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产能制造“走出去”重在有序推进

2015-5-19 6:00:23东方财富 【字体:

有序推进中国产能装备制造“走出去”,应当把风险考量放在重要位置;应当把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

  有序推进中国产能装备制造“走出去”,应当把风险考量放在重要位置;应当把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明确,以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随着“中国制造”实力的增强和产能的大幅提升,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众多产业产能过剩,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让“中国制造”市场覆盖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国际贸易摩擦挤压着“中国制造”的市场占有率,“中国制造”急需以“走出去”的方式来扩展产品的全球市场覆盖率。欲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受产能过剩制约的中国企业以“走出去”的方式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正当其时。借助于实施“一带一路”、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等重大战略;在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产能及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而如何力推产能装备制造“走出去”?必须重在有序推进。

  走出去

  需要有风险考量

  有序推进中国产能装备制造“走出去”,应当把风险考量放在重要位置。《意见》的重点是以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而有些发展中国家政治因素变化频繁,政策可预见度较低,不确定风险较高,当中国以产业和装备制造为主的投资进入这些国家,其所承担的投资风险显而易见。墨西哥年初取消中资企业参与的高铁投标项目,不久又叫停坎昆龙城中国商品集散中心项目,中远集团在希腊遭遇“黑天鹅事件”……上述中国企业“走出去”受挫案例都在提醒着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巨大市场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在投资方向上,不仅要考虑经济经营回报等财务因素,更要考虑政治环境、文化差异特别是政治稳定性、制度政策是否可预期等因素。如果中国企业只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为收购而收购,这种猴儿急的操作会让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增加巨大的投资成本。就拿中远购买希腊最大港口来说,财大气粗的中远竟然将亚洲首富李嘉诚以及国际资本雄厚的迪拜国际都“吓”退了,这两家肯定是看到了什么不祥的预兆,或者意识到什么难言的风险,并对投资回报率、政治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进行了慎重评估,才会甘心退出的。

  需要和转型升级

  紧密结合

  有序推进中国产能装备制造“走出去”,应当把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从此项《意见》中需要力推“走出去”的行业来看,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在国内都存在着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同时,存在着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的问题。这些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很大程度上是由既往经济发展模式中过于注重投资拉动,而当我国很多与此相关的行业出现了严重的过剩产能时,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相互拉扯使压缩产能过剩的工作举步维艰,给我国目前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形成了多重制约。还有,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一旦角逐国际市场,政府和政策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于这种优势将不再存在,即便国家对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性支撑,可中国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不强,造成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其在产品质量上和科技含量上存在的不足和欠缺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如果我们在力推中国企业产能及装备制造“走出去”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没有实质性提高的话,那么,这种由政府力推的以钢铁等12个行业为主的“走出去”到底能走多远确实令人担忧。

  借助于国家影响力

  也需从长计议

  有序推进中国产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借助于国家的影响力也需要从长计议。

  在整体策略上,必须从这些行业中拿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最成熟的技术走出国门,以展示中国企业不仅仅是来推销过剩产能的,而是以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这样做有助于降低和减少中国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和博弈中的营销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在经营策略上,应当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更多的国外企业参与到为中国企业提供配套上来,让国外企业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项目中得到利益,以便让国外政府和企业看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中的诚意,从而尽快融入到当地市场竞争中去,顺利推进以合作为主题的经济互惠互利中去,把来自各方的制约因素和不和谐的贸易摩擦和阻力降到最低点。

  在扶持策略上,政府应当在向企业提供外交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上下功夫,要用国家的力量,维护好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和降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

(责任编辑:DF15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