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对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任务作出安排。
根据工信部等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要求,北京有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八大类产业需要转出。
作为承接方的天津、河北,早已开始谋划产业对接行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河北确定了40个承接平台,天津确定了“1+11”个承接平台,也就是总共52个承接平台,用以对接产业转移。
“工信部等制定的指导目录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内,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等也是需要河北、天津来承接的。”知情人士介绍说,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是运用负面清单管理的方式,主要落入地将集中在这52个承接平台中。
如何承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
按照北京的的“四个中心”定位,凡是非首都功能都是疏解的范围,那么北京究竟有哪些产业需要转移出来?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认为,细分而言,北京需转出的产业大概分为五类:“三高一低”的制造型企业;带区域性集贸性质的产业,比如大红门、动批、新发地等;非生产型事业单位,比如高校、医院、养老机构等;区域性总部企业;非核心行政事业单位等。
这其中,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外,其他基本与工信部制定的指导目录一致。
而为了判定具体哪些企业应该转移,哪些企业可以承接,京津冀三省市分别制定了产业准入目录,通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方式来推进产业转移。
据前述知情人士介绍,实际上河北、天津两地到北京招商引资时,都是按照非准入目录来操作,只不过是负面清单并未对外公布。
事实上,作为产业转出方的北京,早在去年就已经运用了这一模式。针对增量资源,北京于去年7月发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此外为进一步疏解存量资源,北京在去年10月发布《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4年版)》,这是北京发布的首份针对污染行业的淘汰退出目录,其中105个污染行业工艺被列入这份“负面清单”。
通过负面清单的方式,2014年,北京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92家,搭建了30个产业疏解合作平台,推进产业转移疏解项目53个,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场36个。
根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北京将“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拿出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哪落地:52个集群式承接平台
据前述知情人士介绍,根据整体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进行空间布局,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立体网络。
其中,一核是核心功能区,由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与北京市、天津市共同构成,重点承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力争率先启动京津保地区联动发展。双城是北京和天津。三轴是京津发展轴,主要推动北京、廊坊、天津交通沿线主要城市加快发展,辐射张家口、承德;京保石发展轴推动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交通沿线主要城镇加快发展;京唐秦发展轴推动北京、宝坻、唐山、秦皇岛交通沿线主要城镇加快发展,辐射沧州。四区为四个功能区,西、北部为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区,中部为优化调整区,南部为制造业与耕作业区,东部为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
不过,“四个功能区并非此前外界所说的保定、廊坊、北京、天津等四个城市,因为单个城市难以承担功能区的职能。”前述知情人士解释说。
继而在整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河北和天津又制定了各地的具体承接规划。
由于河北空间面积较大,因而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河北采取了非单一模式。河北既按照四个功能区的划分方式来承接;又进一步具体细分,省内11个设区市组团形成某一特定的功能区,按照11个设区市的不同比较优势和发展需求,单独定位,谋划对接承接京津。其中,40个重点承接平台便是分散在这11个设区市内,比如沧州分布3个、秦皇岛分布3个、承德分布5个。
在河北的40个重点承接平台中,按功能定位划分,综合类6个,公共事业、休闲旅游类5个,生产制造类23个,商贸物流类5个,现代农业类1个。按区域划分,环首都四市及定州市15个,沿海三市9个,冀中南四市及辛集市12个,跨区域4个。
而天津作为直辖市,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天津主要通过行政区划分的方式,内部整合了“1+11”个承接平台。其中,1是指天津滨海新区,11是指分布在各个区县的功能承接平台,包括武清京津产业园、宁河未来科技城、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等。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企业或项目的一对一对接,而此次推出的40个平台,都是功能和产业定位十分明确的产业集群。”河北省商务厅巡视员史玉强此前曾表示,河北首次推出的承接转移的40个产业集群,是京津冀合作模式的一个创新。
在北京社科院副院长赵弘看来,产业集群的模式是今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转出产业通过与转入地的产业基础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DF155)