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作为其任总理后首次访华,莫迪抵达的第一站是陕西西安。当天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会见莫迪。
在3月28日国家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西安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而且,西安又是联系中国与南亚和欧洲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战略日渐升温的时期,莫迪到访西安自然也别具意义。
据分析,中国领导人在北京之外的城市接见外国领导人并且陪同其一起外出,当属罕见,因而再度扩大外界对“新丝路”经济的想象空间。《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从地方政府到金融机构正在制定多层次计划,去捕捉其中蕴含的战略机会。
凸显“新丝路”要素
据悉,陕西省已提出要建设3条丝绸之路,即陆路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和网络丝绸之路。据陕西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陕西为尽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大格局中,许多重点工作都在抓紧推进或者先行先试。
“陆路方面,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行,现在是每周两班,开往哈萨克斯坦的阿拉穆图。西安国际港务区与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与内蒙古二连浩特等口岸建立了直通放行的合作机制,与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通关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西安港纳入中国港口代码体系,成为国家一类临时口岸;空中,西安已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飞往世界各国有29条国际航线;去年,西安成为国家七大互联网+骨干支连点之一。”陕西省发改委负责人对此表示。
而去年下半年起,西安明确提出有意申报内陆自贸区,计划成为全国优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创新制度的3个试点海关之一。“陕西应集中全省之力,把西安自贸区落到实处。只有自贸区,才能把陕西的优势区域、拳头产品都捆绑起来,形成合力。”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与经济学院教授何雁明对此表示。
据了解,今年位于“大西安”范围内的高新区、西咸新区等多个开发区、新区均推出了高达千亿资金需求的重点投资项目单。去年11月,由中、俄两国主权财富基金共同投资的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也落户西咸新区沣东新城。
金融机构寻觅良机
“一带一路”,金融先行,各大金融机构均在其中寻求机会。
“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现在我们重点考虑的也是‘一带一路’投资模式的问题,如何把政策方、资金方、项目方用各种模式和机制联系起来,进行多面协调,慢慢形成一个合作网或者说联盟,这样才能更实际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长安信托总裁助理黄立军称。
“如果按照30%的比例,目前保险业可以直接用于发展建设的资金可以达到3万亿,”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邢炜分析称,“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扩大债券投资、债权投资计划以及股权投资计划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对不动产投资的相关要求比例做适当放宽,适时开展衍生品领域的投资,稳步推动境外投资,还要加快推动资产证券化的步伐。”据其介绍,到去年底,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已累计在陕西省投资基础设施、不动产、企业等项目近300亿元。
“对‘一带一路’的投资推动,从宏观上看是政策,微观上看是项目,现在各大金融机构都在针对‘一带一路’投资搞前期工作,想抓住先机。”黄立军坦言,“‘一带一路’启动后,我们也开始着重研究这方面的投融资模式。”
据了解,今年年初,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陕西便向外界开列了涵盖372个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清单,共需吸纳2.45万亿元投资,今年的年度投资也达2808亿元。庞大的资金需求必须依靠实现融资多元化,据悉,截至去年11月末,包括建行在内的5家大型银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32家,此外还有4家已通过银监会审批,正待当地监管机构审批。
不久前,中国建设银行也与陕西省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建设银行承诺在未来3年提供不少于1500亿元的融资支持。每年对“丝路新起点”重点项目和相关领域的专项信贷投放不少于200亿元,投行资金对接不少于200亿元、第三方平台资金引入不少于100亿元。
“建设银行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不仅将在基建、交通、特色产业、海洋经济、现代农业提高金融支持力度,还将加强对外开放与多边合作力度。”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国内的钢铁、电力等行业均属于过剩产业,但对于‘一带一路’沿线上的许多国家来说却是优势产业。把这些产业输出到国外就可以取得双赢效果。”黄立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而随着“一带一路”沿线跨境经济金融合作增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也更易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
(责任编辑: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