难以与各国各地区长久合作。
没有人民币,世界会渴死。
正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全球央行 ”逆回购。美联储现在已经开始做正回购了,日本央行、欧洲央行马上就没劲了,全球通缩怎么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未来的模式肯定是这样的,“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利率高企,流动性不足,需要人民币。如果需要,可以海量资金贷给那些有需求的国家。否则他们怎么办?美元升值令他们没有办法。习惯使用人民币之后,自然会形成人民币圈,这个人民币圈可能未必只在亚洲形成,而是会在“一带一路”上兴起。看当下全球通缩、美元升值,这都是全球流动性不足的后果,因此,这验证了刚才提到的那句话,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全球央行逆回购。逆回购就是吐钱。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好处并不很大,但对全球的好处太大了,因为我们国内也需要流动性,而全球经济没有人民币就会逐渐萎缩。不让人民币国际化,全球经济就干涸了。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也应该有中国文化国际化的配合过程。我们大量对外贷款和投资,却对当地不熟悉,不跟当地人融合,这怎么行?
这也是牡丹时代要开启的一个道理。
开启牡丹时代和不忘梅花时代可能是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开启牡丹时代的核心定义,就是要开启盛唐时代,这是开放包容、文化自信的一个时代。中国将来要与众多国家共赢,结成命运共同体,不这样怎么办?让别人挣到钱,我们自己也挣到钱,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但这必须要用文化软实力感召人家。盛唐时代的影响至今使得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很多的唐人街,那么我问你,你究竟是唐人还是汉人?可见大唐的文化影响之大。可能唐人的文化模式尚没有完全生成就被中断了。唐代的诗歌、书法,让人感觉唐代人有让今天的人们想象不到的无尽的强大创造力。如此来看,中国不能光靠硬实力,还是要靠软实力,才能真正走出去。如果不开启牡丹时代,将来就可能没有足够的开放包容,那将来怎么做好“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对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一次巨大需求,中国人自己造就了这一需求。在强调开放包容的同时,是否应该强调另一面,出去之后,要面对很多地缘政治风险,包括宗教冲突的风险。这毫无疑问有一个艰巨的过程。面对这个风险,我们应该以梅花精神对待,坚韧不拔。
习总书记说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所以我们就要有梅花与牡丹精神,这个时代需要这个精神。
为拯救世界经济,最终中国需要通过鼓励消费,降低储蓄率,形成经常账户逆差,然后向全球“吐”人民币,输出流动性。这带有一定的唤醒性质,还是从文化角度推动更好一点。毕竟这是一个牡丹时代,一个全民创新创业的时代,一个消费主导的时代。
深圳创造力很强,是个超级大硅谷。深圳未来将有深交所那样的高楼300多座。深圳那样的创新文化一旦形成,那还挡得住吗?美国硅谷有200万人,中国深圳有2000万人,是超级规模。将来中国就类似深圳那样,开放包容和创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全球时代。
中国每年创造7000亿美元的需求,美国创造了5000亿美元的需求。中国拉动全球经济30%。中美加起来拉动全球需求一半以上的马车。这一令人震惊的事实表明,世界经济不能没有美国,更不能没有中国,现在尤其不能没有开启了牡丹时代的中国。
“一带一路”,重返盛唐,开启中国牡丹时代!
(责任编辑:DF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