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增500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同时继续完善制度、简化程序,鼓励一次注册、自主分期发行;规范信息披露,支持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产证券化扩容,意在盘活存量资金,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会议还要求,试点银行腾出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重点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领域建设。
发行主体及产品体系将更丰富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加上此前已经获批的3500亿元试点额度,资产证券化试点额度已经达到8500亿元,接近一万亿元。
中债资信评论认为,相比于2012年重启时获得的500亿元试点额度和2013年扩大试点时3000亿元的额度,此次试点额度的增加将有助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撬动我国银行体系的信贷资产,盘活存量资金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共有17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总额达到508亿元。多家机构预计,2015年资产证券化规模将有望达到6000亿至8000亿元。
随着发行规模的增加,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主体也更加多元化。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近日就指出,将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流转业务,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范围和基础资产范围。
此前,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常客,而下一阶段,城商行、农商行、金融租赁公司和外资行也将成为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生力军。
去年11月,银监会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今年4月初,央行发布通知称,符合条件的受托机构和发起机构可以向央行申请注册,并在注册有效期内自主分期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中债资信分析称,央行注册发行和银监会备案制的实施,再加上此次国务院会议鼓励一次注册、自主分期发行,使得发行人在有效期和注册额度范围内可以自主选择发行时间、发行金额等,将有效缩短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流程、提升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效率与频率,并降低发起机构的发行成本。
2014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迅速,发行金额近2900亿元,超过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到2013年全部发行额总和。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3000亿元左右的规模依然较小,发展前景广阔。相比2014年9.8万亿元新增银行业贷款,资产证券化规模仅为3%左右,和市场将近90万亿元的贷款余额相比,目前资产证券化的规模更是微不足道。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多是商业银行的对公信贷。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上周公开表示,从国际成熟的市场情况来看,主流的信贷ABS基础资产应是住房、汽车、信用卡、学生贷款等标准化程度高的零售产品,这样会具有资产池笔数多、同质性高的特点,由此可以通过大数法则,获得资产池相对稳定的违约率并进行定价。
基础资产质量或将下滑
据本报记者了解,试点阶段,多家试点机构出于积累经验、杜绝风险等考虑,大多选择将最优质的资产拿来做证券化。
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创新产品组联席主管王学斌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由于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机构越来越多,资产类型也会越来越广泛,相较于以前,总体的资产的加权信用等级是有可能降低的。”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资产证券化正式由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注册制”后,监管层不再针对证券化产品发行进行逐笔审批,加强对发起机构的约束以保护投资方的利益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相较于关注产品违约与否,真正的投资者保护在于是否可以创造出这样一个环境,让发行人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其自身状况而不是刻意包装,中介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客观公正地做好尽职调查与信息披露,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自行选择不同的产品,承担必要的信用风险而无需担心发行人或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本市场部负责人王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DF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